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852期

  新的一年,託尼主編的第一趟外出考察定格在了西安,在朋友圈"觀察了"很久的「西安大悅城」、北方少有的純開放式街區商業「曲江創意谷」、自出生就自帶"大資管"基因的「西安大融城」......這一年的第一站,選擇在了距離鄭州向西500KM的西安。

  正如今天的標題,作爲一個土生土長的鄭州人,對鄭州商業的發展自然是如數家珍;但作爲一個祖籍在陝西延安的人,對這個"第二家鄉"的商業卻又是知之甚少。從2014年起,每年都要到西安幾次,看一看城市的變化、商業的發展,去感知這裏商業的點點滴滴。而談到差距,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去思考,兩座城市商業的發展本無差距,只是所處城市的發展階段不同、產業組成不同、地域不同而帶來了些許的差異。但總之,託尼主編還是在幾番考察後主觀的認爲與武漢商業相比,鄭州商業的發展軌跡與西安更爲相似。

  奢侈品雲集的西安SKP主編Tony攝於2018.5

  活力街區老城根G-PARK主編Tony攝於2018.7

  新近開業的西安大悅城 主編Tony攝於2019.1

  城市發展背景

  中國作爲世界的文明古國,有着數千年的歷史與文化積澱,而鄭州與西安也被並稱爲中國的八大古都。雖然兩座城市都是歷史名城、都是隴海鐵路線上的重要城市,但所處的發展階段卻是大不相同。

  西安的城市政治地位高(副省級)、工業基礎雄厚、科研實力強、區域首位度高。此外作爲西北的門戶,西安在教育、醫療、商業及區域總部中心方面大大領先於鄭州。

  鄭州則是在隴海鐵路線開通後(1953年開通),才由一個縣級城市逐步發展成爲大型城市。雖然鄭州並不是副省級城市,但在2018年11月新華社發佈的國務院關於建立區域協調發展機制的意見中,被"點了名",被委以中原城市羣中心城市。這對於一個"火車拉來的城市"而言是莫大的榮耀。2012年,鄭州的GDP總量首次躋身全國TOP20,近年來更是通過快速的城鎮化建設、持續的產業結構優化以及區位交通優勢的不斷升級,一路"彎道超車"、快速發展,鄭州也就自然也成爲了大家眼中那顆閃耀的明星。

  城市商業發展歷程

  商業的發展即代表了一個區域的活力、也同時是一個最爲外向的載體。一直以來,它也都是衡量一個區域的發展狀況,判斷未來走勢不容忽視的視角。

  鄭州商業的發展經歷過幾個大的時期,而近年來大量商業項目的陸續開業,帶給消費者的將是越來越多的購物選擇機會,但同時亦將進一步激化鄭州商業市場的競爭狀況,尤其是鄭州已經開業的百貨、購物中心將會面臨相當程度的競爭壓力。在此種情形之下,探討現有成熟購物中心如何保持運營活力亦可能頗具現實意義。

  鄭州商業仍處在一個"購物中心"增量發展的階段

  與鄭州還處於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相比,西安商業則已經步入了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已經形成了"一極多心多組團"的陣型,即鐘樓商圈(一極)、城北商圈+曲江商圈+高新商圈+小寨商圈(四大優質商業聚集圈)及若干個社區型商業組團。

  西安商業發展的四個重要節點

  而作爲西北重鎮的西安,其商業也由早期的"三足鼎立"(世紀金花、中大國際、開元商城)發展成爲今天的百花齊放(消費去中心化,區塊化之後帶來的是區域型商業、社區型商業的持續發展),既有像塔博曼、麥格理、光大安石這樣的"國際型選手"或"基金資管型選手"的加入,也有像華聯SKP、大悅城、華潤萬象城這樣的全國型商業大佬的佈局,更有像賽格這樣崛起的本土新勢力。可以說西安商業發展到今天,除了更加快速化的發展,也有了與國際化接軌的實力。在這方面,鄭州確實還存在一些差距,但看起來又似乎並不算遙遠。

  當然,一座城市商業發展與推動靠的不是某一個人、更不是某一個企業,而是整座城市的力量。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鄭州商業新的發展黃金期,纔剛剛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