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映的新版《简爱》是新锐导演凯瑞傅柯纳吉改编自英国女作家夏绿蒂.勃朗特的同名畅销小说,由麦克法斯宾达、蜜雅娃丝柯思卡分饰男女主角。

02.jpg

1944年,导演罗伯史蒂文生亦曾拍摄过《简爱》,当时男女主角是由《大国民》一片导演奥森威尔斯与琼芳登担纲主演。

有人曾把这两个版本做了比较,认为前者完全无法与后者相提并论,最多只是重现维多利亚时期的服装与居家摆设,及道德观与宗教学。

笔者未看过1944年版,就不予评论。又英国作家汤玛斯哈代曾说,「多记印象,少谈主见」,因此笔者也不打算比较两个版本,只想针对2011年版的《简爱》提出「个人印象」与「印象延伸」。

在「个人印象」部份,笔者要谈的是电影语言。

法国著名喜剧作家莫里哀在《暴发绅士》这部喜剧中,描述剧中主人翁乔尔敦有钱之后想当绅士,就请一位哲学家教他读书。哲学家告诉乔尔敦:「任何时候我们开口说话,我们就是在创作散文。」乔尔敦一听大为惊讶,说自己做了四十年的散文还不知道。

哲学家这段话恰恰与黛安艾克曼在《气味、记忆与爱欲》这本书中有段话不谋而合,「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是不自觉的诗人。」

观赏2011年版《简爱》,笔者最大的享受是,无意间聆听了二小时二十分如诗如散文般的优美对白,纵使是简爱与冷酷的男主人罗契斯特先生爆发冲突时的对话(如下),语言随著感情的激动却变得更有诗意,就像是两位诗人在斗诗一样,令人心旷神怡,比起火星文充斥的现代,那个年代的语言显然优雅许多!

罗契斯特:「我对妳有特殊的情感,就像有一条线牵动我的左肋,那条线紧系著妳的心房,如果妳离开,这条交流的线恐怕会断掉,那么我想我会淌血,至于妳,妳会忘了我。」

简爱:「怎么会?我在这里过著充实的生活,我没有受到践踏,我不再害怕,我没有被屏弃于光明之外,罗契斯特先生,我认识了你,被迫与你分离让我极度痛苦。」

罗契斯特:「那么妳为什么必须离开?」

简爱:「因为你的太太。」

罗契斯特:「我没有太太。」

简爱:「但你快结婚了。」

罗契斯特:「简爱妳得留下来。」

简爱:「然后对你来说变得毫不重要吗?我是没有感情的机器吗?你就因为我贫穷、卑微、平凡、渺小,我就没有灵魂跟感觉吗?我跟你一样有灵魂跟感觉。如果上帝赋予我美丽与财富,我就能让你离不开我,就像我离不开你一样。我不是用肉体之躯在跟你讲话,是我的精神在跟你的精神谈话,就像我们通过坟墓,站在上帝的脚边,是平等的,我们是平等的。我是自由的人,拥有独立的意志,我现在要用这股意志离开你!」

罗契斯特:「就让妳的意志决定妳的命运吧,我给妳我的手、我的心,简爱,我要妳跟我一起度过人生。妳跟我平等,而且个性相似,你愿意嫁给我吗?」

简爱:「你在做弄我吗?」

罗契斯特:「妳怀疑我吗?」

简爱:「没错,你的新娘是英格朗小姐。」

罗契斯特:「英格朗小姐才是没有感情的机器,妳珍贵而脱俗,就像妳贫穷而卑微。请妳接受我当妳的丈夫,我非得拥有妳不可!」

这段话是罗契斯特对简爱爱的告白,却引起简爱的怒火,认为罗契斯特漠视她的感受与立场,只想脚踏两条船。经过罗契斯特坚定的誓言,简爱才卸下心房,喜极而泣接受这段感情。这段对白刚好印证英国浪漫派诗人济慈在《忧郁颂》这首诗歌里对忧郁的赞颂。济慈认为忧郁和美共居一处,且与欢乐为邻,不管生活多么让人忧郁,仍然可以从中寻找到美,人也因此感到喜悦!

其次要谈的是「印象延伸」部份。

海伦凯勒说,嗅觉是无所不能的魔法师,能送我们越过千里,穿过所有的往日时光。其实不只嗅觉,视觉也具有相同的功能。观赏《简爱》,笔者脑海同时浮现的是二十世纪另一位英籍女作家维多莉亚荷特很经典的一部小说《米兰夫人》。

《米兰夫人》描述温柔、善良的家庭女教师爱上古怪傲慢的男主人,却因为地位悬殊与山庄有著不可解的神秘和阴影,女教师经历了一段危机四伏、勇敢追爱的冒险之旅。

维多莉亚荷特的小说通常都含有三个元素:家庭女教师、猜疑与冒险,跟《简爱》故事很神似,都带有女性主义色彩,只是《简·爱》后来成为世界名著,《米兰夫人》则被归类为通俗的罗曼史小说。虽然二者地位有别,但在笔者漫长的阅读过程,维多莉亚荷特的小说先于夏绿蒂.勃朗特,在网路、娱乐不发达的少女时代,是笔者很重要的乐趣来源,当时只要是维多利亚荷特的小说,如《彭庄新娘》、《孟园疑云》、《千灯屋》、《孔雀庄上》、《魔鬼骑士》…,都视为珍宝,疯狂阅读。

与维多莉亚荷特同一个时期,英国还有一位很著名的罗曼史女作家-芭芭拉卡德兰,她同时也是黛安娜王妃的继祖母,曾写过为数颇多的纯爱小说,启蒙了笔者少女时期许多关于爱情的想像。

看电影与阅读,或许只是小日子里的小事情,但人生原本就是由许多的小日子与小事情串连而成,即便后来因学识增长发现过去奉为梦幻的珍品不过是寻常之作,也不能抹煞它曾经有过的价值,更何况寻常不寻常,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轻易了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