之前网上看到reMarkable出了一款10.3英寸1872x1404像素解析度(226 dpi)的电子书阅读器,看视频感觉外观和手写都非常不错,可惜海淘要529美元,一直犹豫这要不要买。。。。。。

昨天看到了文石也出了一款10.3寸的BOOX Note,同样是1872x1404像素解析度,而且还带了压感笔锋,看上去外观和手写效果也都不错,而且重量更轻,虽然不知道价格,不过据说是3K左右,而且直接在天猫和京东可以买了,方便很多,有人体验过吗?

粗略看了一下参数,reMarkable只有512MB RAM和8GBROM,电池3000毫安。BOOX NOTE配置有四核 1.6 GHz CPU,2G RAM和32G ROM,而且用了安卓6.0,电池4100毫安。感觉NOTE的配置高很多,有点想买文石的,有没高手给点建议啊???????


这样吧,我来说一下BOOX Note:

准确的说从2017年的香港电子展中,就有BOOX Note的些许消息流出来。当时的Note还是一个雏形,基本的外观、硬体、手写方案等主要的组成部分都还没有最终确定,但整个项目已经酝酿了一年多了。

经过多一年多的努力,BOOX Note终于从一个概念性产品转化成了一款可量产的,性能强劲的,高颜值的智能阅读器。我们认为BOOX Note 可能是目前最好的电子阅读器。

颜值的智能阅读器。我们认为BOOX Note 可能是目前最好的电子阅读器。

颜值篇

「BOOX Note的颜值是近10年所有BOOX产品中最高的。」

—— BOOX Note内测网友

BOOX Note首次采用了超窄边框屏幕,通过点胶工艺,将产品边框做到极窄的同时,为用户提供了高达74.3%的屏占比,为用户带来更惊艳、更专注的阅读体验。BOOX Note是目前在售10.3英寸阅读器中屏占比最高的产品。

BOOX Note的类纯平面板工艺,极大的减少了屏幕与面板的台阶,从BOOX Max2的1.5mm减少到0.5mm,让用户更接近显示屏幕,获得更真实、直观的阅读体验。

类纯平面板同样也避免了纯平盖板多层堆叠对显示效果的影响,还原最本真的类纸质阅读感受。

除了重量,BOOX Note还同时带来了令人惊艳的薄度,在保证4100mAh的电池容量基础上,BOOX Note的整机厚度只有6.8mm。比iphone8,iphoneX都要薄0.5mm以上。

BOOX Note也首次采用了双色搭配工艺,咖啡色壳体+黑色面板。在保证正面的稳重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高端的质感,更显高端大气。

(备注:屏占比计算方式:屏幕可视面积/产品面积。)

重量篇

单独把重量拿出来说稍显大题小做,不过Note的重量确实控制的不错。

BOOX Note作为「可能是目前最好的10.3寸电子书阅读器」应该有一点真材实料。同时载入镁铝合金框架结构与4100mAh大容量电池的基础上,整机可以做到325g。不管你们惊不惊喜,反正我们是挺满意的。

可以说,BOOX Note是目前最轻的10.3寸电子阅读器,暂时没有之一。

屏幕篇

BOOX Note 采用是Eink发布的10.3英寸柔性电子墨水屏幕,高达1872x1404像素解析度(227ppi),能给读者提供细腻、清晰的阅读体验。

BOOX Note采用的柔性电子墨水屏幕,不易破碎,即使从桌面跌落也不会造成屏幕破损,可以减少各种意外,为用户提供更具安全感的阅读体验。

BOOX Note在屏幕方面还采用了电容+电磁双触摸方案,为用户提供更直观、自然的读写体验。

BOOX Note首次在大尺寸上引入了业界领先的WACOM电磁手写技术。产品无论从书写的速度、书写的精度与灵敏度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搭配BOOX最新的压感演算法,为用户提供2048级专业的压感书写效果,成为国内唯一可提供压感书写的电子阅读器品牌。看图说话。

软体篇

说到软体,BOOX自主研发的Neo Reader 2.0也得到更新,结合国人读写的习惯,Neo Reader 2.0推出了旁注功能,可以在阅读的同时在旁边进行书写记录或笔记并自动保存。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动笔,不读书」最好的诠释。

