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個腦洞


19世紀末的人類還真有這個項目,還差點實現了。這個項目的名字就叫:撒哈拉海工程。

英國人

早在1877年,英國有個叫唐納德·麥肯齊(Donald Mackenzie)的工程師,就提出過一個大膽的想法,他認為可以挖一條大溝,把海水引入地球上除南極洲之外最大的荒漠--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他仔細研究了撒哈拉周邊的地質環境,認為最可行的辦法,是將海水從摩洛哥的朱比角(就是寫《小王子》那本書的聖埃克蘇佩里當年寫書時呆的地方)引到位於撒哈拉沙漠西部的茅利塔尼亞El Djouf盆地中,從而將撒哈拉沙漠變成「撒哈拉海」。(知乎上不了圖,大家自己搜地圖吧)。

為什麼他選的是El Djouf盆地呢?因為撒哈拉沙漠並不是一馬平川,它最高的地方(庫西山)有海拔三千多米,已經和青海差不多了高了。而橫跨茅利塔尼亞東北部和馬里西北部的El Djouf盆地,位於海平面以下60多米,地質學家猜測,這個盆地很久以前就是和大西洋連著的。水往底處流,要淹肯定要從海拔低于海平面的開始淹才能形成穩定的海。麥肯齊計劃著只要挖一條渠就能形成面積為15萬平方公里的、相當於一個山西省那麼大的內陸海域。然後再修一條從這個內陸海到尼日河的航道,最終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鮮花開滿山,再也不是舊模樣,而是非洲的好江南。然而,英國政府拒絕為該項目提供資金。卒。

法國人

往陸地引海水這個想法也是會傳染的。第二年,也就是1878年,又有兩個法國人,弗朗索瓦·埃里·魯代爾(Francois Elie Roudaire)和費迪南德·德·萊瑟普(Ferdinand de Lesseps)也提出了類似的想法,他們建議把地中海的海水通過一條渠引入地中海南岸的加貝斯灣。他們算了一下,這個項目要花大概三千萬美元就能辦成。但反對者認為,內陸海對周圍的氣候無濟於事,反而會創造出沼澤般的環境,會帶來大量的蚊蟲和疾病。法國政府還就真派了測量人員到該地區,發現這個地方雖然也是一個盆地,但並未完全低于海平面,所以拒絕提供相應的資金。

撒哈拉海項目的可行性討論一直持續到1910年左右,當時有一位叫埃切戈延(Etchegoyen)的法國教授再次提議政府搞一個內陸海。他做了一個改良計劃,把渠道設計得更深更長。他向議會吹風說這絕對有助於法國在非洲的殖民推進。法國政府再次拒絕了為該項目提供資金。卒。

澳大利亞人

撒哈拉沙漠並不是人類唯一考慮過的想用海水灌的沙漠。在撒哈拉海項目和地中海項目的大約同一時間,澳洲也計劃著通過修一條長長的運河將艾爾湖連接到海洋,從而淹沒澳大利亞南部的大片沙漠。但是沒有人為此項計劃提供資金。卒。

美國人

再後來到了1957年,美國也不甘示弱,搞了一個代號叫「犁頭行動」的計劃。那時候美國已經有了核彈,愁著沒地方用,想以和平發展為突破口再利用一下核彈。所以就有人建議艾森豪威爾總統用核彈炸開位於埃及的卡塔拉窪地,然後從地中海引入海水。(卡塔拉窪地是位於埃及和利比亞邊境附近的一個巨大天坑,面積近20000平方公里,是非洲的第二低點。)這個計劃可以把卡塔拉窪地從一個軍用車輛都難以通行的盆地變成一個內陸湖,再搞一個大壩,為非洲提供水力發電,順便收錢。美國人認為這能給中東帶來和平。根據中情局的報告,這個湖有四個好處:它是和平使用核武器的象徵且有利可圖,它將改善埃及的乾旱氣候,它能為巴勒斯坦人提供工作機會,它將讓埃及總統的注意力從蘇聯轉向美國。但是,在該項目得以實現之前,國際條約已禁止此類的核試驗。美國國會因此拒絕了為該項目提供資金。卒。

