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注:氣象武器,是指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人為製造雷電、暴雨等自然災害,以改變戰場環境,達到某種軍事目的一系列武器的總稱

所謂氣象武器,是指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利用大氣層中存在著的巨大能量和各種不穩定因素,人為製造雷電、暴雨、海嘯、地震、大霧、颶風等自然現象、災害,以改變戰場環境,達到某種軍事目的一系列武器的總稱。目前,關於氣象武器,主要有以下幾個種類。

其一,雷電武器。雷電武器,即利用自然雷電來攻擊敵人,雷電在爆發時,除了直接毀傷目標外,還會輻射出高強度的電磁脈衝,會對電子設備,例如雷達、電腦、電話等造成損傷,令其無法工作。因而,雷電武器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而現階段,人們已經擁有了人工控雷、引雷的方法手段,雷電武器並非不可實現。

其二,高溫高壓冷溫武器,包括熱壓氣霧武器、高溫武器、溫壓炸彈等。例如英軍研製的一種利用熱浪、壓力和氣霧打擊目標的人造「自然武器」,這種先進的武器運用的是油氣炸藥原理,彈頭裡的炸藥在撞擊目標後以氣霧形式擴散並燃燒,從而產生大量的濃霧爆炸雲團,迅速形成一股高壓爆炸波,通過熱霧和壓力摧毀建築物內的目標,且能夠在很大範圍內殺傷敵人,在目標區域內的敵人很快會被壓力壓死、氣霧憋死。

其三,吸氧武器,指能瞬間把一局部空間氧氣吸收殆盡,進而使這一空間人員死亡和大部分的機械停止轉動的人造「自然武器」。例如美軍試驗過的BLU-82燃料空氣彈,該型炸彈在目標區爆炸後傾刻間就產生滾滾的燃燒霧體,立即就能將目標區內的氧氣全部吸收掉,威力巨大。

其四,人造降雨武器,包括人造洪瀑武器、化學雨武器等。例如,1967年~1972年,美軍在越南地區曾大規模地使用了人造洪瀑。美軍利用作戰飛機在厚厚的雲層上面拋撒硝酸銀粉塵等微粒,微粒使雲層中的水蒸氣凝固,從而實現人工降雨,製造了大量暴雨和洪水,造成局部地區洪水泛濫,橋樑、水壩、道路和村莊被毀,給越南造成巨大損失。

其五,太陽武器,指利用太陽光、能消滅敵人的一種武器。1994年,俄羅斯衛星曾在軌道上安放了一面鏡片,鏡片的反射光在夜間擦過地球。據計算,聚集的熱源中心溫度可達數千度,足以毀滅地球上的一切。

除此之外,諸如颶風武器、雲霧武器、人造乾旱、海嘯巨浪等武器,也都屬於氣象武器的一部分,甚至於曾經在歷史上出現過。因此,氣象武器是真實存在的。當然,由於氣象武器破壞力太過驚人,2010年,《國際公約》規定禁止作戰雙方使用「氣象武器」。


氣象武器

什麼是氣象武器

氣象武器,顧名思義就是運用科技手段人為的製造地震,海嘯,山崩,暴雨等自然災害改造戰場環境,達到軍事目的的一種武器!

閃電?風暴

相信玩過紅警的都知道紅警中有種氣象武器-閃電風暴!一場閃電風暴來襲,家中死的死,傷的傷。????

氣象武器戰爭運用

試想一下,假如今天部隊要攻擊一個區域,敵軍使用了氣象武器。暴雨不停的下,道路泥濘,車輛同行不了,飛機也起飛不了,進攻就會受阻。再試想一下,如果往敵軍車場上空發射氣象武器。讓敵軍車場上空悄悄的下場酸雨,車輛裝備被腐蝕,這損失可不小。

氣象武器運用案例

美軍越戰中利用人工降雨,完成持續暴雨。洪水泛濫,成功切斷之前用轟炸都無法阻斷的胡志明小道。

蘇聯在阿富汗戰爭中,成功利用氣象武器完成氣溫短時間內巨降,造成遊擊隊員出現大量凍死凍傷的現象。

當然,目前各國氣象武器技術還不成熟。不過我也希望這毀天滅地的武器不要出世,人類想操控自然,只會加速滅亡。


近期,美國先後遭遇了大火和嚴寒襲擊。僅僅大火就造成了美國30萬英畝土地化為灰燼,損失高達數千億美元。而恐怖的嚴寒襲擊,造成了美國東北部分地區溫度竟然比火星表面的溫度還低。

據統計美國最少有22人被瞬間凍成冰雕,甚至連海浪都未能倖免,停靠在諾福克海軍基地的10萬噸核動力航母,更是集體「趴窩」,令美軍非常尷尬。

事實上,人類在大自然力量面前是非常渺小的,尤其是在地震、海嘯、颱風等毀滅性「武器」,人類更顯蒼白無力。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依舊無法抵抗,但是一些人轉變想法,開始引導並控制大自然的力量,由此開發出了氣象武器。甚至美軍直言:「21世紀對氣象的控制甚至比原子彈還要重要」。

