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6年間,我國主要大中城市過敏性鼻炎的平均患病率從11.1%升高到17.6%,患病人數高達3億。(東方ic/圖)

  過敏是一種工業化社會的流行病,多見於北美、西歐、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但現在過敏性鼻炎在我國也越來越常見,在過去6年間,我國主要大中城市過敏性鼻炎的平均患病率從11.1%升高到17.6%,患病人數高達3億。但國民對過敏的認識和重視還難如人意,誤診誤治也不在少數。

  過敏,這個曾經只在西方發達國家高發的“富貴病”,已經開始在中國野蠻增長。即使你不介意春天的樹花粉,夏天的草花粉或秋天的豚草花粉也有可能誘發過敏性鼻炎,讓你飽受鼻癢、噴嚏加鼻塞的折磨。過敏是一種工業化社會的流行病。全球過敏性鼻炎患者超過10億,尤其多見於北美、西歐、日本等發達國家。過敏性鼻炎在我國也越來越常見,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在過去6年間,我國主要大中城市過敏性鼻炎的平均患病率從11.1%升高到17.6%,患病人數高達3億。

  每年植物開花的季節會讓過敏性鼻炎患者飽受困擾、度日如年。以春天爲例,這是一年中最明媚的時刻,在這個時候,陽光普照,花朵綻放,各種樹木競相長葉、開花,數以十億計的花粉孢子顆粒隨風飛揚,試圖尋找鍾情的另一朵花蕾。然而,這些飄散在空氣中的微小孢子不可避免地被吸入到我們的鼻腔和肺裏面,在那裏它們引發了一種我們稱之爲季節性過敏的免疫反應(過敏性鼻炎或哮喘)。

  過敏和免疫

  大約100年前,一位年輕的奧地利兒科醫生Von Pirquet認識到,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具有雙重性,在抵禦外界環境物質刺激的過程中,除了能產生保護性作用,同時也能產生傷害性反應。他創造了一個新詞來描繪這樣一種傷害性反應:過敏,引起過敏的物質也被稱爲過敏原。人體接觸外界過敏原最多的是鼻和肺爲代表的呼吸道。呼吸道免疫系統與過敏原的第一次接觸改變了個體的免疫反應特性,即致敏;在第二次和以後的接觸中,隨後產生的免疫反應(或過敏)可以引起一系列損害性反應,即從原本保護性反應轉變爲損害性的過敏反應。

  過敏反應,又叫做變態反應,這個醫學名詞指的是免疫系統對環境中的一些物質如花粉、動物毛等過於敏感,從而產生異常免疫應答,對機體造成傷害,這就是過敏的原理。如今,過敏的公認定義是各種過敏原誘發的由人體內免疫球蛋白E(IgE)抗體介導的一種有害的免疫反應。在一個致敏的人身上,像花粉這樣的過敏原會與IgE抗體結合,觸發組織胺等炎性介質的釋放,刺激神經末梢或毛細血管,引起打噴嚏、瘙癢和其他季節性過敏症狀。這就是爲什麼許多人服用苯海拉明或其他“抗組胺”藥物能夠減輕過敏性反應的症狀。

  躲得過初一,不見得能躲過十五。過敏,尤其是季節性過敏,在人的一生中很容易被擊中。只要空氣中高濃度過敏原還在持續地刺激鼻和肺,無論你的身體體質好壞或強弱,都有可能發生過敏性鼻炎。過敏在北美、西歐等發達國家非常流行,在日本甚至被視爲國民病,毫無疑問也將是中國面臨的重要挑戰。外界環境中的過敏原多達500種以上,你住的每個地方都可能會有你潛在的過敏原,所以從一個北方的城鎮搬到一個南方的城鎮,或者從中國搬遷到美國,都有可能逐漸發展成爲過敏反應。所以,過敏性鼻炎這種常見病,值得我們每一個人高度重視,謹慎防治。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咽喉科醫院主任醫師李華斌在接受南方週末採訪時表示,引發過敏性鼻炎的過敏原包括室內和室外兩類。室內最常見的過敏原主要是塵蟎、黴菌等,室外最常見的過敏原則是各種草花粉和樹花粉。我國過敏性鼻炎的發病有明顯的地域特徵,氣候乾燥的北方,以室外過敏原爲主要誘因;而氣候溼潤的南方,室外和室內過敏原共同作用誘發過敏性鼻炎。