当然除了旁注,我们还会在未来升级版本中更新多文档对照阅读以及单文档双页阅读等专业的阅读模式,方便不同类型用户使用。

(未来软体升级版本中更新)

同时BOOX Note仍旧搭载了目前行业最高的Android 6.0版本系统,也是全球首家提供Android 6.0系统的阅读器企业。基于6.0的兼容性,用户可以直接下载、安装第三方应用,不再受系统版本的限制,结合4核,2GB的硬体配置,可以非常流畅的使用第三方阅读类应用。

配置篇

既然BOOX Note既然是2018年的新产品,当然在配置上不会输给它的老大哥BOOX Max2。

  • 10.3英寸柔性电子墨水屏
  • 1872x1404高清解析度(227ppi)
  • 四核1.6GHz CPU
  • 2+32GB存储空间
  • WACOM电磁触控
  • 电容触控
  • WIFI+蓝牙4.1

BOOX Note的配置是2018年高端阅读器市场上应有的配置,至少僧哥以为,好的阅读体验需要更强劲的硬体支持一样。墨守成规很容易,用户需要的是引领行业的魄力与实力。

BOOX Note详细参数如下:

皮套篇

我们专门为BOOX Note重新上设计了保护皮套,兼具质感与保护功能。同时皮套与BOOX Note搭配使用,可以实现自动休眠唤醒功能。

BOOX Note诚意之作,不忘初心

BOOX Note 作为2018年文石诚意之作,承载了文石人的希望与梦想,也是文石人对未来阅读器市场的态度与其中一个张答卷。

Note只是开始,未来文石会有更多诚意之作献给各位喜爱阅读的用户们,不管大家来自哪里,不管大家将去何处,希望BOOX能陪伴你在每一个阅读的时刻,为你体验每一次数字阅读的魅力。一起加油。

2018,专注阅读,不忘初心。

2018,诚意出发,耀你好看。

One More Thing

BOOX Note产品消息正式发布,欢迎咨询官方客服。

正式发售、出货时间为2018年2月1日。


来,让我这个手上同时有reMarkable 和 BOOX note的人来说一说……

先秀一波图:

证件照,关机画面。remarkable下方三个按钮,BOOX note下方一个按钮。

背面。remarkable上下有防擦条,不过BOOX note的磨砂质感也有防刮效果。

待机画面。remarkable走的是北欧极简设计,而且此时正面和反面很像……BOOX note则是文艺范儿。

然后上总结论:

书写选reMarkable,阅读选BOOX note。


接下来细细说。

背景:

笔者想要一款大尺寸墨水屏设备的动机主要是阅读文献。由于偏爱无纸化办公(纸质的东西不好整理、不方便检索、不方便修改……),一直在用Surface Pro 4,用OneDrive同步,用OneNote记笔记,用Drawboard PDF读文献(Edge也不错),很方便。但如此一来所有平日接触的媒介都是电子屏幕,有时眼睛会觉得疲劳。这时,大尺寸墨水屏就派上用场了。如果能获得类纸质的阅读体验,同时保持无纸化办公的清爽和连贯,岂不美哉?而现在进入读博阶段,不怎么需要上课了,手写笔记的需求减弱,我的主要需求就放在了PDF阅读上。但其他方面也不能太差,毕竟都是好几千的机器,至少不能买了个闹心,对吧~

  1. 硬体与外观

reMarkable: 9.5

BOOX note: 8

两个机器的屏幕尺寸完全相同,都是10.3寸。BOOX上边框更窄,所以整体机身更小。重量上也是BOOX略轻25g,但拿手里基本感觉不出差异,两者都非常轻,手持毫无压力。

但在外观设计上,个人认为remarkable碾压BOOX。首先白色就十分讨喜,然后简洁的机身和干练的线条十分有效地烘托了产品脱俗的调性(B格),真是有一种来自北欧的高贵气质。至于BOOX note,其实也不差,而且我手上的版本背面是暗棕色,配上磨砂纹理,也算是低调奢华有内涵,只是总体风格不突出,跟remarkable比还是相形见绌。再加上BOOX的屏幕贴膜很难没有气泡,观感上又要减掉一点分数。

