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聞傳播考研總羣:618620613

新浪微博:@木鐸考研

小鐸說:對所有新傳的同學來說,「UGC」肯定是個非常熟悉的概念,且是必須要掌握的。但對「UGC」的理解並不是停留在表面就行,關於它的特點、類型等都需深度瞭解,才能更好的運用在答題中喔。

核心概念解析

一、UGC模式的定義?(名詞解釋必背)

UGC即用戶原創內容,最早起源於互聯網領域,即用戶將自己原創的內容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展示或者提供給其他用戶。在UGC模式下,網友不再只是觀眾,而是成為互聯網內容的生產者和供應者,體驗式互聯網服務得以更深入的進行。

UGC 是伴隨著以提倡個性化為主要特點的Web2.0概念興起的。它並不是某一種具體的業務,而是一種用戶使用互聯網的新方式,即由原來的以下載為主變成下載和上傳並重。YouTube、MySpace等網站都可以看做是UGC的成功案例。

隨著媒體內容生產的UGC模式不斷深化。在各種自媒體平臺中,公眾的傳播潛能被解放,這一方面推動了受眾角色的轉型,另一方面改變了媒體內容的生產模式。主要特徵有:內容生產的主體是非專業人士,即一般公眾;內容的製作渠道是非專業化的;內容的傳播渠道是網路平臺;用戶內容生成是一種創造性勞動,勞動成果具有使用價值。

二、UGC模式的傳播特點?(答題參考要點,注意思考的角度)

1.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受關係,用戶既是受眾又是信息源;

2.受眾範圍廣,信息源豐富,傳播力相對強;

3.拓寬了傳播渠道,達到病毒式傳播效果;

4.用戶媒介素養參差不齊,信息魚龍混雜,真偽難辨

5.媒介把關人容易缺位,信息傳播的安全性和不確定性增加;

三、自媒體UGC平臺有哪些類別?(答題參考要點)

第一,以社交為目的的自媒體平臺。如微信朋友圈、Facebook、QQ空間等。其通過內容的發布、轉發、點贊、評論等互動形式,由「強關係」的內容發布者和接受者共同完成內容生產,從而達到社會交往的目的,並由線上交往帶動線下互動。

第二,以內容分享為目的的網路平臺。文字類的UGC網站,如博客、百度文庫、新浪愛問等;視頻類的UGC網站,如優酷、土豆、YouTube等;圖片類的UGC網站,如Instagram等。此類網站中的用戶羣主體呈現出「弱關係」的格局,主要目的在於自我表達。

第三,以知識共籌為目的的網路平臺。如百度知道、知乎、百度百科、維基百科等。通過分散的、異質的、密匿的網友個體間的協作,對共同關注的問題、內容進行解答、更新,從而達到答疑解惑、知識創造的目的。

第四,以興趣討論為目的的網路平臺。如貼吧、豆瓣等UGC網站。在這類網路平臺中,用戶通過興趣愛好,尋找、組建自己的圈子,參與話題的討論和信息的交流。

第五,以自我表達、公共議論為目的的網路平臺。如BBS、微博。自媒體的出現為公眾的自我表達和利益訴求提供了可能性。天涯論壇、凱迪社區、新浪微博等網路平臺發揮著類似於公共領域的作用。

四、UGC時代受眾角色的轉變體現在哪幾個方面?(注意記理解每個要點之間的邏輯關係)

第一,從受眾到用戶。在Web2.0時代之前,記者編輯是媒體傳播的主體。在自媒體語境中,由於媒體表達渠道大眾化,受眾也成了媒體渠道的利用者、媒體內容的生產主體,成了用戶。

第二,媒體內容的重要生產主體。公眾作為自媒體信息內容的生產主體,利用自身的知識技能生產個性化的信息。「其傳播方式使用戶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性。」②這打破了傳統媒體在信息傳播格局中的獨佔局面,呈現出一種共享傳播資源的格局。

第三,媒介內容生產主體「去魅化」。「互聯網是去中心化的」,「去中心化指互聯網技術本質上是以個人為中心的傳播技術,具有天然的反中心取向。」③以往媒體內容的生產主體是媒體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但在自媒體的UGC模式中,模糊的、異質的、分散的公眾成了內容生產的重要主體,「去中心化」使這一過程具有「去魅化」的傾向。

第四,信息生產主體的自主化。用戶是UGC模式中自主化的個體。其利用自媒體平臺傳播個體化信息,從而達到排遣、討論、訴求等多種目的。這一過程是去商品化的。信息的價值指向並非是商業性的。在自媒體中,信息生產以抒情、社交、討論、訴求等為目的,並非盈利;信息交換以一種無償、自願的原則進行。

五、UGC的內容生產模的分類?

