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人的名字是寶玉起的。取自「花氣襲人知晝暖」,第三回說「原來這襲人亦是賈母之婢,本名珍珠」。

襲人是賈母將她給了賈寶玉後,賈寶玉另起的名字。原因是因為她本姓花,用了「花氣襲人」的典,賈寶玉的丫頭,無論晴雯麝月秋紋,應該都是被改過名字的。

襲人因「服侍賈母時,心中眼中只有一個賈母;如今服侍寶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個寶玉」而深得賈母信任,賜給賈寶玉。襲人果然從此死心塌地跟了賈寶玉,一心一意為了賈寶玉而操心勞力。

襲人也是《紅樓夢》爭議比較大的一個丫頭。是她第一次和賈寶玉有了「雲雨情」,也是她向王夫人陳情影射了賈寶玉在大觀園中與人有情,進而催生了抄檢大觀園,以及寶黛愛情悲劇。有人把這一切都歸罪在襲人身上,認為這一切都因為她告密使壞,符合她的名字「襲人」,這是不公平的。

襲人之名,是取自陸遊《村居書喜》一詩。賈寶玉將「花氣襲人知驟暖」改引為「花氣襲人知晝暖」,這句詩重點「知晝暖,正是表明襲人的體貼入微。「襲人」也表示「浸潤」「滋養」,而不是襲擊的意思。

再有,襲人和王夫人的一翻進言,固然造成了後面一系列連鎖反應,但那並不是襲人的本意。襲人發現賈寶玉向林黛玉表白後,擔心賈寶玉和林黛玉偷食禁果,身敗名裂,是全然站在賈寶玉和林黛玉的角度替他們考慮。所以王夫人感激她,將她提升為準姨娘。古人對名節的考慮是重於一切的,賈寶玉和所有丫頭髮生關係都沒所謂,而一旦和林黛玉越雷池一步必然雙雙身敗名裂!

最後賈家破落,襲人離開賈寶玉嫁給蔣玉菡,應該也和這事有關係。襲人意識到自己的行為造成的一系列連鎖反應產生的惡劣影響。自覺沒臉再在寶玉身邊,才會自賣自身,營救賈寶玉。而最後說的「好歹留著麝月」是襲人最後一次為寶玉的考慮。

我是君箋雅,多歧為貴,看我眼中的紅樓夢和你們有何不同。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花襲人】原名蕊珠,是花自芳的妹妹,因為家中貧窮,日常生活中連一頓飯都喫不飽,被賣給了賈府。

來到賈府後,做了賈母的婢女,她服侍賈母時,心中、眼中只有一個賈母,對自已的本職工作是盡心盡責,每一件事都做到了完美的地步。

賈母給予她很高的評價:「心地善良,克盡職任」。

後來,賈母知她是一個知冷知熱,懂事的丫頭,便把她送給了賈寶玉,做了寶玉的大丫頭,再往後便成了寶玉未過明路的妾。

「襲人」這個名字,是賈寶玉根據古人的詩句給起的。

【宋代詩人陸遊《村居喜書》中的句子:「花氣襲人知晝暖,鵲聲穿竹識新晴」。】

「掩旗息鼓,攻人不意者,曰襲」。

襲人一直服侍、包圍著寶玉是事實,她是寶玉生活中最親近最近密的人。

作者:一片紅與紅樓夢,歡迎關注我,專業為你解讀、寫作《紅樓夢》中的人與事。


是寶玉取的。

在《紅樓夢》前三回裏就交代了襲人名字的來歷。襲人原來是賈母的丫鬟,本名珍珠。因賈母「素喜襲人心地純良,肯盡職任,遂與了寶玉」,這襲人「亦有些癡處,伏待賈母時,心中眼中只有一個賈母;今與了寶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個寶玉」,短短數言,襲人的性格躍然紙上,鮮活的如站在讀者眼前一樣。寶玉因為襲人本姓花,知道陸遊有詩「花氣襲人知晝暖」,所以把珍珠改名襲人。

因為襲人這個名字,寶玉的父親賈政還呵斥過寶玉「不務正業,專在這些濃詞艷賦上作功夫」。

襲人是「金陵十二釵又副冊」裏第二人,她的判詞是「枉自溫柔和順,空雲似桂如蘭。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看到這裡,讀者就知道了,她跟寶玉到最後「無緣」,會嫁給「優伶」,那麼「優伶」是誰呢?根據第二十八回寶玉到馮紫英家喝酒,在場的還有薛蟠以及唱戲的名伶蔣玉菡,大家行酒令助興,蔣玉菡行的酒令的最後一句就是「花氣襲人知晝暖」,當時還被薛蟠揶揄了一番。不僅如此,他和寶玉一見如故,互相傾慕,飯後把北靜王贈與他的汗巾「茜香羅」給了寶玉,寶玉用他的「松花汗巾」回贈,誰知那松花汗巾是襲人的,晚上回來,寶玉只好把「茜香羅」還給襲人。冥冥之中緣分至此天定,襲人的結局是果真嫁給了蔣玉菡。後來寶玉捱打,其中罪狀之一就是「流蕩優伶,表贈私物」。

脂批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話,「晴為黛影,襲乃釵副」,意思是晴雯身上有黛玉的影子,而襲人也就像第二個寶釵一樣。襲人作為出場早,退場晚的一個女性,在《紅樓夢》裏佔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襲人原名叫花珍珠,本是老太太房裡的丫鬟。老太太看她心思細膩,處事周到,就派她去照顧寶貝孫子。因襲人姓花,有詩云「花氣襲人知晝暖」,寶玉就給她改名為襲人。


《紅樓夢》第二十三回,賈寶玉來到父母房中,其母王夫人問寶玉喫藥沒有,每天臨睡時叫襲人服侍寶玉喫了再睡,其父賈政就問:「襲人是何人?」王夫人說:「是個丫頭。」賈政說:「丫頭不管叫個什麼罷了,是誰這樣刁鑽,起這樣的名字?」王夫人見賈政不自在了,便替寶玉掩飾道:「是老太太起的」。賈政說:「老太太如何知道這話,一定是寶玉」。真是知子莫若父。寶玉見瞞不過,只得起身回道:「因素日讀詩,曾記古人有一句詩,雲:花氣襲人知晝暖,因這丫頭姓花,便隨口起了這名字」。這襲人之名,即是寶玉所取,更是曹公所取,「枉自溫柔和順,空雲似桂如蘭。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花襲人,名如其人,既知晝暖,此花襲人,寶玉所愛,賈政不喜。(亂答)


寶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