手感上,个人认为remarkable要优于BOOX note。一方面,remarkable的背面金属表面手感更加精致干练。另一方面,remarkable正面覆盖了一整块纯平硬质磨砂质感的面板,外观简洁且握持舒适;而BOOX note的屏幕是一块裸露的软屏,用手指或笔尖按压能感觉到局部变形,又和周围的塑料边框非一体设计,握持的时候有一种小心翼翼的感觉。

对reMarkable唯一的抱怨是:要是背面的防擦条是竖向的就好了,斜搭在桌子边缘也不担心刮花,现在必须老老实实地摆在桌面上。

小结:remarkable的外观吸睛,手感精致,握持舒适,体现了高超的设计水准和生产工艺。BOOX note低调朴实,设计上无功无过,但在尺寸和重量上表现出色。

2. 系统与配置

reMarkable: 8.5

BOOX note: 9

除了屏幕大小一样,两款机器其实差别很大。这个巨大差异就从系统开始。remarkable是基于Linux定制的Codex系统,而BOOX note则是安卓6.0。这也反映了二者路线的迥异:remarkable的灵魂是专注,是无限接近纸张,让使用者沉浸于思考和创作;而BOOX note的特色是万能,是提供一个墨水屏的「类平板」,尽量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首页。

这一点在首页上便有所体现。remarkable的布局是基于内容的,Notebook(手写笔记),Documents(文档,PDF),Ebooks(电子书,EPUB),Bookmarks(书签),分类一目了然。而BOOX note的布局是基于功能的,不仅上方有状态栏进行各种快速设置,下方还有文件管理器、应用、设置、浏览器这些很「手机」甚至很「电脑」的选项。虽然我喜欢有更多的选项可控制,但BOOX note的首页布局我到现在还需要思考反应一下才知道要点哪儿。(更新:最新版BOOX note固件升级了首页布局,更简洁直观了)

remarkable在机身正面有三个实体按键,分别对应上一页、返回、下一页。BOOX note机身正面只有一个按键,对应返回。这里我有两点评论。第一,remarkable的左右按键是翻页的唯一方式,意味著不能通过滑动屏幕或点击页面左右侧的方法来翻页,这一点一开始觉得有点反直觉,但习惯后觉得反而也有简洁、成功率高的优势,用起来也挺舒服。第二,虽然两台机器的中键都是返回,但由于remarkable系统比较扁平,通常点按一两下就能回到首页;而BOOX note由于使用安卓系统,所以常常要按很多次中键才能回到首页。

虽然布局略显繁琐,但android系统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更强的可塑性和可玩性。BOOX note可以通过google play或apk下载安装第三方应用,还有一个e-ink的应用商店。这使得BOOX note的使用姿势可以很自由(但也不是所有应用在墨水屏机器上都好用)。这一点后面还会说到。

由于两者系统的巨大差异,直接对比硬体参数并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虽然BOOX note纸面参数强得多,但从实际体验来看,两者流畅度接近,主要还是受墨水屏的响应时间限制。在续航上,笔者还没有进行过完整的对比测试,不过目前来看两者充一次电都能至少用一周(非重度),不至于成为短板。

3. 书写体验

reMarkable: 9.8

BOOX note: 8.5

两款机器都标配了手写笔,并且使用的是同类型的技术,因此两支笔甚至可以在两台机器间混用。但这并不意味著两者体验完全相同!相反,这一环节,简直是remarkable的高光时刻。没错,手写体验,是remarkable最擅长的领域,也是它可以傲视群雄的必杀技。

用remarkable画画是种享受~

一言以蔽之,remarkable的手写感受,就是:太像纸了。它同时克服了电子手写设备的三大痛点:阻尼、延迟、视差。细颗粒的磨砂感十分逼真舒适。延迟几乎察觉不到,手到哪儿笔迹到哪儿。视差也几乎为零,你感觉屏幕的显示就在表面,而不是和笔尖之间隔著一层。再然后,该设备还有倾斜感应功能,选中倾斜笔锋后,画出来的线条能根据笔锋倾斜方向和笔画方向实时改变线条粗细,实现侧持铅笔涂抹的效果。据我所知,这应该是市面上书写体验最佳的电子设备(包括surface和ipad系列)。