  沒有“一刀切”的辦法

  日益“普及”的過敏,是否可以根治,吃哪種藥物可以減緩症狀?如果你向身邊有同樣困擾的朋友們諮詢,你可能會得到不同的建議,哪種建議最好,最有效果?芝加哥過敏與哮喘中心醫學主任Sarena Sawlani在接受Popular Science採訪時說:“弄清楚哪種藥物適合你就像在一個複雜的長途旅行路線圖上導航。通常沒有一種‘一刀切’的方法。”不同的藥物——以及它們的組合——對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效果,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時的情況:患者是否處在一個新的潛在過敏原的區域?他們是否服用其他改變免疫系統的藥物?

  李華斌主任醫師對過敏性鼻炎有多年臨牀研究,他每年會接診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對於過敏性鼻炎的治療,他表示目前有兩種治療方法,一類是對症的藥物治療,如利用鼻噴糖皮質激素、鼻噴或口服抗組胺藥物、鼻噴或口服鼻黏膜血管收縮劑等進行治療,這些藥物可以很快地緩解鼻癢和噴嚏等症狀,但停藥後鼻部症狀會反覆發生,可謂治標不治本。另外一類則是採用過敏原進行脫敏治療,即治本。

  在臨牀應用中,李華斌主任醫師表示有5種治療過敏性鼻炎的常用藥物:

  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可以廣泛抑制過敏反應發病過程中各種炎性介質如組胺、細胞因子等的產生,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具有顯著的抗炎、抗過敏和抗水腫的作用,能夠快速控制鼻癢、噴嚏和流涕等症狀。臨牀上常用的是鼻噴糖皮質激素,副作用少,抗炎作用強,可以作爲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一線藥物。口服糖皮質激素由於副作用較大,目前只是過敏性鼻炎的二線治療藥物,臨牀酌情短期使用。

  抗組胺藥:過敏症狀是因爲身體對花粉或塵蟎等過敏原刺激發生反應,並釋放大量的化學物質引起的。組胺是引發過敏性鼻炎最重要的化學介質,它通過附着在鼻黏膜上的H1受體,刺激神經末梢導致瘙癢,擴張血管引起通透性增加,刺激黏液的產生。抗組胺藥物起作用是因爲它們看起來有點像組胺,因此可以與組胺H1受體競爭性結合。它們被設計成對組胺受體有很高的親和力,這樣它們就能與組胺爭奪位點,從而起到阻斷作用。抗組胺藥可以口服,也可以直接進行鼻腔噴射,可以在很短時間控制鼻癢、噴嚏等鼻部症狀,是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一線藥物。

  抗白三烯藥:白三烯是過敏反應過程中產生的、含有半胱氨酰基的一類脂質炎性介質的統稱,其主要病理生理作用是舒張血管平滑肌,增加容量血管通透性,導致黏膜充血和組織水腫。抗白三烯藥通過競爭性阻斷半胱氨酰白三烯的生物學作用而發揮治療效應,快速解除鼻塞、流涕等過敏症狀,是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一線藥物。

  減充血劑:減充血劑爲α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其作用是直接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縮,減少局部組織液生成,減輕炎性反應所致的鼻黏膜充血和腫脹,緩解鼻塞症狀。可以口服或鼻腔噴射。鼻用減充血劑爲過敏性鼻炎的二線治療藥物,臨牀酌情使用。

  鼻腔鹽水沖洗:使用生理鹽水或2%高滲鹽水進行鼻腔沖洗,可清除鼻內刺激物、過敏原和炎性分泌物等,減輕鼻黏膜水腫,改善黏液纖毛清除功能。是一種安全、方便、價廉的治療方法,通常用於過敏性鼻炎的輔助治療。

