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相片

作者: Jeff Liu / 換日線專欄

上週,國際上發生了不少大事:土耳其里拉崩跌、國際金融市場大幅震盪;阿富汗動亂再起,美軍與塔利班駁火,數天來已造成逾千死傷;另外美國國會通過、總統川普簽署了《 2019 財年國防授權法》(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for Fiscal Year 2019),在這項被稱為「有史以來對中國最強硬」的國防授權法案中,台灣亦有相當的角色。(詳見:《以後美軍「罩」台灣?美 2019 財年《國防授權法》與台相關條文全文中譯,兼論其「意義」》一文)

不過,在台灣各大論壇、社群媒體上,上週最熱門、最受討論的新聞議題,則莫過於「 85 度C之亂」了。

什麼是「 85 度 C之亂」?以下先條列式地描述一下事件發展的概況:

.蔡英文總統過境美國時,到來自台灣的連鎖飲料品牌「 85 度C」洛杉磯門市消費。

.中國網民「群情激憤」,在各大討論區中,批評於中國有超過 500 家門市的「85 度C」是「台獨企業、卻賺中國人的錢」並發起抵制。

.似乎由於「民氣可用」,中國福建省泉州市政府和「網信辦」,先後針對「85 度C」門市進行「突擊檢查」與「商品在網購平台下架」等動作。

.同時間,「85 度C」集團總部以中國「微信」官方帳號發表聲明感謝中國嘉台,表示「堅定支持九二共識」、「持續秉持兩岸一家親信念」。(聲明全文

.「 85 度C」的聲明傳回台灣,亦引發台灣網友的激烈論戰。有人發起「抵制親中企業」運動,亦有人認為這是又一樁「台灣人(台商)被道歉」事件。

.「 85 度C」股價(美食—KY,台股代號 2723 )連續三日大跌,截至 17 日止,總市值三天內下跌 20% ,「蒸發」100 億元新台幣。
.中國「國台辦」副主任龍明彪發表談話,重申「絕對不允許任何企業一方面在大陸賺錢,一方面去支持台獨勢力和活動。」

.台灣各政治人物紛紛「表態」,如三位北市長候選人分別以「請喝咖啡」、「臉書直播」和受訪等方式「挺台商」。輿論激辯則持續在各媒體、論壇上延燒擴大⋯⋯,不論在中國或台灣,政治人物和消費者們,對於「抵制」或「相挺」的看法,仍十分兩極。

接著,以一個「滯港台灣打工仔」的身份,我想提出一些個人對此事件與其背後意義的看法:

「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從來沒有這回事

首先,想藉此事件和讀者朋友們討論、釐清一個觀念:常見諸於政治人物或媒體的「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論調(即使在此事件中亦有此說法),到底是不是真的?

個人認為,其實根本從來沒有這回事——在商場上,任何國家從境內的「公司設立」、「產業政策」、「新創補助」⋯⋯等,到面對外資企業的「市場准入」、「稅務規範」、「境外金流」⋯⋯等法規與政策,莫不與「政治」有關。

即使在號稱「最自由」的市場美國,政府也會透過政策和立法,「引導」或「限制」境內外的商業投資與活動——小布希和歐巴馬政府都曾以「國安」理由嚴審、限制來自中東地區國家的投資;川普政府上任後,更陸續針對中資和境外免稅天堂公司「開刀」,要「把真正的工作帶回美國」——換言之,商業活動永遠和廣義的政治綁在一起,只是在不同國家中,「政治影響商業」的程度和手段有別而已。

但諷刺的是,如今最愛講「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的國家,卻恰好就是「政治力介入市場經濟」最嚴重的國家——中國。

中國的「政經分離」説,「歷史」更有超過 30 年以上。其特殊的脈絡是: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基於「無產階級革命」,「理論上」當然是一個共產主義國家;但鄧小平推行「改革開放」,其本質上卻完完全全就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邏輯。

為了化解這樣明顯的矛盾,中國政府遂提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說法,用「逐步」、「部份」的開放,希望一方面維持共產黨的「永遠執政」,另一方面又能引入自由市場帶來的好處——「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只要不談政治、動搖(黨)國本,一切好談、歡迎投資』」的邏輯,遂成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內面對新興資本家,對外面對台商、外資的一貫策略。

但這一套「說法」或「做法」,隨著中國經濟和全球科技的快速發展,已經無以為繼:

一方面,民間企業和人民較過去有錢了、在商場與外國人士交流、又能透過網路獲得不同資訊,為了避免民間勢力「挟洋自重」威脅共黨政權永續,北京政府只能不斷透過越來越嚴格——尤其針對傳播媒體、網路產業的政治控制,杜絕任何不利於己的「思想」傳播;二方面,中國「大國崛起」後,也不斷透過「以商逼政」的方式,對外擴張其影響力——這一點在兩岸議題上尤其明顯,在我目前所居住的香港,自從「回歸」後的種種變化,亦是如此。

再加上中國至今仍極為明顯的「計劃經濟」色彩,讓產業發展政策、企業補助甚至法規稽查,幾乎全數掌握在北京政府手上。因此很簡單來說,在中國做生意、或者做中國的生意,非得「懂政治」、「測風向」、「揣摩上意」不可。

我們到底為什麼要「挺台商」?