倾斜笔锋效果示意

但remarkable有没有遗憾呢?答案是有,那就是它的笔既没有橡皮擦,也没有按键,就像一支普通的笔。要用笔擦除必须点选界面上的橡皮。在模仿原生纸笔系统上,remarkable算得上是偏执了。

接下来还是要说说BOOX note的手写体验。在这里,或许可以把一句「既生瑜何生亮」送给BOOX note。BOOX的书写体验其实也挺好的,与我的surface pro 4大约在一个梯队,而且它的笔也几乎是模仿surface pen提供了侧键和顶部橡皮擦。但在阻尼、延迟、视差三个维度上都比remarkable要差一点点。要说明的是,BOOX note的手写体验对于日常笔记而言完全合格,也堪称好用,一点儿也不差,只是在你体验过在remarkable上落笔时的惊艳之后,你就不会再对BOOX的手写贡献更多的溢美之词了。

4. 笔记体验

reMarkable: 9

BOOX note: 9.5

整体的笔记体验需要软硬体的结合,接下来看看两款机器的笔记本软体设计如何。

reMarkable的Notebooks界面如上图所见,主要按钮集中在笔的花样上。包括铅笔/钢笔/签字笔/记号笔的切换、笔尖选择、颜色(灰度)选择等,可以实现几十种不同的书写效果。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功能是图层管理,类似于PS中的对应概念可以说remarkable的Notebook是比较设计向的,再次契合其还原真实纸张体验的中心思想。

BOOX note的Note界面笔的选项相对少一点,只有铅笔/钢笔模式可选,可调节粗细,可选黑/白色。相比之下,它更侧重拓展功能的延伸,比如插入几何图案、插入文本框等,甚至可以连接蓝牙键盘进行输入。可能BOOX note更倾向于日常笔记的应用场景。

两款机器也有一些共同点:都有丰富的模板可选,即加背景网格或列表模式等,但具体形式不尽相同。两者也都有套索框选功能,可对选中部分笔迹进行旋转、缩放和复制。两者的Note都可以导出为PDF,不同的是remarkable需要借助电脑导出(客户端软体或网页),BOOX note则是可以在设备上直接导出。

最后还要补充一点,remarkable的Notebook支持英文笔迹转文字(以及其他30多种欧洲语言,不支持中日韩文字),支持多页同时转换,支持转换后编辑,但只能将转换后文字通过email分享,而不能保存在笔记本内。详情见官博介绍handwriting conversion。 BOOX note则支持笔迹搜索(中英文均可支持)。个人认为这两个功能都很棒。作为「笔记本」来说,可能笔迹搜索比笔迹转换更实用。

小结:两款机器都对Notebook模式花了不少心思。reMarkable可以给你接近实体笔记本的体验,辅以图层、文字转化等功能加成。不过相比之下,我更喜欢BOOX note的Note,因为它可以输入文本、可以即时导出、可以笔迹搜索,对于日常工作而言功能更加实用,很接近OneNote的体验。

5. 阅读体验

reMarkable: 7.5

BOOX note: 9

这一板块主要指的是阅读PDF(读文献)的体验。对于电子书阅读,由于本人暂时没有这方面需求,就言简意赅放在开头说一点。总的来说,remarkable现只支持epub格式,且对文件本身自带格式有一定的简化丢失,但有多种字体可选。而BOOX note支持的格式丰富得多(epub, mobi, doc, txt, djvu, fb2, html, chm etc.),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安卓应用,如kindle app。这一方面BOOX note可能占优势。

好,说PDF。

先说remarkable。你会发现,它的PDF阅读界面和笔记本界面几乎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是笔迹不能转文字)……所以功能你也可以想像,就相当于在列印出来的paper上写写画画。这意味著在电脑PDF阅读器上的高亮、下划线、加备注等文字编辑功能统统没有。对应的替代方案,也就是用记号笔直接在对应位置涂抹,用笔直接写批注。