誰知道,無心插柳柳成陰。1905年春,在美國的南加州,當地人在修灌溉渠時,由於人為失誤,在帝國谷一個灌溉渠中的科羅拉多河水漫過了堤壩,引入了了一個乾燥的沙漠山谷,淹沒了整個薩爾頓鎮。當地的一個工程師帶著近2000名工人,用了兩年的時間,不知疲倦地用巨石和木頭建造了一座水壩,從而意外地形成了一千平方公里的鹽湖薩爾頓海(Salton Sea)。目前它仍然是加州最大的湖泊。

埃及人

目前唯一成功的大型人工案例,來自於埃及西北部的沙漠中的蓋塔拉窪地。那裡的最低處海拔有-133米。當地的埃及人為了發展漁業,就人工挖掘了一條隧道,然後從我們中國引進了高速輸水管道系統的專利,實現了無動力引入地中海海水。既然是漁業,自然要養魚了,他們採用下沉式網箱的養殖方式,在蓋塔拉窪地的沙漠中成功建立了「沙漠漁場」。下沉式網箱的一個好處就是通過控制箱體在水中的深度來調控網箱內水溫,從而保持箱中魚的成活率。出產的「沙漠魚」不僅解決了埃及人的吃魚問題,還賣給其它非洲內陸國家。

可惜建造這樣的「沙漠漁場」需要考慮引水成本、水的蒸發和下滲損耗等,所以向全球推廣的可行性太低。

後果

把海水引入沙漠的想法,主要是想藉助人造內陸海洋來改變沙漠的地質和氣候,增加周圍的空氣濕度,產生持續穩定的降雨環境,使之變得對農漁業更加友好,同時發展旅遊業。

首先的資金問題。靠海的沙漠並不多,大部分分布在內陸。就算是靠海的沙漠,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力、能源和施工能力才能將大量的海水泵入其中。這個投入產出比很低。所以除了埃及,至今沒有其它哪個政府願意花大筆的錢在這樣的大型項目上。

不過既然是腦洞,我們就全當這個項目有足夠的資金啟動。會發生什麼呢?沙漠中表層的沙礫相當的鬆散,而且流動性也很好,導致它將幾乎立即被水沖走,露出大塊的岩石(撒哈拉的沙子只佔20%,剩下80%都是岩石)。為了不讓海水迴流,必須要挖一個很大的坑,或者找一個低于海平面的沙漠,第一步引流就算成功了。

最一開始,沙漠中的內海會吸引大量的野生動物,鴨子啊、鵝啊、候鳥啊什麼的都會來到這裡。鹹水魚也會在這個內陸海中大量繁衍。

但是考慮到內海是在沙漠中,由於沙漠中溫度經常飆升37攝氏度以上,大量海水會蒸發。雖然附近局部濕度會增加,但並不會顯著增加降雨。加上與大海交換海水的效率不會很快,因此如果不精心維護就會變得相當的咸(薩爾頓海就比太平洋的鹹度高出50%以上),這對動物會產生不良影響。原有魚類的數量和候鳥的數量也會直線下降。

同時由於農業和周圍居民對水源的利用(如果有淡水處理的話),加上海水大量的蒸發,如果不及時清淤,在潮汐作用形成的泥沙堆積會把內海與大海分隔開,從而導致水位會進一步下降,水進一步變咸。另外,考慮到這個項目是為了讓人類在周邊可以生存和生活,所以周圍會有很多農業生產項目,大量的農藥和肥料會流入其中,富營養化會產生大量的藻類和細菌,而高鹽度和富營養化又進一步導致了大量魚類的死亡。不會很久,岸邊就會到處是魚的屍體,接著以魚類為食的鳥類數量也會進一步銳減。

