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舌尖上的安全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任何商业不得转载

  世界第一座跨海大桥,也是我国的四大名桥之一,洛阳桥在很多人看来,都以为是位于河南洛阳的一座伟大建筑,然而洛阳桥却并非在洛阳,而是位于我国的福建泉州。自从1059年宋朝年间建成,至今已经有957年的历史,这座历史悠久的跨海大桥,究竟有什么秘密,能让它屹立在潮水中而不倒呢?

  洛阳桥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洛阳口,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当时还叫做万安桥的跨海大桥,成了大量中原人南迁的途经之路,来到泉州这块宝地后,这些中原人士觉得泉州的山川地势非常像他们的古都洛阳,于是把这个地方叫做洛阳口,万安桥改名为洛阳桥。

  洛阳桥的桥底

  宋朝年间,修建洛阳桥的蔡襄发明了“种砺固基法”来加固桥基,也就是在桥基上养殖牡蛎,利用牡蛎壳来加固保护桥基。牡蛎,这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就被蔡襄用来当成坚固洛阳桥的方法。当地人在桥墩上养殖牡蛎,养殖出来的牡蛎粘成一片,遍布洛阳桥的桥底。

  泉州特色古厝

  为什么会选用牡蛎来坚固桥基呢,因为牡蛎有两个壳,依附在建筑物上分泌出胶汁渗透进石缝中,形成坚固的保护层。洛阳桥的基底也就“穿”上了一层坚固无比,即使是潮水都难以撼动的“盔甲”。另外,牡蛎还是当地人最喜欢的食物之一,只要你到过泉州,就能发现这里的人们有多么喜欢牡蛎,什么海蛎煎、海蛎饼、海蛎汤等等美食,能让人一饱口福。

  泉州路边处理牡蛎的人

  由于牡蛎实在太美味,洛阳桥下又养殖了那么一大片牡蛎,当时有些吃货在桥建好后,专门拿着工具跑到潮水退去的桥底,挖牡蛎带回家吃,为了防止吃货把牡蛎全都挖光,宋朝年间,泉州专门定下条例,谁去挖洛阳桥下边的牡蛎,谁就去牢里呆两年冷静冷静。

  海蛎煎

  海蛎饼

  幸好吃货们及时控制住自己的嘴巴,没有继续吃洛阳桥下的牡蛎,这些牡蛎长势很好,连成一片后坚固耐磨,潮涨潮落都没有冲垮岁月已久的洛阳桥,如今这座世界第一座跨海大桥,依然屹立不倒。若是没有那些看起来肥美的牡蛎,恐怕早就不知在什么时候就坍塌了。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引用至网络,如有版权方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