而BOOX note的PDF阅读器功能则齐全得多,基本相当于一个电脑端的PDF阅读器。你可以长按文字来选中任意文栏位落,可以复制、高亮、加备注,甚至可以查字典。你还可以调节对比度以改变字体的粗细,可以旋转显示方向以实现横屏阅读(这个功能太赞!),甚至文字重排以改变行间距和字体大小(该功能不是很成熟,上图所示PDF的重排就会乱掉)。有不少花里胡哨的功能,不过使用率有限,成熟度也还存疑。但单就高亮、备注、横屏的功能就已经非常赞了。需要注意的是,将高亮标注等保存到PDF需要单独点选export操作,否则这些更改仅该PDF阅读器可见。

关于导航:

两者在导航方面功能接近,都支持目录视图和搜索关键词。此外,BOOX note还支持查看书签、批注、笔迹列表,remarkable则支持查看缩略图列表。

关于裁边:

考虑到10.3寸的屏幕比实际的A4或letter size的纸张都要更小,如果直接全屏显示,字体都会偏小,所以两款机器都支持缩放以及裁边的功能。BOOX note可以直接点选crop page自动裁剪空白,最大化显示面积,而remarkable则需要手动调整视野大小。此外,BOOX note可以直接用手指滑动缩放,而remarkable则需要通过多次点选来实现。这一方面,BOOX note的设计也要人性化不少。

小结:remarkable的PDF处理逻辑比较简单,直接用笔有操作简洁的优势,但在缩放、裁边、旋转等视图变换上的不灵活还是很容易影响使用体验。相比之下,BOOX note的PDF阅读器功能比较完善,但阅读体验要做完整其实是个很大的工程,墨水屏本身也限制了体验的流畅度,故BOOX note在这些功能的完成度上还有上升空间。

6. 文件管理:

reMarkable: 7

BOOX note: 8

最后,是文件的导入导出问题。remarkable的文件流主要有3个渠道:1. 客户端(Windows, Mac, iOS, Android):导入remarkable就是把文件通过客户端上传,导出到其他设备就是把文件通过客户端下载。2. email(仅导出):在remarkable机器上完成,不需要借助客户端,通过点击文件的share选项实现。3. USB数据线(仅导入):通过USB连接remarkable和电脑,该方法不需要remarkable联网(不过虽然本质是本地传输,但界面不是文件管理器,所以仅支持导入)。

在这方面remarkable最近做的两点改进需要特别提一下。一是过去remarkable的PDF导出后文字变为不可搜索和编辑的图像,在最近一版(2018.12)的客户端更新中修复了该问题,导出后PDF文字不变,只是在上面叠加了记号笔的涂抹和手写笔迹。二是通过手机客户端可以直接将文件分享到云存储(如Dropbox, OneDrive, Google Drive等)而非本地下载,一定程度提高了从remarkable云到用户自有云的沟通效率。

对于BOOX note,因为基于安卓系统,因此文件的传输方式与一个安卓手机无异。既可以通过第三方app(如OneDrive)来下载和上传自己的文件,也可以通过连USB数据线来和电脑进行文件的传输。最近还新增了内置Dropbox、有道等云同步支持。

小结:BOOX note的方式更好理解和上手。若remarkable进一步打通与第三方云的互通,可能反而更加简洁。目前来看,还是BOOX note的文件管理更好用。不过目前两者都没法像Surface + OneDrive + OneNote的组合那样提供无缝丝滑的文件同步体验,需要很多上传下载这类的操作,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6. 总结

--------------reMarkable---BOOX Note

  1. 硬体外观 9.5------------8
  2. 系统配置 8.5------------9
  3. 书写体验 9.8------------8.5
  4. 笔记体验 9--------------9.5
  5. 阅读体验 7.5------------9
  6. 文件管理 7--------------8

