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舊迎新之際,華語樂壇十分熱鬧,蔡依林、林憶蓮

等不少歌手紛紛推出了新歌,引起歌迷們一陣歡呼。但在眾多歌手之中,最先引起大家注意的陳奕迅和蔡健雅,卻並非是因為作品銷量好,而是因為他們深陷了「抄襲風波」。

陳奕迅的新歌《可一可再》,被網友質疑與韓國歌手尹鍾信在2013年推出的歌曲《From January to June》非常相似,蔡健雅的新歌《半途》則被質疑像Taylor Swift的《Safe & Sound》。兩位歌手對此都很委屈,親自作曲的陳奕迅說「自己確實事前沒有聽過」,而蔡健雅則強調「我只能靠著當下的靈感,寫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歌迷的音樂」。

當事人的辯解似乎並不能被網友接受,各方吐槽滾滾而來。同時因為此次風波,許多歌手的「抄襲」黑歷史也被挖掘了出來,身陷類似漩渦的藝人和金曲可謂不計其數。這讓人不禁發問,華語樂壇這是怎麼了?

在新歌被網友質疑後,蔡健雅的其他經典歌曲也被扒了個底朝天,甚至被網友做成了對比合集。《紅色高跟鞋》與《越來越不懂》這兩首經典歌曲的作曲、旋律和歌詞與美國流行民謠組合The Weepies的《Take It From Me》、《Gotta Have You》極其雷同。

沒有想過要抄襲,但寫出來的歌曲卻潛移默化的「被影響」,這樣的理由未免有些牽強。而除了蔡健雅之外,被指「抄襲」的歌手還有很多。

比如至今仍然擺脫不了抄襲者頭銜的大張偉,他的作品《嘻唰唰》就與日本女子組合PUFFY的歌曲《K2G-キミにGo!-》副歌部分旋律一模一樣。而他的《我們能不能不分手》同樣也是來自日本歌手槇原敬之的《もう戀なんてしない》。

歌手楊坤的歌曲《空城》,副歌部分與美國樂隊OneRepublic的《Apologize》如出一轍。但在受到質疑之後,楊坤的唱片公司發文表示這首歌曲其實在2007年就存在了,只是沒有收錄進楊坤老師當年的專輯中,而《Apologize》所收錄的專輯《Dreaming Out Loud》的發行時間同樣是2007年。因此在時間上,《空城》貌似「不具備」抄襲的條件。

又比如去年在抖音上大熱的歌曲《離人愁》,也同樣別網友質疑與《煙花易冷》、《山外小樓夜聽雨》等歌曲相似,其原唱也因為這首歌,至今還背負著「李鬼裁」的戲稱。

不知道大家在聽歌時有沒有發現,許多歌曲的伴奏是可以相互套用的。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這些歌曲的和弦走向是一致的,例如《你不知道的事》和《她說》兩首歌曲,就可以用一個伴奏來演唱。

正是由於套路相似的原因,很多流行歌曲才會顯得千篇一律,有種聽了開頭就可以猜到接下來的歌曲該如何進行的感覺。雖然現在的音樂作品越來越多,變化總是有限的,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很相似。但如果人人都想著用投機取巧取代創作和創新的話,音樂的靈動性總有一天會消失殆盡的。

正如菲蓓爾品牌創始人馬駿老師在她的著作《音樂的力量》中所說的,「創造力,是未來社會音樂方面的核心競爭力。我們要知道,音樂從來不是固態的知識積累,而是能力的實踐,只有不斷的試錯、修正,才可能擁有『音樂的力量』。就像那些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一聽到音樂,就能自信的隨音樂起舞,彷彿他們天生就是音樂家、舞蹈家。而現在的許多孩子,雖然早早地就被父母放到學鋼琴、學唱歌、學美術的圈子裡,但也只是為了考級去機械的學習,旁人看來就像一個考級機器一樣,這樣怎麼能提高孩子的創造力呢。」

一首優秀的作品,首先應該是創作者由內心迸發而出的靈感,能帶給人們共鳴或者感動,而不是想著怎麼攀附別人的成果。一味功利的去進行創作,只想著「拿來主義」,是不會創造出經久不衰的作品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