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舌尖上的安全獨家原創,未經允許任何商業不得轉載

  世界第一座跨海大橋,也是我國的四大名橋之一,洛陽橋在很多人看來,都以爲是位於河南洛陽的一座偉大建築,然而洛陽橋卻並非在洛陽,而是位於我國的福建泉州。自從1059年宋朝年間建成,至今已經有957年的歷史,這座歷史悠久的跨海大橋,究竟有什麼祕密,能讓它屹立在潮水中而不倒呢?

  洛陽橋

  洛陽橋,原名萬安橋,位於洛陽口,根據相關資料記載,當時還叫做萬安橋的跨海大橋,成了大量中原人南遷的途經之路,來到泉州這塊寶地後,這些中原人士覺得泉州的山川地勢非常像他們的古都洛陽,於是把這個地方叫做洛陽口,萬安橋改名爲洛陽橋。

  洛陽橋的橋底

  宋朝年間,修建洛陽橋的蔡襄發明瞭“種礪固基法”來加固橋基,也就是在橋基上養殖牡蠣,利用牡蠣殼來加固保護橋基。牡蠣,這種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材,就被蔡襄用來當成堅固洛陽橋的方法。當地人在橋墩上養殖牡蠣,養殖出來的牡蠣粘成一片,遍佈洛陽橋的橋底。

  泉州特色古厝

  爲什麼會選用牡蠣來堅固橋基呢,因爲牡蠣有兩個殼,依附在建築物上分泌出膠汁滲透進石縫中,形成堅固的保護層。洛陽橋的基底也就“穿”上了一層堅固無比,即使是潮水都難以撼動的“盔甲”。另外,牡蠣還是當地人最喜歡的食物之一,只要你到過泉州,就能發現這裏的人們有多麼喜歡牡蠣,什麼海蠣煎、海蠣餅、海蠣湯等等美食,能讓人一飽口福。

  泉州路邊處理牡蠣的人

  由於牡蠣實在太美味,洛陽橋下又養殖了那麼一大片牡蠣,當時有些喫貨在橋建好後,專門拿着工具跑到潮水退去的橋底,挖牡蠣帶回家喫,爲了防止喫貨把牡蠣全都挖光,宋朝年間,泉州專門定下條例,誰去挖洛陽橋下邊的牡蠣,誰就去牢裏呆兩年冷靜冷靜。

  海蠣煎

  海蠣餅

  幸好喫貨們及時控制住自己的嘴巴,沒有繼續喫洛陽橋下的牡蠣,這些牡蠣長勢很好,連成一片後堅固耐磨,潮漲潮落都沒有沖垮歲月已久的洛陽橋,如今這座世界第一座跨海大橋,依然屹立不倒。若是沒有那些看起來肥美的牡蠣,恐怕早就不知在什麼時候就坍塌了。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