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中藥名。出《神農本草經》。別名為茵陳,綿茵陳,。為菊科植物,茵陳蒿,豬毛蒿。主產陝西,山西,安徽。苦,辛,微寒。入肝,膽,脾經。作用,清熱利濕。治濕熱黃疸。

應用:用治濕熱黃疸,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之陽黃證。常配伍梔子,大黃,板蘭根,如(茵陳蒿湯)。又如配附子,乾薑等溫中行氣化濕葯。治療濕熱內蘊所致的濕熱瘡毒,瘙癢或瘡瘍流水等症,可與黃柏,土茯苓等葯同用。亦可單味煎湯外洗。

單獨泡水喝,可清肝利膽,除濕清熱,可降小兒膽紅素退身黃面黃到尿。成人清熱解毒利膽退黃。常服可保肝護肝。特別對肝膽濕熱患最佳〈黃膽型肝炎,病毒型肝炎,甲肝〉等病人。但陽虛,脾胃虛寒者忌用。

用量用法,內服10一30克,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蓄血發黃及血虛萎黃者慎用。

現代研究,本品含揮髮油,其中主要成份為B一蒎烯,苗陳烴,茵陳酮及葉酸。有顯著利膽作用,並能解熱和降壓,還有抗病毒作用。

有保肝護肝的作用。但要結合辨症施治,因地因時,因人,因症而宜,圖片來源於網路有侵權請通知我立刻刪除。謝謝邀請!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有不當之處請給予包函為感!


感謝邀請。用茵陳泡水喝可以起到保護肝臟的作用,但要注意用量。

茵陳別名蘆蒿、白蒿,為菊科植物茵陳蒿的幼苗。茵陳是一種具有保肝功效的特色中藥材,它除了可以與其他中藥材搭配在一起使用以外,還可以直接用來泡水喝,對人類身體也有多種好處。

茵陳有顯著的保肝作用,對甲、乙型肝炎、黃疸型肝炎有顯著的療效。有利膽,可促進膽汁分泌,增加膽汁中膽酸和膽紅素排出的作用。可增加心臟冠脈血流量,改善微循環,並有降血壓、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熱平喘、驅除蛔蟲及抑制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與細菌的作用。

不過,茵陳如果用量過大也可引起頭暈、噁心、腹瀉、上腹部不適、急性肝膽損傷、心律不齊等癥狀。

泡水方法

茵陳用量每天20-30克,每次泡水200ml左右,可以消黃利膽,是可以適當地喝的。要注意用量,不要喝多了。每日一次即可。


茵陳乃是一種中藥,又名茵陳蒿、綿茵陳等,為菊科植物濱蒿或茵陳蒿的地上部分,春季或秋季採收,去除雜質及老莖,曬乾、生用。茵陳於我國絕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陝西、河北、陝西等地產量最高,其中以陝西產者質佳。

茵陳在我國分佈廣泛,可用作酒麴的配料,有些地方一直有用茵陳做菜及糕點的傳統,它還是一種很好的蜜源植物,現代亦用其提取物調配香精。

其作為中藥的歷史也十分悠久,《神農本草經》中有載「主風濕寒熱邪氣,熱結黃疸。」《本草經疏》、《金匱要略》、《傷寒論》、《本草拾遺》、《醫學啟源》等眾多的醫藥典籍上都有十分明確的記載。

茵陳味:辛、苦;性:寒;歸:胃、脾、肝、膽經;

功效:清濕熱、退黃疸;

主治:黃疸、小便不利、濕瘡瘙癢等;

用於黃疸、傳染性肝炎、中暑、感冒、頭痛身重、胸腹脹滿疼痛、嘔吐、泄瀉;小兒食積,腹脹腹瀉,皮膚瘙癢、水腫及婦女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

茵陳苦寒,入脾胃肝膽經,善清四經之濕熱,為治療黃疸之要葯,治黃疸時常與它葯配伍使用,也可單用,若用於陰黃之症(受寒濕或陽虛)時須配合溫中祛寒之葯如附子、乾薑等配伍使用,而用於濕瘡瘙癢時多煎湯外洗,可單用,也可配伍苦參、黃柏等。用於口腔潰瘍,則可用茵陳煎湯漱口或內服。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茵陳有很強的保肝護肝作用,對於各型傳染性肝炎,特別是黃疸型肝炎及甲型、乙型肝炎有十分顯著的療效;還有顯著的利膽功能,它能增加膽汁的分泌,並增加膽汁中的固體物質、膽酸和膽紅素的排出;能增加心臟冠狀動脈血流量,抗動脈粥樣硬化,改善微循環,並有降血壓、降血脂、抗凝血、抗腫瘤、利尿、解熱、安神,抗菌、消炎、鎮痛等作用,還能提高免疫力、平喘並有驅蛔的效果。

茵陳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脾虛血者忌用,不可過量服用,不可久用


謝謝邀請,從中醫藥學角度來說茵陳具有退黃疸,清利濕熱的作用,味苦,歸肝,膽,脾,胃經,專用於濕熱型黃疸!而肝開竅於目,黃疸會易目黃,尿黃,膚黃,在治療過程中茵陳是絕對的主葯。而中醫的黃疸與西醫的肝病範疇相符。從西醫學角度來說,肝功能異常會易目黃,尿黃,膚黃(常見於肝內總管阻塞性膽囊炎,各類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西醫予護肝治療的同時,常加以清熱退黃的中成藥製劑使用,而這些製劑中茵陳是主葯(如茵梔黃針),經治療後肝功能明顯較前好轉或正常。目黃,尿黃,膚黃癥狀好轉,那麼從中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茵陳泡水喝是有保護肝臟的作用。


