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A股三大股指齐跌,截至收盘,沪指跌1.97%,深成指跌1.80%,创业板指跌1.48%。外资聚集的上证50,跌幅更是达到2.45%。

  除了军工板块走强外,保险、白酒、券商等权重板块持续回落,尾盘北向资金加速流出,净流出103.86亿元。上证50指数领跌,主要便是来自于北上资金的减仓。

  其中沪股通净流出73亿,卖出中国平安11.19亿元,净卖出贵州茅台6.89亿元;深股通净流出30亿,净卖出美的集团4.41亿元,净卖出格力电器3.34亿元。

  这已经是连续第五个交易日,北上资金净流出。北上资金大幅流出,主要还是受到外盘市场的“惊吓”。

  3月22日,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收跌,道指跌超450点,纳指跌逾2%。截止收盘,道指跌1.77%,纳指跌2.50%,标普500指数跌1.90%。

  而受到美股大跌的影响,3月25日周一亚太股市遭受重创,日经指数低开低走,收盘下跌超过3.01%,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此外,澳大利亚股市、中国港股也都大幅下跌。

  而这全球股市齐齐受惊,原因还在于,3月22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14个月来低点,出现3个月国债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引发人们对美国以及全球经济的担心。从历史上来看,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之前曾多次出现收益率曲线倒挂的情况。

  而说起这在朋友圈刷屏的北上资金单日净卖出亿103.8亿元,上一次发生单日净流出超百亿的情况,还是在2016年7月7日。市场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北上资金选择此时大幅撤离,意味着什么呢?

  光大证券指出,外资的交易行为也很难用“低买高卖”来归纳,外资对个股并没有统一的预期收益率,其卖出行为受到全球风险偏好回落、个股基本面变化及涨幅较高三方面影响,而个股涨幅的重要性位居末尾。

  中金公司认为,近期市场对全球增长的担心,可能会使得周期性因素驱动的资金流入有所减弱,从而使得北上资金阶段性有所减弱,但结构性因素驱动的资金流入未来可能还会持续。除非全球增长前景大幅恶化,未来北上资金可能仍有较大潜力,保守估计年内北上流入资金可能仍有2000-3000亿元的规模。

  天风证券认为,美股的下跌和VIX指数的提升,很可能导致外资整体降低权益仓位,部分外资暂时流出A股消费白马一段时间。但长期来看,美国经济超预期下行,打开全球进一步宽松的空间,而国内利率也具备了下调的空间,长期利好A股整体尤其是成长风格的估值修复。

  中信建投认为,即使经过本轮上涨,A股仍处估值低位,随着信用宽松逐步见效,长期慢牛基础仍然坚实。在海外市场大幅波动导致外资流出的情况,市场回调就是加仓良机,建议投资者继续沿着科技龙头、券商的方向提升仓位。中信建投在《宏观对冲策略中的成长股》报告中指出,在产出下降和利率同时下降的过程中,成长股会持续的占优。推荐票市场的行业配置顺序是成长、券商>地产>银行>周期>消费。

  进入2019年,MSCI宣布将逐步把A股纳入因子从现阶段5%提升到20%。随着A股进一步扩大在国际指数占比,甚至有境内外分析机构预测,2019年外资有望超过公募,成为A股第一大机构。鉴于此,北上资金进一步动向,以及外盘的后续表现,无疑需要继续保持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