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各個朝代都有不少名將。在此基礎上,在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不同的名將排名。對此,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尊太公望爲武成王祭典與祭孔子相同。太公尚父廟更名成武成王廟,簡稱武廟。對於唐朝來說,將不少之前朝代的名將列入到武廟中,由此形成了“武廟十哲”。時武廟的主祀是太公望姜子牙,以張良爲副祀。包含張良在內的歷代名將十人坐像分坐左右。其中,就名將輩出的戰國時期,就有三位名將被唐朝選入到“武廟十哲”中。那麼,問題來了,對於這三位戰國名將,除了白起,另外兩人是誰呢?

  一

  首先,根據史料記載,就唐肅宗這位皇帝設立的“武廟十哲”中,左列分別是:白起、韓信、葛亮、李靖、李勣。右列分別是:張良、田穰苴、孫武、吳起、樂毅。對於這十位武將來說,田穰苴、孫武來自於春秋時期,而白起、吳起、樂毅這三位名將,則出自戰國時期。具體來說,就白起這位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白起(?—公元前257年),羋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陝西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在秦昭襄王時期,白起成爲秦國的大將,承擔起削弱山東六國的重任。在伊闕之戰中,白起各個擊破,重創了韓國和魏國的大軍。

  二

  在華陽之戰中,面對趙國和魏國的聯軍,白起千里奔襲,得以大敗趙國和魏國的大軍,實現了對三晉諸侯的削弱。而在鄢郢之戰中,白起置之死地而後生,攻破了楚國的都城郢城,不僅重創了楚國的主力,更幫助秦國奪取了楚國的大片疆域。至於白起一生的巔峯之戰,也即長平之戰。此戰,白起擊敗了趙國大將趙括,一戰就坑殺了45萬左右的趙國士卒,從而掃清了秦國一統天下的最大障礙。在此基礎上,憑藉着以上戰役的精彩表現,秦國名將白起入選武廟十哲,顯然是最沒有爭議的事情了。

  三

  除了白起之外,吳起和樂毅也進入唐朝的“武廟十哲”。一方面,就吳起來說,如同白起之於秦國,在魏國的將領中,吳起的地位也是非常穩固和超然的。根據《戰國策》、《左傳》、《史記》等史料的記載,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魏國爲將時,吳起經歷了數十場戰役,幾乎無一敗績,也即在戰績上,吳起是能夠和白起相媲美的。特別是在陰晉之戰中,吳起以少勝多,率領五萬魏武卒擊退了秦國的五十萬大軍,奠定了自己在戰國名將的地位。所以,吳起也進入唐朝的“武廟十哲”中,獲得了古代歷史上武將的最高榮譽。

  四

  最後,另一方面,就樂毅來說,可謂燕國的第一名將。根據《戰國策》、《左傳》、《史記》等史料的記載,公元前284年,樂毅率領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在濟西之戰重創齊國主力,樂毅連下齊國70餘城,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在此之後,投奔趙國的樂毅就沒有什麼比較讓人記住的戰績。此外,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武廟增加祭祀古今名將六十四人,也即古今六十四名將。不過,到了元朝時期,又恢復了武廟十哲的規模。由此,對於白起、吳起、樂毅,能夠進入到唐朝的武廟十哲,其含金量無疑是非常高的。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

  文/情懷歷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