茵陳泡水喝到底能不能保護肝臟?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神農本草經》中對茵陳是怎樣註解的。

《神農本草經》有云:茵陳味苦平,主風濕寒熱,邪氣熱結黃疸,久服輕身,益氣耐老,面白悅。

茵陳主治:茵陳蒿為黃疸要葯,功能除濕利尿,主治脾胃濕熱,天行時熱,周身發黃。

因此,茵陳是具有保護肝臟的作用的,因其能除濕熱,去邪熱,能退黃疸。

那是不是什麼黃疸都能退呢?當然不是,如果是由於蓄血發黃引起的黃疸,是忌用茵陳的。所以平時茵陳泡水喝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一定要對症,不是什麼黃疸都可以退的。

喜歡的給個贊,關注下,每天一起學習一些醫學知識!


茵陳有清熱去濕,治療黃疸,對肝細胞有修復作用


朋友們大家好!說到茵陳,大家都不陌生,茵陳為菊科植物,別名:白蒿,絨薔,青蒿,為半灌木狀多年生草本。

茵陳花期8-9月份,果期9-10月份。生於山坡,荒地,草地,分佈於全國各地。茵陳在春秋季採收,曬乾。稱「綿茵陳」及「茵陳蒿」。在陽春三月份採集為上等,因為此時正是陽氣上升之時。

茵陳味苦,性微寒。有清熱利濕,利膽,退黃疸的功能。茵陳這味中草藥,也是中醫用來治療各種肝炎的常用藥之一。茵陳具有顯著的保肝護肝的作用,對於甲肝,乙肝,病毒性肝炎,及黃疸型肝炎,都具有很好的療效。具有清熱利濕,促進膽汁分泌,利膽消炎,增加膽汁中的膽酸和膽紅素的排出作用。

茵陳主要用於:黃疸少尿,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膽囊炎,一般用量為6-15克。

1,急性黃疸型肝炎,膽囊炎:茵陳蒿20克,梔子12克,大黃9克。水煎服。也可泡水當茶飲。

2,濕熱黃疸,小便不利:茵陳20克,雲苓15克,豬苓12克,白朮12克,澤瀉9克,桂枝6克。水煎服。

3,慢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肝硬化:茵陳18克,熟附子,乾薑各9克,灸甘草3克,水煎服。

4,茵陳與黃芩兩者搭配泡茶飲,具有清熱燥濕效果更佳,可治濕熱黃疸,署濕成瘧等病症。

5茵陳與知母兩者搭配泡茶飲,可用於汁解渴飲,低熱不退,兩顴發紅,潮熱盜汗等患者。

6,茵陳與石膏搭配同飲,可增強清氣瀉熱,解毒除疫的作用,對濕熱疫毒初期有一定的療效。

7,茵陳與金銀花泡茶同飲,具有清除署熱的作用,適用於夏季泡茶飲。

安全提示:

1,茵陳中的青蒿素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低血壓的人羣不宜大量的長期服用。

2,茵陳性寒,脾胃虛寒和慢性胃炎的患者,及慢性腸炎腹瀉的患者,禁用。

3,茵陳中的青蒿素可以抑制心臟,心功能不全及心臟病的患者不宜應用。

4,茵陳中的青蒿素具有抑制中樞神經的作用,嬰幼兒,及年老體虛的人羣不宜服用。

朋友們科學用藥,才能健康,祝大家生活愉快,身體健康!




這纔是最好的茵陳,叫表面帶有一定油質,俗稱油茵陳,對黃膽性肝炎,乙肝,肝硬化,效果很好,對肝癌效果也不錯。現在由於農村土地大量荒廢,這種葯越來起少了。


能啊 ,中醫講話茵陳也就是白蒿對肝是有好處的。每到春季都會採摘食用和藥用,堅持用白蒿煮水喝會起到養肝、護肝作用。具體喝多少量還是諮詢醫生吧,畢竟每個人體質都會有差異,得對症纔有效。


謝邀!茵陳不是保肝護髒的葯。

茵陳味苦而性寒,能除黃祛疸,清熱利溫熱。它是治療濕熱黃疸的主要藥物。當然與肝臟有關係。

我記得我們小時候有人-有口苦:肚子疼l噁心:不思飲食。大人們就說有了陰了。就用茵陳:艾葉在火上微炒,到微黃色再用陳醋噴一下,然後就加適量的水煮5一IO分鐘。把這種水喝下去,腹中暖暖的,只要喝兩三次,就一切都好了。覺得銀神奇。腹中的陰卻了,陰陽得到了平衡,就沒事了。

不管什麼葯都是對症應用纔能有效。凡事都有兩面性。有好就有害。

所謂保肝護臟,還是從飲食習慣各方面來注意才對。

特別是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物質豐富了。人們胡喫海喝,比高級,比特點,比豐富,有些對肝臟有害的食物如油炸"爆炒:海鮮和動物內臟不管什麼都吞在腹內。再加上抽煙喝酒!一股腦的往肚子裏填。對脾胃損傷很大。脾和肝又是子母關係,一損俱損。肝臟能保好嗎?神仙也無方!

脾胃為後天之本。先天不足後天來補。有了堅實的脾胃,喫什麼也能消化,營養物質供全身需求,:廢物能及實完全的排出去。你不保肝和臟腑都好了。人就會健康長壽。我們應該重視保脾胃。這纔是養生之道。

才疏學淺,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你覺得可以,請點贊一個吧1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