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那和他的风筝成了白鹭洲公园的一景。

  小蜜蜂风筝

  老鹰风筝

  雄姿勃发的“老鹰”在蓝天上展翅翱翔,不一会儿,一只可爱的“小蜜蜂”也飞上了蓝天……在白鹭洲公园鸽子广场,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个放风筝的老人,他就是老那。

  近日,记者来到白鹭洲公园,正好遇见了老那,他展示着自己的风筝及放风筝的工具对记者说:“我觉得老人要有自己的爱好,放风筝就是一种温和、有益的活动。”

  文/图 记者 沈淑婷

  2004年开始定时定点放风筝 收藏有100多个

  放风筝是老那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只要天气允许,家住莲阪外图一带的他每天6点出门,骑着自行车到白鹭洲公园的鸽子广场放风筝,到中午才回家。老那说:“我今年73岁,从2004年开始到这里放风筝,每天早上都来,有时下小雨也来。”一到广场,他就卸下自己的大揹包,里面装着各式风筝、线轮、手套、折叠椅及保温杯,他说:“放风筝的家伙得备齐,还得会照料自己。”

  当天风大,老那放起了一个“老鹰”,“老鹰”越飞越高,很快变成了一个小点,围在老那身边的小朋友们特别兴奋,连连欢呼。

  老那告诉记者,放风筝还是很有学问的,首先要找好风口,根据风的大小选择不同的风筝,如果风大可以选择无骨架“软体”风筝,风小则选择有骨架等种类的风筝,放风筝时还要注意边上的障碍物。由于腿脚不便,老那无法像别人一样助跑放飞,找好风口后,他就把风筝架在草丛里,自己走到远处,风一起,风筝就飞起来了。

  老那说,风筝上天后,要根据风向变化来调整风筝,风猛时要大胆放线,风一弱要适时收线。言谈间,老那收了“老鹰”,又放起了“小蜜蜂”。

  老那的女儿很支持父亲的爱好,给他网购了许多风筝及手套。“不算上送人的,现在有100多个风筝了。”老那说,他收藏的风筝,从几十元到700多元的都有。他最喜欢三角蛇的风筝,蛇头连着40多米长的尾巴,飞起来很壮观。

  喜欢放飞时的“自由”

  风筝线轮送给有缘人

  老那从小就喜欢放风筝。工作时,他在铁路部门从事采购工作,机缘巧合,有段时间常常到山东潍坊去,“风筝之乡”唤醒了他儿时的爱好。

  老那说,每当风筝飞上蓝天自由翱翔时,自己的心情也会变得特别惬意。他说:“放风筝是释放不良情绪的很好方式。我觉得老人还是要有自己的爱好,放风筝就是一种温和、有益的活动。”

  现在,老那已成为别人口中的“那老师”,许多来白鹭洲放风筝的人都知道他。“飞友”还把老那拉进微信群,共同交流、总结经验。如果遇到投缘、也爱放风筝的年轻人,老那还会把自己的风筝连同线轮送给对方。小朋友们对卡通造型的风筝很感兴趣,老那有时也会把卡通风筝送给孩子们。

  家住白鹭洲附近的市民陈先生说,只要上午来鸽子广场,总能看到那老师,他和他的风筝成了这里一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