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館裏,有一座非常完整的中國古墓——“祖大壽墓”,一張石供桌、兩個石坊、一對石人、一對石虎,一個高高拱起的墳丘,讓人彷彿置身於野外的墓地。

  據展館的文字記載,該墓原本來自北京清河附近的永泰村,入館時間爲1919年,展品的提供者爲克羅夫茨。克羅夫茨爲英籍皮貨商,當時在天津做生意。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委託克羅夫茨在中國採購一套完整的明清高官顯爵墓葬,克羅夫茨最終選擇了祖大壽墓,經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認可後購買並運到加拿大。

  據說,當年克羅夫茨從物色墓主到購買再到運輸,環環相扣、一氣呵成。連小小的神道也沒落下,像模像樣、一應俱全,總重高達150噸。

  祖大壽是什麼人,他的陵墓爲什麼會被賣到國外?

  祖大壽,字復宇,明末清初寧遠(今遼寧興城)人,吳三桂的舅舅。本是明朝武將,後降清。祖大壽平平安安地活到了順治13年,於是便有了位於北京這一規模頗大的墓。

  不過在2013年,遼寧興城祖大壽祖塋出土的祖大壽諭祭碑,徹底地否定了這座遠在異國他鄉的祖大壽墓的存在。這次考古表明:祖大壽順治十三年死後葬在了遼寧寧遠(今興城)西河右岸的“鎮國將軍祖公塋”,而不是北京的永泰莊。

  那麼,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裏的墓到底是誰的?

  據遼寧興城祖大壽後人說,清河永泰莊的墓有可能是祖大壽長子(養子)祖澤潤的墓。

  祖澤潤(1599~1660),祖大壽的從子,明朝錦州副將,於大淩河城之役歸附皇太極,旋即剃髮,和一萬一千餘名將士一起被帶到盛京。順治九年,以從徵叛將姜瓖遇恩詔,升至一等精奇尼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一等子又一雲騎尉),世襲罔替。1655年,祖澤潤被派駐守長沙,順治十七年(1660年),祖澤潤在從徵雲南途中病故。

  祖澤潤娶於氏、範氏、湯氏、史氏和潘氏(一品夫人)等五位夫人,其中範氏和潘氏都爲皇太極恩賜的妻室,育有長子祖植柏、次子祖植棟、三子祖植鬆和四子祖植桂(潘氏未生養)。祖澤潤病逝後,在承襲爵位上最後由順治帝裁定才由範氏所生的祖植鬆,承襲祖澤潤的一等精奇尼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世職,後祖植鬆的兒子分別擁有兩個佐領,並娶宗室皇太極孫女爲妻,成了名副其實的祖大壽嫡系子孫。

  看完祖澤潤身世和後人之顯赫,可知他們家族完全有能力修建精美的家族墓地。還有一點是絕對不能忽視的,就是博物館資料證明整體墓室是來自北京清河的永泰莊。

  根據杜澤寧先生編著的清河古鎮歷史專著《京北畿甸清河鎮》記載,“祖澤潤墓位於清河鎮永泰莊東村與西村之間,今二炮計量站大院,塋地坐北朝南,佔地數十畝。因是祖澤潤家族墓地,故稱祖家墳。1993年國家建設施工,大山子殘跡被剷平,考古發現此地埋有十餘座墓葬,其中在較大墓葬中發現76釐米見方的墓誌石一塊,陰刻正書:“封顯考進光祿大夫固山額真加伯爵蔭溪祖公墓誌銘”,經專家考證,系祖澤潤墓”。

  從祖澤潤墓誌“顯考”看,墓地是其子女所建(不排除自己建生壙),再有祖澤潤在歸附皇太極後就任職“固山額真”,所以可以肯定此處就是祖澤潤家族墓地,而且其生前是子爵,死後加封爲伯爵。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祖澤潤墓旁牆上的兩張老照片,再次驗證了這一猜測。兩張照片分別是墓門的兩面,其中一張墓門正面上嵌有門額,門額是滿漢雙文的,由於照片的清晰度門額字跡初步辨認爲:皇清誥封光祿大夫。好在滿文最後兩列還可辨認,請朋友辨識爲:公之墓。這樣可知門額爲:皇清誥封光祿大夫公之墓。如果根據出土的墓誌,門額就是“皇清誥封光祿大夫祖公之墓”了。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