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國家所生活的地方都是依山傍水,因爲這樣在祖先的時候纔可以保證部落的生長,久而久之的就發展成了國家。對於一個國家來講,最重要的就是水源了。我們可以查看古代的一些歷史版圖,人們所生長的地方都是在河流的邊緣。但是在世界上卻有一個國家的首都乾旱至極,令人費解。

  這個地方就是祕魯的首都利馬。因爲受祕魯寒流的影響,這裏形成了熱帶沙漠氣候,溫和乾燥。對於我國來講,如果常年不下雨的話就會民不聊生,給生態和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這裏的降水量每年幾乎爲0,持續了好幾百年卻經久不衰,這裏的居民也不在少數,那他們是怎樣生活的呢?

  其實對於當地的居民來講,他們根本不在乎自己的生活環境有沒有下雨,600年來所傳承下來的沒有雨的天氣,在他們看來已經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哪怕我是下一陣子雨對於他們來講,也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在這裏一些土房子還有一些沒有頂的房子,屢見不鮮,不用擔心雨水的困擾,當然雨傘雨具這一類的東西,基本上是看不到的。

  雖然沒有降雨,但是當地的氣候卻是潮溼的。獨特的氣候讓這裏冬暖夏涼,哪怕是在炎熱的冬天裏不會低於10℃,夏天的最高氣溫也不會超過30℃。常年處在一個溫和的狀態中,空氣中自帶加溼的功能,也不用擔心雨水灌溉。這樣獨特的氣候條件成爲這裏的特色,被當地的居民稱爲花園城市。

  當然除了利馬之外,這個國家的東部地區卻是降水充沛,也是河流的發源地。所以這整個國家並不會擔心沒有水源而無法存活。這一城市通過挖掘隧道,把亞馬遜的水源引進,讓這個城市得到更好的發展。當然這座城市本身也有一條河流叫做裏馬克河,雖然現在也已經乾涸,但在當時卻是神一般的存在。

  這裏也有一些名勝古蹟,聖弗朗西斯科修道院的地下,有一座墓穴的圖書館。這座墓穴曾經埋葬過7萬人,但是現如今裏面卻有數不勝數的古老經文,供後人閱讀。這間修道院有西班牙的風情,除了建築上的獨特,還可以滿足我們對圖書館的各種想象。這裏的大教堂,也是1935年開始修建的,也是早期利馬殖民建築的典範。

  武器廣場是利馬的發祥地,也集中着利馬的精神文化。廣場中央的銅製噴泉,西班牙殖民時期的建築相交輝映,在周圍環繞着政府、教堂等等當地特色建築,當然這裏也是城市的地標,隨手一拍都是精美的畫卷。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博物館,我們可以在這裏觀看到利馬的歷史,感受到這一民族強大的精神。

  在利馬的外邊,一些沿海的城市,因爲常年乾旱,甚至出現了沙漠的場景。城內是綠樹紅花,城外是荒漠戈壁,這樣的景象是難得一見的。而利馬這座城市,雖然是著名的無雨城市,但卻幹而不旱,這也是上天給利馬人獨特的恩賜。

  不知道你對這樣的城市有沒有想去一探究竟的衝動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