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 文明共担

(申论一点通评析:对仗式标题的进阶版本,在两段的表达中出现相同的字(有时候也是相同的片语),形成一种镜像表达,虽说是小小技巧,但是看得出作者写作的态度和心意。至于表意、挈领全文,这些都不在话下了。)

《周易》释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无穷,正应物的发展,从有限到无限。原始的农耕时代,资源的本质体现在私人的占有;进入奴隶、封建时代直至现代社会,物本身交换的功能被不断放大;时至今日,互联网的发展,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物与物的交流进入全新的共享时代,所谓:无用之大用,无为之大为,共享模式正让物的价值实现无尽可能。(申论一点通评析:从上古时代,写到当下今日,从历史长河中总结出经验,即共享模式可以使得物的价值最大化,这也是呼应标题的一部分。这种拉通历史的写法,从内容上看是写历史,从写作气质上却是气象大开,气势磅礴。)

然而,当理想潮流退去,现实的河床裸露,共享模式的丑态也一一显现,随意破坏、占为己有现象屡见不鲜,押金去向不明拷问共享模式的信用根基,网路侵权已突破法律底线,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以致现实中「公地悲剧」屡屡上演,共享模式生存引发深思。可见,实现共享的永续发展,自当深化共享模式既是资源的共享,也是文明的共担共识。(申论一点通评析:大开大合,第一段是大开,这一段就是写的合,写的就是共享模式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必然的问题,形成一种完善、完整的观点,也就是文章的总论点。)

共享模式是资源的共享。源于美国学者论文中的共享经济,指的是将闲置资源的机构和个人有偿让渡资源使用权给他人,分享者利用分享他人的闲置资源创造价值。李克强总理也曾说:「共享经济就是利用闲置资源,实现人人受益,不仅是在做加法,更是在做乘法」,如此深刻阐释出共享模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彰显的价值。基于此,滴滴通过共享形式,实现了汽车的分享,破解了「求而不得」的困境;摩拜通过互联的形式,创造了单车的共享,破除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阿里巴巴闲鱼构筑了网路交易平台,打通了二手商品的通道,缓解了闲置品「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都实现了物与物在不同空间中的共享,共用,不仅提高了物的利用效率,更创造出了物的新价值。(申论一点通评析:采取定义解释+事例列举的办法,将共享模式的共享部分进行分析。这也是呼应文章第一段。)

共享模式是文明的共担。曾有人如此感叹:共享单车就是国民素质的照妖镜、放大镜,将人性在共享的模式中无限放大。诚如所言,从共享物品成为「私有财产」现象屡见不鲜,到共享单车人为破坏、乱停乱放问题时有出现;再到租借平台的共享产品被二次转手的案例频现报端,都凸显出共享模式在文明缺失的社会形态下步履蹒跚、举步维艰。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列国是务,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而立足现实语境,「立人」之要首在涵养公共文明,培育公共精神。故此,推进共享模式的健康发展,务必倡导文明使用,文明服务、文明竞争,如此才能为共享模式的长久发展补齐文明的短板,兜住道德的底线,破解成长的烦恼。(申论一点通评析:采取事例+道理的结构论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这也是呼应文章第二段。)

站在时代的风口,迎著历史的潮流,共享已成为积蓄磅礴力量的「能量环」,迸发时代强音的「传声筒」。而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实现共享的发展,务必聚焦共享价值和共担文明的双轮驱动,两翼齐飞,如此才能使共享模式在时代的背景下相得益彰,在未来的航程中两全其美。(共1033字)(申论一点通评析:依旧采取第一段的角度,冷静地观看历史,以当下为著力点,总结过去,发展未来,坚持「两翼齐飞」,也就是呼应了前文。)

(申论一点通总评析:我们后台前几天收到了热心的考生朋友留言,问传统的写法,阅卷老师会不会腻,今天我们就分析了一篇非传统写法的文章来做个比较,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本文无论是思路,结构,都和传统的写法有一些出入。从思路上看,文章的并行写作方法从贯穿全文,一二段并行描述成绩和缺点,三四段并行论述,最后一段并行总结。从结构上,文章抛弃了三个分论点的结构,只用两个,与文章的立题立意匹配。总的来说,从整个文章看是完整一体的,论证的核心要点是紧贴主题的,就说明本文还是一篇优秀的文章。)

原文来源网路,申论一点通评析鉴赏,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申论一点通」微信公众号(shenlun1dt)。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