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部落的統一對於大明朝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爲,面對的外患不再是一個小部落,而是一個強大且具有挑戰性的新國家——後金。

  金,最早的可汗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但是,後金的努爾哈赤與他一點血緣關係都沒有,他藉着完顏阿骨打的名義收買人心, 定自己的國號爲後金,僅此而已。努爾哈赤有着自己的野心與抱負,他想讓金朝名揚史冊,想恢復對北方地區的統治,只是後來,隨着其野心的膨脹他不再滿足於,這一片小小的疆土,而是覬覦整片中原地區。

  努爾哈赤對漢文化的研究頗深,可以算的上是半個漢人,他通過自己的鑽研,學會了漢語。努爾哈赤喜歡大格局的著作,閒來無事,還會聽上兩段《三國演義》。少年時期,他便在瀋陽、遼陽等地做買賣,結識了不少有學識的朋友,也與許多大勢力的人物交好,甚至,有傳聞說:“努爾哈赤曾是李成樑的乾兒子。”

  努爾哈赤只稱自己爲“汗”,不稱“皇帝”,這並不是代表了他不想當皇帝,相反,對此他有着自己的打算,稱“汗”是爲了鞏固自己的實力,在他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和明朝一爭高下的情況下就應該保守起見,畢竟,比起明朝後金國只是一個彈丸之地。在之後的很長時間裏,他都沒有想過要逐鹿中原,而是一直盤踞東北積累實力。

  但是,在這個以放羊牧馬爲生的東北地區,土地貧瘠、食物資源的大量欠缺,極度的貧窮使得努爾哈赤最終爆發。他們僅憑自己的能力連煮飯的器皿都造不出來,更何況是解決溫飽問題,於是,努爾哈赤用馬匹等物資向大明朝換取炊具。在努爾哈赤看來,大明朝吝嗇,不承認自己的可汗之位也就罷了,甚至,讓自己的族人食不果腹,多年的隱忍終於爆發了。

  他決定正式向大明朝宣戰,但是,挑起戰爭總是需要一些合理的由頭,於是,努爾哈赤便列出了明朝的七條“罪狀”。

  大明朝和金國卻實存在矛盾,而雙方之間這顆仇恨的種子卻是由當時的遼東猛人所種下的,這個人,就是上文中提到的——李成樑。李成樑對政治方面並不精通,但是,對於如何打仗卻是無比熟悉,甚至,還教會了他未來的敵人如何打仗。這個“乾兒子”眼下即將成爲自己的敵人,這讓李成樑很是寒心,當即他就意識到:就算是“乾兒子”也不過如此。

  努爾哈赤爲明朝列下的這七條“罪狀”,第一條則要追溯到三十五年前。萬曆某年某月,努爾哈赤的三個親人在這一天離他而去,至於他們的死亡,不是由於叛逆也不是意圖謀反,僅僅是因爲在一個不恰當時間到過一個不恰當的地方——古勒城。

  清史中對此也有記載,萬曆十一年,明朝女真建州左衛領袖,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同其子塔克世勸降叛明的孫女婿阿臺,李成樑縱兵屠城,父子一同死於亂軍之中。從這件事上讓人意識到,一旦種下了仇恨的種子,便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忘記。

  父仇子報,不幸的是努爾哈赤用三十五年的光景記下了這筆對大明王朝的仇恨。

  第二條,明朝對待這些藩國的性質,其實,更大人對待自己親戚家的侄子是一樣的,有的很寵溺,要什麼給什麼,但是,對於那些不喜歡的則是愛搭不理。同樣是親戚家的孩子,有必要這樣嗎?這就是努爾哈赤的第二大恨。

  第三條,這其實是一件小事,一個漢人在努爾哈赤的地盤上偷偷挖人蔘被殺,這讓明朝十分不滿,於是,努爾哈赤在邊境處決了幾個俘虜當作給明朝的說法。但是,這些俘虜都是女真人,努爾哈赤十分生氣,明明漢人有錯在先,卻要用我部落的人來償命。

  至於第四條,就是因爲努爾哈赤認爲明朝偏心,只知道幫助葉赫部卻欺負他們。其實,努爾哈赤是忘記了,明朝也曾經大方地幫助過他的部落,也不止一次的欺負過葉赫部落,但是,努爾哈赤並不在意這些,他就是一口咬定:明朝就是跟別人一起“抱團”欺負我們。

  這第五條是關於一個女子的,努爾哈赤看上了一位絕色美人,這位美人就是葉赫部的一個叫布楊吉貝勒的妹妹布喜婭瑪拉,人稱“葉赫老女東哥”。出生時薩滿(巫師)就預言說:“此女可興天下,可亡天下”。

  在萬曆十二年,貝勒布楊吉答應把自己的妹妹許配給努爾哈赤當妾室,努爾哈赤大喜過望。因爲,努爾哈赤是布喜婭瑪拉的殺父仇人,所有,努爾哈赤等這個承諾足足等了二十個多個年頭,最終等來的卻是:布楊吉將這個妹妹嫁與了其它部落。

  努爾哈赤苦等多年卻未抱得美人歸,這讓他十分憤怒“似此恥辱,誰能甘心?”。於是,忿忿不平的他一口咬定這是明朝故意唆使布楊吉這麼幹的。

  第六條是關於土地問題的,“我部看邊之人,俱在近邊住種。後南朝信北關誣言,輒發兵馬逼令我部遠退三十里... ...”其實,女真人十分野蠻,爲了拓展自己的畜牧業,強佔多處大明朝的土地,但是,大明朝沒有大動干戈而是勸其趕快撤退,這事也被努爾哈赤記在了心中。

  最後一條,便是昔日明朝派來的特使是“遼陽無賴”蕭伯芝,他氣焰囂張,對努爾哈赤極其不尊敬。史料記載,努爾哈赤說道:“我國素順,並不曾稍倪不軌,忽遣備禦蕭伯芝,蟒衣玉帶,大作威福,穢言惡語,百般欺辱... ...”

  這下,努爾哈赤有了這七個順理成章的理由,開始對明朝大肆發起進攻。第一戰就是成功拿下撫順,在其收復撫順後,又輕鬆的拿下了清河。此時,讓明神宗感到事態嚴重,於是,派人來討要說法,但來討要說法的遠東總兵張承胤,後來,也被努爾哈赤殺死了。

  可見,此時的努爾哈赤是鐵了心要跟大明朝對着幹了。

  參考資料: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清太祖告天七大恨之真本研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