這時如果你走在這個沙漠海的岸邊,會聞到來自腐爛屍體的相當刺鼻的硫磺味和臭雞蛋味。乾涸的河床有大量的泥土暴露在地表,被風一吹就變成了揚塵,引起周圍居民哮喘哮喘患病率大幅度升高。而鹽水會污染沙漠原有的地下淡水層,從而使周圍的淡水資源無法飲用,而淡水處理會隨著鹽度的增加越來越不經濟,居民會陸續撤離。

最終,塵歸塵,土歸土。鹽份無處可去,沙漠會變成一個大鹽鍋。沙漠還是那個沙漠,人類只能望洋興嘆了。

哦忘了,這都講的是現實中的情況,如果按題目描述,把佔地球表面積7成的海水的一半---也就是近四成的水,全灌到佔佔地球表面積一成的沙漠中,那將引起海嘯、地震和板塊運動,地球將變得不適宜居住。人類還是在有了移民火星的技術後,再想這個作大死的事兒吧。

另外,說到關於移動海水的腦洞,應該再看看下面我的這個正經的回答,這個腦洞也很大。

把地球上一半的海水倒入火星,會發生什麼??

www.zhihu.com圖標

求關注。


我覺得你思考的不是救沙漠,是打算毀滅人類生存環境。

海水這玩意,一半!我的天,你知道陸地面積才多少啊,其中沙漠能不能佔到一半?

陸地面積佔地球的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我假設沙漠佔一半(其實肯定沒有啊),就是地球的六分之一。

然後,海洋面積佔三分之二,一半海水是三分之一。你拿三分之一地球面積的海水,淹沒了不到六分之一面積的地方。怎麼想?

第一時間,這地方就成海了啊。有流沙的沙漠基本上就出現了各種地陷,盆地的沙漠也成了鹹水湖。參照現在鹹水湖附近,能種出莊稼的有幾個?我是一個都想不到。

然後不管你是沙漠還是山區,你的水總是要走的,要麼是地下暗河,要麼是太陽蒸發,沒有長期的水源補給,你的洪水來得快,走的更快。

中國幾個沙漠都在內陸,你給增加那麼多海水,進一步加重了沙漠鹽鹼化,極大的摧毀了中國數十年的防沙治沙成果,好不容易綠回來的沙漠,給你瞬間推平了,以後再想治,更難了。

撒哈拉大沙漠臨海,因為大量的海水沖刷,大量沙子被沖入海底,這塊地的海拔得下降吧,海水就淹沒上來了,撒哈拉沙漠面積在沿海一線肯定就減少了。然後因為海岸線的推進,雨水更多來到了非洲中部。是否會導致沙漠往非洲內陸蔓延還不好說,但有一點,潮濕會導致蝗蟲的繁殖大量增加,非洲蝗災會更厲害。

尼羅河會泛濫,海水沖毀古埃及遺迹,這些玩意很少泡水,風化得差不多了,這一衝,看樣子是剩不下什麼了。

這不是下雨,這是完全高於全年降水量的一次性傾瀉,是對地面極大的損毀,是一次史前大洪水一般的災難。物種滅絕加劇,全球極端氣候加劇,海運基本上摧毀。陸地鹽鹼化,絕大部分地下水無法飲用,絕大部分河流無法飲用,海洋鹽分減少,生物全體重新適應環境。

求題主收了神通,放地球人一條生路,沙漠我們可以不治,但是適居環境得來不易,先祖披荊斬棘,日興夜夙,始有尺寸之地,還望看在同文同種的情面,手下留情。


太陽一曬, 水分蒸發, 留下了海鹽, 還有魚乾, 魷魚乾, 鯨肉乾, 海帶干......等等

在此過程中, 伴隨著全球性的降雨暴增. 洪澇泛濫, 但是不包括沙漠地帶, 因為那裡本來就是蒸發量大, 降雨量小.

最後, 那些水還是回到了原來的大海里, 只不過變淡了一些. 不知道沒被變成乾貨的那些幸運的海貨們是否能習慣.


知乎復古風走一波!