釐清了「政治」與「經濟」在中國市場無法分割的密切關係,接著我們回頭看看從「 85 度C之亂」中,暴露出的幾個主要爭議點。

首先,是台灣企業或台灣人到對岸發展,政府或民眾,要不要「相挺到底」?關於這個問題,不同立場者有著高度分歧的看法——

有人認為:中國市場大,台灣經濟更不可能與中國完全切割,因此政府為了發展經濟,有責任要照顧「台商」和「西進」人士,不宜過度刺激中國政府,而應致力營造和平、友善的兩岸交流、互動⋯⋯等。這一類說法,在此簡稱為「九二共識」派。

與之意識型態完全相反、卻同樣「挺台商」的說法,則是:正因為中國如今對台灣多所打壓,台商、台幹、台灣藝人在當地常常「被道歉」、「被表態」、「被祖國」,所以如果「連台灣人都不支持台灣人」,還有誰會替他們說話?這一類說法,在此簡稱為「周子瑜好可憐」派。

第三種說法,則是認為既然中國的北京政府如此惡霸專蠻,這些赴中的企業和人士卻選擇對對方低聲下氣、「出賣台灣國格」,因此不但不應該相挺,還應該在台灣市場加以抵制。這一類說法,在此簡稱為「宏達電是中國企業」派。

這「三大派」說法,當然各有其道理和依據。不過在此我想提出第四種看法,簡稱「西進沒有白吃的午餐,淡定視之就好」:

沒錯,不論 85 度C 也好,各路赴中藝人也罷,既知「西進」是個風險與機會並存的決定,卻仍做下了選擇,沒有道理在「出事」的時候,台灣人還要「情義相挺」、「無條件支持」不可;反過來說,我們也必須認清,既然到了「經濟即政治」、「我的地盤、我說了算」的中國市場,任何人都得低頭賺錢——此時去計較這些西進的台商、台灣人,說了什麼、是否「真心」,甚至為此大動肝火或「一掬同情淚」,也都是毫無意義的事情。

世界很大,但我們得「停止挑簡單的事情做」

在 20 多年前中國經濟剛「起飛」,以勞力密集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中,台商在中國的產業發展中曾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有不少業者因為規模經濟,賺了一大桶金。

但是如今情況早已不同:幾乎在所有的產業,中國均「以政領商」,透過不須經過任何制衡的規劃經濟、中央政策,有計劃地扶持「自己人」——這個「自己人」當然不會是台灣人,從「紅色供應鏈」、「中國製造 2025 」等中央政策,到大大小小的「外資不敵中資」的案例(Uber被滴滴收購、沃爾瑪中國關店潮、美國各大電商在中國市佔均慘跌⋯⋯)中,都可見到如今中國的產業政策,早已經從「需要台灣或歐美的技術『幫忙』」,轉變為「試圖與各大國分庭抗禮」了。

換言之,隨著這個高度政治管控的龐大市場不斷發展,中國政府的談判籌碼也越來越高——「西進」的台商或台灣人,面對兩岸關係在如今的中美博弈格局下,真的有辦法「站著賺錢」嗎?

說穿了,「85度C」或任何西進台商,考量的都是「商業」利益,也都要承擔「政治」風險——如今在中國境內所有的外商、甚至只要是「與中國做生意」的人,某種程度上都會被要求「表態」(例如各國航空公司被中國要求「正名」台灣)。取捨之間,是企業或個人自己決定、自己承擔的。實在沒什麼好怨天尤人,更沒什麼好「相挺」或「批判」的。

個人認為,如今台灣政府和政治人物的責任,其實不是在風頭上用話術「帶風向」騙選票,而是真正正視中國在全世界的「銳實力」,某部分正高度衝著台灣而來——我們到底要怎麼應對中國「以商逼政」的磁吸力量越來越大?除了中國,我們又要鼓勵、或引導台灣的企業和人才向外開拓市場?政府具體能提供的政策、環境和支援又有什麼?

而對企業和個人來說,「85度C」和許多相似的事件,也值得我們思考:「西進」或許是一個看似「相對容易」的選項(語言、地理鄰近性、市場規模),但其背後的風險更是不容小覷。想著趁「惠台政策」時去「撈一票」?千萬別忽視「帳面上」賺到的錢,可能在政府一聲令下就轉眼成空的可能性。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西進」自然更是如此。世界之大,也不是只有中國說了算而已——問題是我們實在應該停止彼此間小鼻子小眼睛的謾罵對立或鄉愿姑息,大家一起好好想想,如果不想「西進」,那台灣人、台灣企業,還可以往哪裡去?又該做好什麼樣的準備,面對截然不同的挑戰?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評「 85 度 C 之亂」:抵制或相挺?不如認清世界之大、「西進沒有白吃的午餐」,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聯閱讀】
前中國公務員的疑問:我們的富人權貴、中產階級正「集體跳船」,為什麼台灣人卻想「西進」?
「中國菁英跳船潮」?聽聽「海外中國人」自己怎麼說

關於作者:

成長於中壢、大學時遊走貓空和公館兩地,畢業後在機場幫空姐搬過行李,在美國 Chase 銀行打工服侍過猶太貴客、也曾獨自到寮國與當地小朋友一起學雕刻。

現居住於「香港人口中已經不香港的香港」,任職顧問業擔任資深財顧工作、協助過幾家公司上市(IPO),薪水與獎金有 70% 全數匯回台灣,用剩下的 30% 過著中環貧男的生活。

檢視相片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