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南 ◎文

     如果说高雄老人跟台北老人放在一起,最明显的是从捷运上来分类.因为高雄的老人家大多是用站的(当时高雄捷运有很多空位子!)台北捷运老人位子却是用抢的(甚至还有装睡的年轻人,跟不让座的)为什么位有这个现象呢?

   在台北生活人们生活步调很紧张,每个人自顾不暇,而且对于自身的保护过于严重,有点像是台北市发生核爆,每个人都穿著防护衣一样(真的,不夸张)

   我记得我们高雄只要有人铺马路,家里大人就会端茶水或绿豆汤给经过家里的铺路工人喝。在台北这些工人却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因为每次铺马路影响交通,又搞得人心惶惶,台北人很怕变动,思考模式接近于电脑,稍有一点不顺,火气就来了。人们不亲近到,1999通报量是全国之冠而且遥遥领先,而且大多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来投诉他人。达这种程度我真是感到不可思议,如果要说台北人的生活代表特性,就是"马英九"这样。不沾锅的特性。

   孟子说:「上下交争利则国危矣」,一个城市如果没有没有恻隐心跟感恩的心,若发生灾变,这个城市将会快速灭亡!

   返乡在高雄后,我感觉高雄变美了,不过高雄捷运依然空荡荡的。运量似乎还是跟以前一样。台北2天的运量等于高雄1年的运量(约220万人次)。在捷运上可以很清楚区别台北人跟高雄人。坐下来的大多是外地人,站起来的是高雄人,我对这个奇特景象感到好奇。后来我思考了两个可能:

  • 首先,南部人对于捷运位子这部分,不像台北得要用抢得(还要要看死小孩的脸色。)所以,老人家若没有提东西就习惯用站的来当作运动,而且下车就从最近的"楼梯"直接走上去,而非特地走50公尺去搭手扶梯或电梯。台北人常常有不用白不用,不拿白不拿的贪小便宜的特性。在台北车站一般楼梯一年加走的人次,不如高雄一天走的人次。

 

  • 再来,有可能捷运下车关门时间快,所以老人家也怕坐过头,所以习惯站在门口前聊天。高雄人通常都跟邻居相约去买菜或买药,三姑六婆站在一起就聊了起来,想说没几站就用站著好了,聊著聊著就到了,这个买菜型态久了也就常看见许多老人家站著坐捷运。

     高雄人因为是工业大城,台北则是商业大城,所以人们对于服从这件事情比较习惯,而且也较不会运用小聪明去钻法规漏洞(像卡神应该就是道地的台北人),不过也因为父母亲都到外地工作,家中的小孩大多疏于管教,所以高雄的飙车族应该是这样产生的。阿菊姐似乎有了解到这个问题,在政策上希望让高雄发展在地化,留住人才!然后从教育著手,减少中辍生,近期就是在打路上大量临检来减少飙车族的数量。我觉得高雄若给民进党再继续执政8年后,一定会变成下一个人人称赞的宜兰经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