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祖掃墓之感懷

  作者:劉愛國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這首傳承幾千年的唐詩爲清明節埋下了最好的註腳。

  清明時間,萬物復甦。蜇伏了一冬的塵物此時綻開了笑臉,在春雨的滋潤下貪婪她吮吸着大地母親的乳汁,山變青了,水變綠了,天更藍了。

  今年的清明與往年不同,沒有了往日的陰雨連綿,有的是春光明媚,鳥語花香。曾記得,小時候我們跟着大人到鄧家鋪合山去掃墓。那時沒有這麼時興,我們一大家子,敲鑼打鼓,很是熱鬧。後來由於一些原因,掛青變得五花八名。往往是你提着個藍子,接着我又去。老祖宗看到這個樣子,肯定會更不開心的。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對傳統文化的不斷需求己經超出了文化的本身,海外的華人都想利用這一活動來大陸尋根祭祖。國家也出臺相應政策,爲回家祭祖的遊子提供便利。這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近年來,有的姓氐爲了尋根究祖,在全國內修譜,他們這麼做就是爲了知道自己是從哪裏來,來做什麼,將要去哪裏?

  祭祖掃墓是弄清自己從哪裏來的問題,以便飲水思源。至於來做什麼,這個問題很複雜。有的名門望族在修譜時就說得很請楚,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要求族裏的後輩嚴格尊敬執行,對品行及長大後都有規範作用。都很值得推廣。

  至少人死了將去何方,這個問題很多人都能回答。總之在世時不要做有損國格和人格尊嚴的事,死後可以認宗歸祖。

  總之,清明掃墓可以規範大家的行爲,泓揚傳統文化,使清明這樣的活動可以同愛國主義結合起來,並逐漸發展壯大,這是清明回家掃墓的根基和傳統。

  你的每一次分享,我都認真的當成了喜歡

  ............................................................................................................................................................................................................................................................................................................

  來源:武岡文學 作者:劉愛國

  編輯排版:武岡人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