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布倫特原油收在了69美元/桶上方,並在4月3日盤中一舉突破了70美元/桶,創下2018年11月13日以來最高。WTI原油則站上62美元/桶,創2018年11月8日以來最高。自今年1月份以來,布倫特原油已經漲了29.6%,WTI原油則漲了超40%。由此可見,油價毫無疑問已經步入上漲通道。

  國際油價漲了這麼多,國內油價顯然不可能不受影響,畢竟我國有70%多的石油都是來自進口。自今年1月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已經上調了五次,累計上調幅度達到了750元/噸。如果現在去加油,一箱50L的汽油大概要比1月初多花30元左右。而隨着國際油價繼續走高,國內油價恐怕還得繼續漲。

  油價上漲的原因有哪些?

  支撐油價上漲的最主要原因還是來自OPEC和俄羅斯等國的原油減產協議。去年12月份,OPEC和非OPEC國家達成了一份原油減產協議,自2019年1月起,生產的原油將在2018年10月的基礎上縮減120萬桶/日,其中OPEC減產80萬桶/日,非OPEC減產40萬桶/日。如今看來,減產協議開始實施後,對油價的提振效果十分明顯,自1月份以來,油價已經連漲三個月。

  此外,沒有加入減產協議,但對國際油價影響較大的美原油也呈現增長疲態。自今年1月份以來,美國的石油鑽井平臺的數量呈現快速減少,從1月初的885個減少到了816個,最近六週更是出現連續下降。鑽井數量減少,意味着原油產出也會相應減少,對油價上漲有利。在過去一個月裏,美國的原油庫存也出現明顯減少,累計減少了1200萬桶,這可能也是鑽井平臺數量減少帶來的連鎖反應,而美國原油庫存數量的減少,同樣對油價上漲有利。

  下週國內油價會怎麼調?

  新一輪的成品油調價窗口會在下週四開啓,雖然距今還有一週多的時間,但幾乎已經聞到了再次上調的味道。根據數據顯示,截至4月1日,參考原油價格的變化率爲0.97%,相當於可上調45元/噸左右。由於只有調整幅度超過50元/噸纔會調整,如果說之後油價不再上漲,那下週油價就可以不用上調。只不過,目前國際油價已經向上突破,繼續上漲的可能性顯然更大,所以下週國內油價大概率還是會繼續上調。

  作者:龍小林/審覈:趙溪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爲希財網作者版權所有,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本站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否則,本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