  如果想更好地控制過敏症狀,可以在花粉可能達到峯值前幾周開始服用過敏藥物。

  脫敏療法的學名是過敏原特異性免疫治療,即通過反覆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過敏原製劑,堅持3-5年治療時間,改變患者的免疫環境,明顯減輕患者再次接觸相應過敏原時的症狀,甚或不產生臨牀症狀。達到過敏性鼻炎患者對過敏原耐受的目標,也就是起到根治的效應。目前臨牀常用的過敏原免疫治療方法有皮下注射法(皮下免疫治療)和舌下含服法(舌下免疫治療),分爲劑量累加和劑量維持兩個階段,總療程是3-5年,脫敏治療過程中可同步應用各種藥物控制鼻部症狀,俗稱標本兼治。

  針對中國人的指南

  由於過敏性疾病的內涵很豐富,包括食物過敏、呼吸系統過敏、皮膚過敏、藥物過敏等多種類型,因此,過敏性疾病的“流調”需要一個龐大且非常專業的團隊,實施起來非常複雜。

  我國學者在過敏性鼻炎的診治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早在1990年,中國首部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就發表在《中華耳鼻咽喉雜誌》上,用於指導各級醫生開展臨牀工作。但既往國內的診療指南主要參考國外的指南,引領作用不明晰。2016年5月,教育部長江學者、北京同仁醫院張羅教授帶領來自全國19家醫院(單位)的47位鼻過敏科學基礎和臨牀領域的專家啓動針對中國人羣的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的撰寫工作。2018年,這部歷時1年5個月,經過4次討論修改完成的我國首部英文版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發表在國際著名的期刊《過敏科學、哮喘與免疫學研究》(Allergy Asthma & Immunology Research)雜誌上,成爲引領過敏性鼻炎診療的“國際紅寶書”。

  李華斌表示,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國學者在過敏性鼻炎的流行病學研究和臨牀診療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整體上我們已經從之前的跟跑、並跑逐漸進展到現今的領跑地位。中國學者獨立完成的多項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和過敏原免疫治療指南以英文形式發表後,已經在國際上引起廣泛關注。通過分析多年的研究結果可以發現,我國過敏性鼻炎的平均患病率在10%以上,部分地區高達20%以上。總體而言,兒童患病率高於成人,城市人羣患病率高於農村人羣。在過去的5年左右,我國過敏性鼻炎患者增加了接近1億,這種增長趨勢在大中城市特別顯著,但國民對過敏的認識和重視還難如人意,誤診誤治也不在少數。過敏性鼻炎,整體上可防可治,希冀國民給予高度重視,科學認識並積極就醫,做到精準干預,標本兼治。

  日常預防措施

  既然過敏如此常見,而且也並非所有的人都願意花時間去接受脫敏治療,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有過敏史的我們應該採取何種有效的措施來預防過敏性鼻炎的發作?

  李華斌給出了建議:首先,對塵蟎過敏的過敏性鼻炎患者,應保持室內清潔,空氣流通,勤曬被褥,空調過濾網定期清洗,遠離毛絨玩具,儘量不用地毯,季節交替時櫥櫃內的衣物應晾曬後再穿着等;

  其次,還可以通過使用除蟎製劑、調節溫度和溼度去除生活環境中的塵蟎,減少吸入蟎過敏原的機會;

  再者,對花粉過敏的季節性過敏性鼻炎患者,可以在春季花粉飄散季節減少戶外活動,儘量留在室內進行過敏原隔離,或者外出踏青期間塗抹有效的花粉阻隔劑或戴花粉隔離口罩,減少或消除吸入花粉過敏原的機會。

  另外,也可以在過敏季節到來之前,提前使用鼻噴糖皮質激素或抗組胺藥,或者堅持用鹽水沖洗鼻腔來預防過敏性鼻炎的發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