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月球的起源,科學界有不少假說。其中一項假說認爲,45億年前地球和其他天體發生了一次大碰撞,"撞"出了月球。4月5號,著名學術刊物《自然》旗下的《科學報告》,刊登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團隊的一項研究成果。這項研究成果爲"大碰撞"假說提供了有力佐證。

  目前有關月球起源的假說中,最主流的是"月球大碰撞"假說。該假說認爲,45億年前,一顆火星大小、名叫"忒伊亞"的原始行星和地球發生了碰撞。忒伊亞被撞碎,一部分物質融入了地球,另一部分物質撞飛出去形成了月球。

  "大碰撞"假說的提出,源自於宇航員登月後,科學家對帶回來的月球岩石的研究。記者瞭解到,近年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天體化學實驗室的科研人員通過國際合作,對部分月球岩石樣本做了細緻的化學分析。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天體化學實驗室副研究員王英告訴記者:“地球上絕大部分的樣品,它的氯同位素都是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變化的,但是我們觀測到的月球樣品裏面,它的氯同位素變化範圍非常大,而且是我們已知的太陽系內所有的物質當中變化最大的一個。”

  氯元素是一種揮發性元素,在高溫過程中很容易揮發丟失,並伴隨發生同位素分餾現象。通過檢測,紫金山天文臺的研究人員在這些月球岩石樣品中觀察到了巨大的氯同位素分餾現象。而這種這麼大的氯同位素的分餾,只可能是在大撞擊的高溫過程當中由於發生了蒸發形成的。

  科研人員還介紹說,除了月球"大碰撞",太陽系形成初期也發生過多次小行星撞擊事件,但這些撞擊產生的能量不足以導致如此巨大的氯同位素分餾,只有大規模的高溫熔融過程才能提供足夠的熱量:“就是在太陽系形成初期,內太陽系這些類地行星上有這種非常頻繁的撞擊,但它是局部的,不是整個行星這種大規模的撞擊事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