全球乾旱、半乾旱荒漠地區總面積是陸地面積的大概三分之一,是4800萬平方千米

嚴格的沙漠總面積是陸地面積的20%,2880萬平方千米

全球的總水量是13.8億立方千米,海洋水大約佔了96.5%,也就是約為13.317億立方千米

把13.317億立方千米的海水中的一半,平鋪在228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

我戳一下計算器

相當於你要在沙漠上弄29公里深的水

我懷疑沙子都會沖走吧

假設都不沖走的話,應該也攔不住,會奔騰回大海

如果都滲入地下的話,沙漠就變成一個巨大的過濾器了,海水的平均含鹽量是35‰,也就是說每立方公里裡面有3500萬噸的鹽類物質,地球海洋裡面一共5000萬億噸的鹽

平鋪在228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相當於每平方公里撒了21929噸鹽

也就是在沙漠裡面平鋪765米的鹽高原,白茫茫一片真乾淨

你這不是要解決沙漠生態問題,你這比滅霸還來的厲害啊……


地中海,就是這麼一個很多次被海水淹沒的大沙漠。

按照地中海的現實情況來看,沙漠最終還是會變成大海。


一、打穿地殼的計劃

上個世紀50年代,得益於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於地球的認識越來越深刻。

1909年,克羅埃西亞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在利用地震儀記錄巴爾幹半島的地震時發現,這些地震波在地下33KM的地方傳播速度突然加快,地震波波速從6.3Km/s突變到8.0KM/s,這麼突然的變化說明在這一深度處必然存在物質性質的突變。從這一發現開始,人們開始利用地震波探測地球內部的結構。

在更多的全球各地的自然地震和人工地震(用炸藥或其他手段製造地震波)數據支撐下,人們發現了地球的圈層結構:地殼、地幔、地核。這就是我們如今從小學就會學到的地球圈層結構的知識。

地球是分層了,我們如今小學生都知道,但是百年前這還是一個新發現 圖/shutterstock

其中莫霍洛維奇提出的這個地震波波速突變帶在全球都普遍存在,而且波速基本上都是6.5→8Km/s,科學家們把這一層看作是地殼和地幔的分界面。不過這一深度在全球各地是不一樣的,在陸地上平均為33Km,在海洋中比較薄,為5-15Km不等。

50年代的科學突飛猛進,這帶來的後果就是科學家們普遍腦洞大,膽子大,行動力強。在知道了海洋中的地殼深度最薄只有5Km之後,科學家們自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到海底打鑽,打穿地殼!這個計劃被稱為「莫霍面鑽探計劃」,不幸的是,這一計劃最終因資金和技術的原因被迫中止。

但是因為這個計劃,向海底打鑽的思想深深紮根進了科學家們的頭腦中,而這正是地中海海底荒漠最終被發現的起點。

二、深海鑽探計劃

在「莫霍面鑽探計劃」中止後,在地質學界很快又出現了一個很大的理論革新:板塊運動理論。在此之前,地質學家們都認為地球上的陸地是不會變動的,它們只是會在局部產生隆起或者是凹陷,隆起的地方被稱為地台,這裡會形成高原、山地;凹陷則被稱為地槽,在這裡因為地勢較低則會形成廣闊的湖泊。

我們很熟悉的魏格納,他在1919年提出大陸漂移學說後,這個學說在很長時間內都是得不到學界認可的,這是因為魏格納無法解釋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大陸漂移的動力從哪裡來?

大陸輪廓是很像,但是它們漂移的動力從何而來?

