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友、麦德龙、屈臣氏、茅台、李维斯、威富、李宁等公司一周要闻回顾。

  1

  美国零售商大举进军自有品牌

  美国最大的零售商与其主要供应商之间的力量平衡正在发生转变。沃尔玛(Walmart)、好市多(Costco)和塔吉特(Target)等零售商以比美国知名品牌快近4倍的速度提升自有产品的销售,以质优价廉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自有品牌的日益流行,正在动摇人们对老牌品牌价值的旧有确定性。卡夫亨氏上月减记150亿美元,反映出该公司一些最知名产品的前景更为黯淡。1992年成立的好市多自有品牌柯克兰,去年的销售额约为390亿美元,超过卡夫亨氏旗下所有品牌的总和。

  2

  日本西友公司否认将被沃尔玛出售

  刚刚就任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旗下日本西友公司 (Seiyu)首席执行官的Lionel Desclee否认沃尔玛将出售西友。他强调,将综合西友店铺的地段优势和沃尔玛的全球采购能力,打出特色。西友因与电商竞争激化等导致业绩低迷。去年夏天,沃尔玛方面向日本国内同行其他企业等询问出售西友意向一事被曝光。但西友和沃尔玛日本子公司当时的代理CEO否认会出售。

  3

  麦德龙或启动出售中国业务进程

  据悉,德国仓储式零售批发商麦德龙(Metro AG)已启动出售旗下中国业务的进程,邀请买家出价,估值可能在15-20亿美元。消息人士称,麦德龙计划出售旗下中国业务的多数股权。麦德龙在中国拥有95家店面,并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拥有不动产资产。此举是麦德龙全球重组计划中的一部分。中国批发与零售业正在受到电商业者的冲击。麦德龙的中国业务估值也可能高达30亿美元。潜在买家包括苏宁控股、物美和永辉超市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和贝恩资本(Bain Capital)等私募股权公司也在研究潜在交易。

  4

  腾讯阿里或竞购屈臣氏股份

  随着消费形式的改变,屈臣氏不断转型以适应市场。据悉,淡马锡正考虑以30亿美元出售屈臣氏的持股,腾讯及阿里可能会参与竞购。知情人士表示,腾讯在内的财团正考虑竞购淡马锡拟出售的屈臣氏股份。此外,由于尚未作出最终决定,所以潜在买家不一定会提出切实的报价。估值预期差异可能会让交易难以达成,而淡马锡仍可能决定保留该股份。对于此消息,阿里表示对市场传言不予置评,屈臣氏暂未回应。

  5

  连锁咖啡店等年销售额中国居第二

  调查机构欧睿(Euromonitor)信息咨询在对全球咖啡市场(2007年-2018年展望)的分析中显示,连锁咖啡店等年销售额最高的是美国,一年的销售量为261亿美元(2018年暂定值),以压倒性的优势名列第一。 排名第二的是中国,销售额从2007年的3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51亿美元。排名第三位的是韩国,咖啡店销售额从2007年的6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18年的43亿美元。

  6

  贵州茅台市值再破万亿

  白酒板块早盘大涨,金种子酒、口子窖、顺鑫农业、古井贡酒等股涨停,今世缘、泸州老窖等个股涨幅靠前,贵州茅台涨超3%,最高涨至814元,创历史新高,总市值再次突破万亿大关。

  7

  中国人奢侈品消费占全球三分之一

  咨询公司贝恩(Bain)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显示,2018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整体销售额延续了2017年破纪录的增长,增速连续第二年达到20%,至1700亿元。目前,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33%,较2017年上涨1个百分点。

  8

  李维斯再度上市首日暴涨超30%

  牛仔裤品牌Levi Strauss & Co.时隔34年后再度上市,该股周四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开盘价较其预期IPO价格上涨31%至22.22美元,此后涨幅扩至35%。为了庆祝Levi Strauss上市,纽交所暂时取消交易大厅禁止穿牛仔裤的规定,交易员身着Levi's牛仔服办公。Levi's 2018财年净收入较上年上升13%至56亿美元。当前服装和零售行业面临巨大转型,线上品牌不断侵蚀市场份额,而传统零售商则纷纷关店。

  9

  威富上半年将剥离牛仔服业务

  威富集团(VF Corporation)计划在2019年上半年剥离旗下牛仔服装业务,包括Wrangler、Lee、Rock & Republic,成立一家名为Kontoor Brands的新上市公司。威富集团剩下的品牌,包括Vans、The North Face、Timberland等,仍将归属于威富集团的母公司。

  10

  李宁公司2018年收入突破百亿

  2018年,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运营效率持续改善。年内,集团收入达105.11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上升18.4%。毛利则较2017年的41.76亿元人民币上升21.0%至50.53亿元人民币。集团整体毛利率改善至48.1%(2017年:47.1%),增幅主要由于毛利率较高的电商渠道业务占比持续上升、自营渠道销售折扣上升、新品销售占比有所增长,以及吊牌成本比有所改善(部分是由于吊牌价的提升所致)。年内,经营溢利为7.77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的4.46亿元人民币上升74.4%。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7.15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的5.15亿元人民币上升38.8%,而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率为6.8%(2017年:5.8%)。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回报率为13.1%(2017年:11.4%)。

  推荐一个全球消费品、零售行业最新资讯账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