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手一台KitchenAid(简称KA)后,真心觉得它很给力,在烘焙上帮了我很多忙,我再也不用大粒汗小粒汗的揉面团(手一直出力手指真的会变粗啊><),手指也不会黏上甩都甩不掉的面糊,烘焙顿时变得轻松优雅。而在之前就知道KA有出绞碎机和压面制面机,本来没特别想买,但去年感恩节前夕看到它们在Amazon上的价钱很不错,终于下定决定把它们都买下来,不用再做把肉块剁成绞肉、擀掉面团气泡(而且还无法完全擀掉)的苦差事。说真的,如果我一直住台湾应该不会想买这些设备,买绞肉和包子馒头超方便啊我干嘛多此一举买机器回来?就是因为要住在国外一阵子,没带食物处理机出来,而且绞肉和包子馒头变成不是常态食材,想吃就得自己做,还是买机器比较方便!

虽然我觉得食物处理机可以取代绞碎机,但因为它是KA周边配件,对于不想再买一台食物处理机来占空间的人(或是喜欢用同一套商品的人)还是有吸引力的。还是帮它写个开箱使用文,之后再帮压面制面机也写篇文章,如果你/妳跟我一样有使用KA和周边设备的需求,这篇文章就能帮到妳啰!


这台在Amazon上的英文商品名称叫 Antree Food Grinder and Sausage Filler Tube Attachment for KitchenAid Stand Mixer,可以知道它不是专职绞肉机,诉求是可以绞碎"食材"的机器,加上有灌香肠的管子,算是能跟一般食物处理机稍作区别的点。全部配备如下图:

萤幕截图 2019-01-11 15.26.35.png

** 图片取自Amazon 网页 **

 

两片不同粗细的钢片主宰绞碎的肉类和蔬菜大小,右边那只像用来吹泡泡用又像板手的东西,圆圈部分用来转紧/开绞碎机的卡榫,杆子部分用来把食材推入机器中。方便和安全性都顾到了,不错。刷子很好用,前端微微的弯钩让清洗绞碎机的转弯处变得轻松,木柄也颇有质感,平常要拿来当厨房刷具也行喔。

IMG_3540[1].JPG

** 实品照 **

 

IMG_3897[1].JPG

** 细部照 **

另一重点是价格以及购买的必要性。在Amazon 买绞碎机价格会落在台币1千出头,在台湾买的话要2千多,过了咸水直接贵一倍!因此强力推荐有兴趣的人在Amazon上买(再请朋友带回来XD)我觉得买之前要好好与食物处理机做比较,如果你已经有食物处理机,我就建议不要买这台绞碎机了,他们的功能很类似;要择一购买的人就要看自己的考量,KA绞碎机的体积小于食物处理机,但在台湾买食物处理机的方便性又优于KA绞碎机,而且食物处理机的功能已涵盖绞碎机和搅拌机的基本功能。

 

接著来看看实际使用情形。

先说(绞肉)感想:我觉得是一台适合家庭使用,阳春款的绞碎机,清洗要仔细,否则会卡(肉)屑很恶心。

 

使用心得:

1.组装很直觉,选好粗孔或细孔的钢片,再用板手把外圈的螺丝帽拴紧。强烈建议用板手加强紧度,虽然徒手栓就会觉得够紧了,但徒手栓的紧度往往会在机器运转时看到钢片也跟著移动,这样比较伤机器,还是用板手吧。肉绞完之后更是要用板手打开螺丝帽,把机器从KA上拆下来开或是机器还接在KA上的时候直接开都行,这时候手和螺丝帽有很大机率是油的,徒手没办法开的。