七大洲的陸地如此廣袤,它們的質量如此巨大,該有多大的力量才能夠推動這些陸地的移動?這些力量又是作用在陸地的什麼地方才能推動它們移動?這個動力的問題不解決,人們就無法接受大陸漂移學說。

但是科技的發展加深了我們對地球的認識。上一節我們講到了,人們通過地震波認識到地球是分層的,我們所生活的地殼其實是非常薄的一塊,在地殼之下還有地幔和地核。

地球圈層結構

與此同時,西方國家應用聲波,認識到了在海底存在著綿延數萬公里的海底山脈,這些山脈被人們統稱為大洋中脊。在大洋中脊處,不間斷地往外噴溢著岩漿,這些岩漿噴出後在海水中很快冷卻,於是就形成高高的海底山系。

全球洋中脊分布

大西洋的洋中脊,在谷歌地球中清晰可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三個洋中脊在印度洋南部相互交匯

科學家們根據洋中脊,以及當時還探測到的洋底磁異常條帶的證據(這一點比較複雜,有機會再講,或者知乎搜索相關關鍵詞,也有很多好的回答),提出來一個新的理論:板塊構造理論。

板塊構造理論認為,我們的地殼是「漂」在地幔之上的,地幔中的物質處於一種塑形狀態(類似於橡皮泥,或者是糖漿),在地核高溫的烘烤下,地幔物質就好像被加熱的開水,不斷翻滾,在翻滾的過程中帶動了地殼的運動,這就是地殼運動的終極動力。而洋中脊則是一個熱量的釋放口,在這之下來自地幔的岩漿向上涌動,推擠兩側的地殼,於是地殼在這種推擠壓力之下就開始運動,而大洋中脊即是地殼被拉裂的那一條縫,在地殼被拉裂後岩漿從這裡上涌冷卻,形成新的地殼。

板塊運動的動力來自於地幔運動

細節圖,洋中脊處岩漿向兩側推擠地殼,讓地殼運動

這個理論解答了魏格納大陸漂移說的動力問題,對於當時的地質學界無疑是一個極大的顛覆。為了驗證這個理論的正確性,於是科學家們開啟了新一輪的洋底打鑽活動——深海鑽探計劃

三、古海荒漠

深海鑽探計劃在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打了許多鑽孔,地中海當然也不例外。

深海鑽探計劃的鑽孔位置

在地中海的鑽探鑽出的岩芯中,地質學家們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線索:石膏。石膏是一種極為典型的蒸發岩,是由於湖盆或者是淺海中的水被大量蒸發,水中的礦物質富集濃縮而形成的。打出了石膏,說明這裡曾經乾涸過。

死海邊的石膏與蒸發岩沉積物

白色的條帶就是岩層中的石膏層 圖/見水印

在整個地中海的航次中,在絕大部分能夠取得岩芯的樣品中,地質學家們都發現了石膏的蹤跡,而且根據微體古生物學家們的研究,在取出的岩芯樣品中發現了微生物組合的變化:從正常海水微生物組合,到鹹水微生物組合,再到無微生物(滷水,鹽度太大直接滅絕了)。這些事實無不說明一個問題:地中海曾經乾涸過

乾涸的地中海可能長啥樣?我覺得可能就如我們如今的見到的大部分鹽湖一般。

茶卡鹽湖 圖/VCG

茶卡鹽湖 圖/見水印

地質學家們根據他們取得的岩芯證據,還原了地中海荒漠化的過程。

1.大約1億年前,地中海還是一片開闊的海洋,這片海洋被稱為特提斯洋

截圖,來自於B站@雲舞空城《板塊運動史》

2.隨後,因為板塊運動,這片海域不斷縮小,到1000萬年前,基本上就和我們現在看到的地中海差不多了,此外,我們還能看到,黑海、裏海、鹹海這一溜內陸大湖的形成,它們原先也都與地中海是相連的,只不過在板塊運動中分離並完全被大陸所包圍,從而成為了內陸湖。

6000萬年前,正在縮小中的特提斯洋

1000萬年前,古地中海以及與今天很相似了

3.到了大約600萬年前,地中海跟我們現在見到的已經完全一致,它只有一個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連接了。這時候,可能因為板塊運動的影響(也可能因為氣候變化),直布羅陀海峽關閉,將地中海和大西洋真正分隔開來。這時候地中海成為真·地中海。沒有了大西洋海水的補充會發生什麼事情?看看鹹海的經歷我們就知道了。