表達模式類似於「自產自消」,其目的在於自我表達。自我表達的內容可能是情感、教化、觀點、訴求等多種形式。如博客、QQ空間中的寫作。

互動模式是指在產消一體化的傳播過程中,產消雙方進行充分互動,在互動過程中完成內容的生產和消費。這一模式表現為受眾針對某一共同感興趣的話題的討論、互動。如澎湃新聞的「熱追問」欄目。

協作模式是指多個公眾主體針對某一問題或目標,通過相互協作的形式完成內容生產,使更多的接受者獲知完整、全面信息的生產過程。這種模式的代表是維基百科。

引導模式是指受眾在他人的引導下完成內容生產的過程。這種引導的主體可以是媒體機構也可以是個體公眾。門戶網站的結構設置便是一種引導類型,如跟帖、調查、點贊等功能的設置,其本身就是一種引導性的內容生產。個體的引導,如百度知道等提問的類型。

交叉模式是指在產消融合的內容生產過程中,其類型不是單一化的,可能融合了以上某幾種類型。互動的過程伴隨著傳受雙方的相互引導,而這種引導中的互動本質上又是一種協作的過程。

歷年真題梳理

  1. 名詞解釋:UGC模式?(2016年中國政法大學考研真題)
  2. 論述題:UGC可以改變傳統媒體的新聞生產機制,是公眾參與的實踐;UGC無法改變專業媒體的新聞產制,是公眾的幻想。對此談你的理解?(2016年武漢大學考研真題)
  3. 簡答題:簡述UGC對新聞生產的影響?(2017年復旦大學考研真題)
  4. 名詞解釋:UGC (2017年南京大學考研真題)
  5. 論述題:PGC、UGC新媒體環境下生產及消費變革。(2018年安徽大學考研真題)
  6. 名詞解釋:UGC (2019年南開大學考研真題)

相關論文拓展

  1. 用戶生成內容「UGC」概念解析及研究進展——趙宇翔《中國圖書館學報》
  2. 互聯網內容走向何方?從UGC、PGC到業餘的專業化——胡泳《新聞記者》(推薦細讀)
  3. 我國UGC版權侵權治理機制之優化—以美國UGC規則為樣本的考察——沈菲《編輯之友》
  4. UGC時代受眾的角色及內容生產模式——許同文《青年記者》(推薦細讀)
  5. UGC網站互動模式對用戶黏性的影響—以知乎為例——周楠《青年記者》(推薦細讀)

編輯 | 木鐸團隊

策劃 | 墨墨學長

主編 | 元元學姐

如何用實力打敗競爭對手,讓老師忽略自己本科出身的實力?

趕緊做好專業課的複習規劃,利用好「先發制人」的優勢,一路領先!對於專業課複習框架模糊,尤其是跨考的同學,建議趕緊上車木鐸考研2020年的【全程班】,享受前期專業課帶讀、知識點打卡點評,重要論文精讀,複習規劃一對一輔導。讓一羣高分的學霸們帶你飛!

2020木鐸考研全程班

1

木鐸考研年度王牌課程。覆蓋準備(1月-3月)、基礎(4月-6月)、強化(7月-9月)和衝刺(10月-12月)考研全階段。領先計劃學員從寒假【啟航班】起步,一對一擇校分析,專業核心書目帶讀,基礎論文講解,隨叫隨到答疑,讓你提前熟知專業領域,贏在起跑線。

2150+課時,七大課程:【啟航班】(2月份)、【新聞理論班】(4月份,額外包含中外新聞史)、【傳播理論班】(5月份,額外包含媒介公關策劃)、【新媒體理論班】(6月份)、【實務集訓班】(7-8月份,消息+評論+報道策劃+採訪提綱寫作)、【熱點專題班】(9-10月份,贈送全年熱點專題書一套)、【答題衝刺班】(11-12月份,三次大型模擬考試,並贈送《20天20題專題》,《最後5套押題卷》)3全程100+次作業精批,20篇實務訓練精批,3次全真押題模擬考試,20天20題押題訓練精批。邊學邊練,模擬押題結合,不僅學得好,更要考得高!

參考鏈接:去年答題班押中的99道題,全部都在這裡了

參考鏈接:木鐸考研今年又神押題了!參考鏈接:批改了1200多份作業,我們發現了答題最常犯的10大錯誤!

現在報名【全程班】,享受木鐸考研年度最優拼團優惠價!原價3999元/人,拼團立減300元,只需3699元/人優惠名額僅有100位!

把你交給木鐸,讓學霸帶你飛!

註: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全程班】購買界面

「木鐸考研」

新聞傳播學考研大本營

新浪微博:木鐸考研

墨墨學長微信:modestkun0917

歡迎加入2020新聞傳播學考研3羣:618620613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