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古代的人非常重視逝者的安葬,他們認爲這個世界上還有另一個空間是可以生活的,而且是專門爲那些去世的人生活的地方。因此古人便會在親人去世後,舉行隆重的葬禮,有錢的人家還會在館內存放大量的陪葬品,尤其是那些歷代王朝的帝王將相,他們的陵墓堪比生前居住的府邸豪華,而且裏面的陪葬品數不勝數。

  陵墓是我們現代考古學家瞭解歷史的主要途徑,那些我們熟知的史書中很多的歷史故事都是依靠考古挖掘得出的,每次只要發現陵墓,而且沒有盜墓賊摧毀殆盡的古墓,考古學家都可以從古墓中發現一些歷史。但是並不是古墓可以幫助我們去了解歷史,還有一些古建築,尤其是寺廟。中國佛教的發展源遠流長,雖說是從印度傳入的,但是佛教在中國的發展速度和普及程度遠比印度要影響大,而歷代皇帝也非常重視佛教,所以就花重金修建很多寺廟。

  很多寺廟都不是簡單的寺廟,在寺廟的地宮還有“寶藏”,但是因爲社會的變遷,很多的寺廟都被掩埋,地宮也被深深的埋藏,或者是被盜墓賊挖掘一空,僅剩的幾座古寺廟就是歷史給我們留下的大禮。山西也是一個古城,很多地區都有古遺址的發展,古寺廟也坐落在很多地區,山西太原有一個龍泉寺,這個寺廟是在唐朝建立的,但是之後被戰爭摧毀,一直到了明朝年間才進行復建。

  整個寺廟主要的材質是木頭,爲了避免發生火災,所以在上世紀末期的時候當地決定在龍泉寺的東側修建了一個大型的消防蓄水池,結果被施工隊挖出一個地宮。在考古對得知消息趕到後,對古墓展開了搶救挖掘,判定這是一個有兩千多年曆史的佛藏地宮,裏面有大量精美的佛教壁畫,但是因爲施工的破壞,地宮涌入大量的空氣導致很多的壁畫開始出現了褪色,還有一些經書也被氧化。

  在地宮中最顯眼的地方有一座石函,上面刻滿了經文,在石函內部大家發現一個銀棺,之後大家認爲這可能是八重寶函,之後在裏面發現了金棺,這個金棺在地宮中被埋沒了兩千多年,但是依舊金光耀目。根據歷史中的歷史,在金棺的內部可能是一顆珍貴的舍利子,可是這個金棺上有一根絲帶,難住了大家,絲帶脆弱,擔心一碰就會變爲粉末,大家只好在進行研究,經過數十年的研究,還是沒有辦法打開金棺。雖然金棺中的寶物珍貴,但是絲帶也同樣珍貴,大家不希望讓任何一件文物受到損壞,只好等待技術成熟的時候再進行開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