上面的打分有很大的主观成分,不同人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结论。又由于不同人群需求不同,没法给这些项目分配统一的权重算出一个总分。不过还是可以从上面看出两款设备定位的差异。reMarkable主打「writing sketching」,用高超的工业设计和逼真的手写体验打造让人专注的沉浸式书写设备。BOOX Note定位更像是「墨水屏+Android版的Surface」,其整体思路偏综合和均衡。而且其手写笔和Surface Pen设计相似,笔 + Note + Neo PDF Reader的组合也让我联想到Surface Pen + OneNote + Drawboard的Surface黄金搭档。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两家厂商都在十分活跃地对设备进行更新升级。在这几周之内我就经历了两家各自都十分重要的更新(reMarkable的PDF导出文字保留,BOOX note的笔迹搜索),在两家的官博上也有持续不断的更新推送日志,为两家积极探索不懈改进的态度点赞!现阶段,大屏电纸书的产品的确都还不够完美,在体验上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不过这两款机器都已经能比较好地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如果有一天这一品类能达到今天iPad/Surface的完成度(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目前的局限并不都来自墨水屏),那时可能是这一品类大爆发的一天。


文石boox的东西千万不要买!pdf导出后笔迹错位,笔迹乱了!自己浪费心血整理的笔迹被毁了!!!坑爹

pdf导出后笔迹错位,笔迹乱了!不能只有我一个遇到这种问题


买过文石note,当天晚上用了就退掉了……

之前写的答案贴出来

文史类博士,读文献应该买 iPad、Surface还是索尼 Dpt 呢??

www.zhihu.com图标

要是我,直接买ipad pro12.9+apple pencil

前一段在关注这几款,说一下优缺点。首先明确一点,surface是电脑,和其他几款有本质区别。surface book,顺电试过最新款,价格太贵,电磁笔手写手感一般。自带散热风扇,重量。ipad pro12.9+apple pencil,2017和2015如果是用于阅读和笔记的话区别不大,手写体验优于surface,存在那种过于光滑的感觉,但是个人感觉问题不大。同时配合相应app使用很适合笔记和阅读。sony,贵,轻,电子墨水屏阅读感觉很好,同样可以批注。但是,不支持中文,现在破解大概在800-1000左右,所以你的购买成本会在6000+,手写不支持压感,你可以看一下宣传视频不是很理想。笔尖颇贵,好像没有屏幕背光,我没有具体查。reMarkable,10.3寸,元太电子墨水屏,北欧一家小公司做的众筹产品,总共卖出不到55000台,据说只有两个技术人员哈哈哈(但是吊打国内竞品),同样阅读感觉很好,手写支持压感,因为笔尖用的是毛毡材质,目前为止是最接近实际纸张书写的,我看过群里发上来的笔记图片,和笔记本书写一模一样。但是(重点),系统是linux,很不完善,只支持pdf和epub,中文需要安装字型档,感觉这款产品主打的是手写功能,因为太赞了。目前国内需要翻墙,群里有大神开发出了同步软体,但我看反馈比较麻烦。现在价格在3800-3900,国内代购价,而且是期货,需要等2周左右,这款没有屏幕背光。boox note,文石今年出品,同样元太10.3寸电子墨水屏,支持压感笔记,今年10.3寸电纸书会大量铺货。安卓系统,阅读体验不错,读文献的时候各种阅读方式。明确告诉你,我买了,但是手写感觉很不理想,距离边框1cm左右无压感(群里有人反馈有,有人反馈没有)说明品控不好。当天晚上我就退货了。目前价格3400左右,这款没有屏幕背光。boox max2,对标的是sony那款,价格相差大概1k-1.5k,支持手写,而且有压感,对了,这款是没有屏幕背光的。好了这几款你要问我买哪个,我推荐ipadpro,因为在退了之后我就买了个二手的pro12.9(3150)+二手的pencil(500),美滋滋啊。目前看起来除了眼睛累其他都好。综上,还得看你男友需要什么,如果希望作为一个笔记平台,建议ipadpro+apple pencil,如果希望作为阅读,建议买boox max2,护眼。

最近新出一款SUPERNOTE,不过似乎是在卖期货,需要等。


都不值得买,买一个索尼13.3寸dpt-rp1,只需要在boox 10.3价格基础上加一千块!文石垃圾,就是看不惯他们只会吹水毫无实力的样子。

我买的是note,文石的,很好用,sony的没用过没法对比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