2000-2013鹹海變化

4.到了大約550萬年前,地中海已經變成一系列相互分隔開來的巨大鹹水湖群,其水面比原有的海平面低了1500米。大約在幾十萬年內,地中海中的鹹水巨湖就迅速乾涸,乾涸之後的地中海,形成了一個又大又深的凹陷盆地,這個盆地面積超過了250萬平方公里(超過30個渤海的面積),平均深度在1500米左右。在盆地底部形成了又白色的蒸發岩和蒸發鹽形成的鹽鹼荒漠(你沒看錯,蒸發鹽和蒸發岩~手動狗頭),據估計,地中海及其周邊海域乾涸一次析出的蒸發鹽總量可能達270萬億噸。[1]

google地球上的地中海

地中海3D圖···我是想做的很3D來著,但是感覺效果很不好啊,有沒有大佬願意教我做這種3D地形圖?

5.隨後,可能因為氣候變化等原因,海平面上升,海水沿著直布羅陀海峽從大西洋倒灌回地中海。在倒灌的過程中,在直布羅陀處形成了一道巨巨巨巨巨大的瀑布,這道瀑布寬度在20公里左右,高度平均為350米左右,最高處可能達到1100米上下。海水由此倒灌進入地中海,最終地中海再次被緩慢填滿。這是一個由語言完全無法描述的震撼場面,大家各憑腦洞吧。

直布羅陀海峽3D地形

從大西洋看地中海,所有的海水交換都要通過直布羅陀海峽這麼細小的通道進出

6.但是,我要說但是了。根據現代鑽探的實際情況看,地中海析鹽總量為9~12×1000000000000000t(別數了,是10的15次方,知乎什麼時候才能輸入數學公式啊?),即使按照1億億噸來算,也比270萬億噸多37倍,這可能意味著地中海乾涸了37次之多。無論是鑽探得到的鹽總量還是鑽探得到的海洋微生物的繁盛-滅絕-繁盛-滅絕的化石證據都證明了這一點。

四、地中海乾涸造就了人類形成

地中海如此巨量的鹽,並沒有安安靜靜呆在在乾燥的地中海盆地中。據估計,在數百萬年的時間內,乾涸的地中海區域向下風向的非洲和阿拉伯半島乃至於西亞地區輸入了約150萬億噸的鹽鹼粉塵,如此巨量的粉塵直接讓這些地區變成了鹽漠或是重度鹽鹼地,當這些鹽再次被大風帶走,荒蕪的土地上再也沒有了植被的蹤跡,最終形成我們如今見到的非洲、阿拉伯大沙漠,以及西亞的荒漠環境。

地中海南部的非洲、阿拉伯以及更遠處的西亞,都是沙漠-荒漠地貌

在地中海乾涸——被海水填滿——乾涸——再次被海水填滿的循環中,我們人類逐漸崛起了。從大約700萬年前開始,人類與黑猩猩分道揚鑣,最終形成了如今的智慧生物。這很可能就是地中海乾涸的功勞,當地中海第一次乾涸,海底的鹽鹼開始入侵非洲北部,讓非洲北部不斷乾旱化。在此背景下,森林變成了草原,於是一部分棲息於森林中的靈長類不得不下地行走,適應草原環境;而隨著草原又變成了荒漠,這些下地行走的靈長類又不得不向南遷徙。

地中海乾涸帶來的環境變化可能是古猿下樹生活的動力 圖/Fine Art America

正是在這種動蕩變化的環境中,我們人類的祖先完成了從猿到人的偉大轉變。或許在這群猿類在向各個方向遷徙的旅途上,也曾見到大西洋的海水從偉岸的直布羅陀大瀑布上傾倒直下的宏大場面。

致敬地中海!


關於地中海,地質學家許靖華寫過一本科普書《古海荒漠》,我以上的回答的靈感就來自這本書。

古海荒漠:科學史上大發現京東¥ 6.30去購買?

參考文獻

[1]宋懷龍. 晚中新世末期重大環境群發事件的影響與評估——古地中海乾涸與世界荒漠及人科動物的形成[J].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13(02):51-62.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