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對聲音的敏感性不一樣,所以對於各種聲音的耐受能力也不一樣。比如有人對於刀子刮玻璃的聲音很敏感,聽了十分不舒服。有些人則對於指甲刮黑板、鐵鏟鍋底等尖銳的刺耳生感到不舒服。

  既然這種現象在人羣中普遍存在,那麼就需要有一個科學的解釋來解釋這種現象的成因,爲什麼會產生這種情況呢?曾經有人做過實驗,對於刮黑板的聲音進行頻率過濾,將高頻段的聲音過濾到,但是人耳在聽到過濾後的聲音時還是難以忍受,於是試着將4000赫茲以下的頻率過濾,這樣聽起來就變得好受多了,這個實驗說明了一個問題,人耳並不是簡單的對高頻率聲音難以忍受,而是對於2000-4000赫茲這個區間內的聲音有着特殊的反應。人耳的構造並不是簡單的擴音器,相反在人耳的構造上能夠對於2000-4000赫茲的聲音產生共振,讓該頻段的聲音擴大,加強了這種聲音的不適應感。

  人類是從幾百萬年前的南方古猿進化而來,我們剛從樹上下來開始直立行走,那個時候我們還是處在食物鏈下游的小可憐,一般只能靠着撿食野果謀生,面對着自然界中發生的種種變故都可以直接奪取我們的生命。有科學家認爲現在的這種金屬刮玻璃的聲音可能跟遠古我們族羣預警的聲音比較類似,這是刻在我們基因中最本能的恐懼。但是隨着人類使用工具,不僅可以自保還可以捕食大型獵物,我們的自信心爆棚,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一越到了食物鏈的頂端,但是那種恐懼感確留了下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