人類很早就有利用氣象作為武器的例子,三國時代,「借東風火燒曹營」就是鮮明的例子。現在一些科研人員,會製造一些人工降雨之類的氣象武器,與動輒8、9級的地震相比,還是那麼弱。但是人類的慾望是無窮大的。20世紀60、70年代,美國與蘇聯爭相恐後的研製大威力武器,用來誘發地震和海嘯等自然災害。

美國曾經在太平洋上引爆了1枚核彈,距離核爆中心500米開外的地方,此掀起了60米高的巨浪,並引發海嘯。幸好人煙稀少,並未造成人員傷亡。蘇聯在4200米處引爆了5000萬噸當量的沙皇炸彈,引發了5級地震,同時也將歐亞大陸板塊向南移動了9毫米。如果將它放在地下,造成的破壞力將難以想像。

氣象武器引發的地震或者海嘯,將是一些臨近海洋國家所無法承受的災難。尤其是在地震、海嘯、超級颱風的共同作用下,僅需要3天,日本這樣的小國家就會徹底從地圖上消失。現在有好多國家與機構都在禁止使用氣象武器,如果徹底打開氣象武器這個潘多拉魔盒,那麼最終還是人類自己。


人類的文明史就是一個逐漸適應自然、利用自然的過程,隨著人類對自然理解程度越來越深,利用自然甚至改造自然為人類服務就變的可行了,比如根據當地氣候選擇合適的農作物、人工水渠等。和為了更好的生存而適應自然、改造自然相比,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在戰爭中藉助自然的力量消滅對手就變得不那麼和平了。我們都知道戰爭對科技的進步是有很大的促進和加速作用的,人類在戰場上的需求也加速著人類對自然的瞭解、對自然的利用、對自然的人為改造。

好萊塢科幻大片《全球風暴》正在世界各地同步上映,其展示的氣象武器的巨大威力,讓觀眾嘆為觀止

藉助自然氣象在中國戰爭歷史中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天時地利人和中的天時證明智慧的中國人早就在戰爭中學會了讓自然氣象為自己服務。和早期人類的僅僅是利用自然氣象條件,和把河流改道那樣的簡單的改造式的應用不同。進入現代社會以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更積極的改造幹預自然環境的努力除了體現在民用方面,則更多的被應用到了軍事領域。氣象武器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誕生的。

氣象武器,事實上仍然離不開自然原型,只是人為的通過知識很技術、改變和促進了一些形態反規律的發生,本質上仍然屬於改造自然的一部分,只是這種改造的動機不那麼高尚而已。

氣象武器是指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人為地製造地震、海嘯、暴雨、山洪、雪崩、熱高溫、氣霧等自然災害,改造戰場甚至敵對勢力生活環境,以實現軍事目的的一系列武器的總稱。氣象武器的大規模研究和試驗應用發生在冷戰時期,但是,冷戰結束二十多年的今天,有鑒於氣象武器的威力,主要強國任然不願意輕易放棄,反而都在加緊研究。

「大力水手」行動中攜帶降雨催化彈的美軍運輸機

氣象武器離我們有多遙遠?其實並不遠。早在冷戰期間,為了世界兩極爭霸的需求,美蘇兩國都在氣象武器研製領域投入較大精力,並在一些局部戰爭、甚至冷戰爭中開戰了實驗性質的應用。越南戰爭中美軍1966年的「大力水手」行動,增加局部降雨量,阻礙敵人調動;1967年「熔岩突擊隊」行動,從空中向越南的土路拋撒陶氏化學公司製造的三磷酸鈉和氨三乙酸的混合物,試圖製造出更為恐怖的泥濘環境;1970年美蘇在古巴「乾旱之戰」的較量傳聞;1976年的7月4日,蘇聯開始不斷向外發射強大的電磁波,當時接收到這種電磁波的西方無線電報務員們稱之為「俄羅斯啄木鳥」,傳聞是靠電磁波來控制天氣的蘇聯祕密實驗;在「啄木鳥」開始發送整整一年之後的1977年7月4日,美國也開始進行自己的極低頻天氣試驗,並因此在北威斯康星州的六個郡造成了一場滂沱大雨。這場極低頻引發的暴雨帶來了速度高達每小時157英里的強風,所造成的損失達五千萬美元之巨,還摧毀了35萬英畝的森林。

美軍資助高頻主動極光研究項目(HAARP)

綜上所述,世界氣象武器研發工作進度雖然極為隱祕,但成果顯然不少,且基本可以進行實戰部署。如果說這些還不是太恐怖,那麼能夠引起地震、海嘯、暴雨、山洪、雪崩、熱高溫、氣霧等自然災害的更高等級的氣象武器的威力就足以給敵人造成極大的心裡壓力了。

因為天氣所蘊含的能量巨大,人工改變天氣在作戰中的影響無可估量,殺傷力堪與核、生、化武器「媲美」。氣象武器一旦研製成功,其巨大威力又會成為大國之間的戰略武器。因此,即使是出於和平、反訛詐的目的,中國也需要在氣象武器方面加以研究。(利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