2.我用高速(8或10)来绞肉。让肉被带出来的速度快一点,肉才不会被卡住。我需要的绞肉是肥瘦相参的,所以会把瘦肉和肥肉交叉放入(意思是放一块瘦肉,再放入一块肥肉,再放入一块瘦肉...),这样可以比较顺利的让肉被转轴转出并绞碎。曾经试过先绞完瘦肉再绞肥肉(分开绞的意思),结果肥肉超难绞,转轴转不太出来,可能跟摩擦力有关系吧。网路上也有人说肉的状态要是有点解冻但还保留著冰冻状态来绞比较顺,我猜这种状态的肉会很好被转轴转出,但我通常在绞肉的前一晚就会把肉拿下来冷藏退冰,所以肉都是软的,也是可以顺利绞碎啦。有耐心的人再等肉直接解冻到微软状态啰~

3.准备好下列几项物品再开始绞肉:装绞肉(有深度的)锅子、放肉的盘子(之后可用来放拆开的零件)、擦拭用的微湿厨房纸巾。我通常不会只绞一次用量的肉,会绞个半斤一斤的再分装冷冻,所以用锅子装绞肉刚好,而肉绞完之后有个盘子放零件很方便,桌子不会搞得油腻腻,厨房纸巾用来擦手指很方便,一定要准备在旁边。绞肉时我会尽量只用两根指头工作,移动锅子、放肉块、抹掉肉泥等等,降低摸过肉的手不小心碰到桌子或机器的机率,使用完毕后也会再用酒精喷过桌子和机器。

IMG_3872[1].JPG

** 完工照 **

4.很容易从螺丝帽那边溢出肉泥,我就是放给它溢出来,不要因此把螺丝帽栓过紧,不然绞完肉打不开螺丝帽会很想哭。溢出来的肉泥还是可以混到绞肉里面,不碍事的。(也有可能是我都买猪后腿肉来绞,带油带筋的部分不多所以容易产生肉泥,或许用梅花肉或五花肉就不太会有肉泥了?!)

IMG_3569[1].JPG

 

5.肉绞到最后一定会留下一点绞不到的小肉块,我试过拆开螺丝帽把肉慢速转出来,再把小肉块重新投入绞,但成效不彰。因此我倾向不要坚持叫机器完成任务,按下停止键把肉块拿出来自己切吧。

IMG_3898[1].JPG

 

清洗:

1.建议用附赠的刷子搭配一只竹签来清洗全部的零件。这只刷子很好用,刷毛够硬,可以刷到缝隙中的脏污,前端的小弯角也能清到机器的转弯处。徒手搓洗绝对不行,我有一次偷懒没把刷子拿出来用,想说用平常洗碗的海绵菜瓜布就行了,结果在洗钢片的时候,因为钢片上一直有肉屑卡著,水冲不掉菜瓜布也刷不掉,我就很笨的用手去搓,然后!!!手就被割伤了(超蠢)处理生食材最怕细菌感染啦,还好没事。会说需要一只竹签来协助清洗,是因为在机器的转弯处有个金属和塑胶的接缝,这边非常!非常!非常!容易卡肉泥,用竹签把肉泥剃出来才安心。

2.晾干后再闻闻看零件们有没有异味,确保缝隙中的肉屑都有被清掉。我不想吃到臭掉的肉屑,光想就起鸡皮疙瘩&想翻桌啦超恶心的,这个步骤我一定会做,因为清洗的时候很容易百密一疏,或是有没注意到的小缝隙卡著肉屑,多个检查关卡就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啰~

3.不要浸泡零件。或许有人习惯用小苏打来清洁和除去异味,但这些零件有金属部分(尤其是跟KA接头的转轴),金属浸了水很容易生锈,并不建议这样做。其实只要照我上面两点清洁零件和死角,是不会有味道和洗不干净的。

 

结语:

这是给不住台湾,或是对摊贩绞肉机是否干净有疑虑的人买的设备,对我来说,清洗所花的功夫比使用来的多,一两周来一次还行,三天两头就要绞肉我不依,买或不买看倌们自己决定啰!

~~~ 2019年金猪报喜新年快乐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