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已經在我腦中盤旋超過10年了。

不是正顎手術這件事,而是我拍照起來臉歪歪的問題。

 

原本一開始是不以為意的。

因為我天生缺了兩隻下門牙,娘親每次看到都會叨念「要不要去植牙,我出錢!」娘親擔心的是牙齒如果沒有補齊,年紀大了可能會讓其他牙齒東倒西歪。但我自己其實不太在乎這個,因為覺得那兩個牙縫的牙齦部份感覺很密合了,應該不會再讓其他牙齒有空間移動到東倒西歪的地步。(當然,這是屬於非專業的判斷也就是不知從何而來的自信,請勿倣效)

我比較在乎的是咬合。

 

我的咬合部份說來很神奇,偏移的情況不是一般俗稱的「戽斗」前後大偏移,而是有點..3D。除了左右偏移之外,右邊又咬得比左邊凸出一些(但不到暴牙或戽斗的程度),而且左右邊的上下也不在同一個面上。簡單來說,上下前後左右都不在對的位置,但咬合起來就是異常的舒適(喂),也曾讓某位牙科醫師「讚嘆」道:「這樣的咬合面已經超出了齒模架可以活動的範圍了!」而我的家庭牙醫會同矯正科醫師看了我的牙齒之後,初步研判:應該是因為天生的缺牙,讓上下顎骨在生長的時候不平均,導致咬合不正。

 

哇!這聽起來好神奇啊,感覺所有的問題就是出在同一個源頭呢!從那時開始,就萌生了「也許正顎手術可以幫我解決這一切?」的念頭。一有這念頭以後,就開始上網和圖書館查一些資料做一些功課,但也因為這個念頭,讓我吃盡了苦頭。

 

在做了詳細的X光檢查之後,才發現原來不是歪下顎,而是右上顎多了6mm,所以帶動下顎也一併跟著歪。(就是一種上樑不正下樑歪的節奏啊) 難怪我覺得自己的右臉看起來比較長、比較犀利、也比較老成,原來差了6mm就差了那麼多啊!(謎:妳有病才會覺得這樣) 也就是說,如果我的顎骨正了,下巴就正了,缺牙的部分可以用矯正療程(戴牙套)來收那個缺口,不見得需要植牙。

但母親大人百般不願意我挨這一刀,開始不斷地舉主播啊明星的案例,跟我說:「她們的臉也歪歪的啊,但還是很漂亮,妳怎麼就那麼固執呢?」我的媽啊,妳真是太不了解妳女兒了,那是別人的選擇,跟我沒有關係啊。以外觀來說,我就是怎麼樣都很難喜歡自己的右臉;以內功能來說,因為顎骨間的摩擦,我每次張嘴都會感覺到骨頭在打架啊,還曾經嘴巴開了差點合不起來咧。「萬一妳動刀之後失敗,歪嘴斜眼怎麼辦?」阿娘喂啊~正顎手術行之有年,還沒有聽過失敗成這樣的案例耶。

甚至直接問醫生:「醫師,妳看我女兒長這樣需要動手術嗎?」

醫生說:「雖然看得出臉有點偏斜,但長得很漂亮。」

娘親正得意時,醫生又說:「需不需要動手術是根據患者自己的感覺和需求,如果對建立自信有絕對的幫助,那就有動手術的必要。

 

總之,我娘想盡各種方式想要打消我動手術的念頭,一方面我想也是心疼女兒吧,另一方面應該有這樣的內心吶喊:「我都把妳給生成這樣了,妳還不滿意還要動刀!」這是我猜的啦,雖然媽媽從沒這樣對我喊過。但...我是矯正又不是整型,只是為了往後的日子著想啊。雖然跟妳希望的「植牙」有些落差,但光只是植牙沒有解決最根本的問題嘛(在歪斜的基礎上蓋房子只會更歪斜吧),妳看動了手術雖然比較貴又比較痛,但之後可是一勞永逸啊,我這人就喜歡從根本解決問題嘛。

 

歷經了無數次的抗爭爭取與衝突溝通,娘親終於很無奈地答應我動手術這件事,原先是想安排在這個7、8月份的(暑假期間),趕快動一動以免夜長夢多,但沒想到已經排滿了,只能排在9月4日。那時候已經要開學了,娘親覺得這時間很不妥,幾經思考之後,決定跟醫生說明,把時間調整到明年的寒假去。

DSC_0089-1.jpg

那麼,就期待明年一月底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