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黃欣╱綜合報導】

中美副部長級經貿官員將於今(22)日重啟貿易談判,加上美國總統川普昨受訪時猛批人民幣匯價,為營造雙方談判的和緩氣氛,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昨大漲358個基點,升幅創下近1個月新高。

路透報導,人民幣中間價連續第3天走升,報在6.8360元,單日升0.52%更創下7月26日以來的最大漲幅。交易員指出,在岸與離岸市場同步受惠,在岸價一舉升破6.84元關口,下午報收在6.8380元,來到近兩周的高點。

報導引述交易員稱,昨天川普抨擊「人民幣匯價被操縱」後,中間價顯著彈升。不過市場普遍認為,人民幣只是短暫反彈,短期內強勢美元不會因川普的言論有所改變。加上人民幣在監管政策影響下,結購匯更趨均衡,預料人民幣匯價短期內將呈現寬幅震盪走勢。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今日赴美與美國財政部副部長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舉行貿易磋商。知情人士透露,會談的重點項目,包括要讓人民幣匯率回升到貿易爭端之前的水準。

報導稱,美國多年來一直抱怨中國政府操縱人民幣匯率,而人民幣兌美元匯價自4月以來快速走貶,已累計貶值近10%,貶值速度相當驚人。先前外媒曾報導,美國擬將第二波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加徵稅率由10%上調到25%,正是為了抵銷人民幣加速貶值的影響,並以此迫使中國讓步。

對於近期人民幣急貶和美方批評中國操控匯率,人行貨幣政策司司長李波昨表示,人民幣匯率主要是由市場供求決定,中國不會把人民幣匯率作為工具來應對貿易摩擦等外部擾動。

李波表示,在保持匯率彈性的同時,人行也堅持了底線思維,必要時會通過宏觀審慎政策對外匯供求進行逆週期調節,維護外匯市場平穩運行。他強調,匯率最終是由經濟基本面決定,人行有信心和能力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