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龍山寺

 

五門2.jpg  

    走進龍山寺,儘管信眾、遊客絡繹不絕,你依舊會感受到這古樸寺廟所散發出來的莊嚴恬靜氣息。

 

IMGP0392.jpg  

   只要在庭宇的角落中佇立片刻,或在戲台的木椅上小憩一會,靜觀爐香追逐著空中游絲旋轉上騰,看著陽光穿過柱廊,在地上勾勒著飛簷翹角的輪廓,你的心就會漸漸沉澱了,也無風雨也無晴…

 

IMGP0362.jpg  

   鹿港龍山寺被內政部評定為「國家第一級古蹟」,其建築格局的嚴謹,規模的宏偉,雕刻彩繪的精美,堪稱為「台灣的藝術殿堂」。

 

IMGP0390.jpg  

   寺廟的空間配置,是要讓信徒可以進行祭拜祈福的活動,其規模大小則視主祀神祇的神格等級而定,龍山寺供奉的主神是觀音菩薩,自然能具有最高的空間配置規格了。

 

IMGP3229.jpg

 

 

IMGP0363.jpg  

山門 獨立於寺廟建築之前,具有地標的作用。龍山寺的山門形式為雙重屋簷,四面有坡落水,稱為「重簷歇山」,是台灣目前保存格局最佳,且富有藝術價值的山門建築。

 

IMGP0351.jpg  

前埕 從山門進入龍山寺,展現眼前是寬闊的前埕,兩旁的花圃內有一對青斗石雕刻的獅座,為清嘉慶年間的信士所敬獻,這種石材質地細密,呈現墨綠色澤。

 

IMGP3174.jpg  

   石獅週邊的石雕欄杆是近年來由信徒所捐建,欄杆上的造型為十八羅漢及手持旗、球、戟、磬四位童子與將軍。

 

IMGP0275.jpg  

惜字亭 由山門看往五門殿,兩旁有一道八字牆向外伸展,八字牆的前方有一座香亭就是惜字亭,雖在民國七十五年修護過,仍保有古樸的風貌。

 

IMGP3183.jpg  

五門殿 寺廟的前殿,可說是寺廟的門面,因此外觀設計最為講究。龍山寺前殿因開有五扇門,所以稱為五門殿。

 

五門3.jpg  

御路 五門殿前有一座御路,置於正門前,為寺廟中神明進出的地方,一般人不得由此處進入寺廟,這座御路寬闊而坡緩,造型獨特。

 

IMGP0395.jpg

 

 

五門1.jpg  

 龍柱 五門殿的龍柱為單龍蟠柱,造型為左邊龍柱由下向上翻騰,右邊龍柱由上往下隨雲俯降,稱為「乾坤交泰」式,有陰陽和諧,相生相息之意。

 

IMGP0391.jpg  

 

IMGP0218.jpg

 

 

IMGP3290.jpg  

石鼓 五門殿正門入口處有一對石鼓,其造型為螺狀圖紋,主要功用是鞏固門柱和大門。

 

IMGP0365.jpg  

石箱 五門殿兩旁次間門前有兩對石箱,其功能與石鼓相同,正側兩面均有雕刻,被認為是龍山寺石雕的藝術經典之ㄧ。

 

IMGP0270.jpg  

吊筒 五門殿屋簷下方有一整排的吊筒,下方雕刻著各式各樣的花籃造型,頗為壯觀。

 

IMGP0368.jpg  

夔龍窗 五門殿稍間兩側有夔龍窗木雕,其圖案源自易經,外圍有八卦的造型,八卦的四個稜角有四隻蝙蝠,代表「賜福」。匠師採用雙面透雕的工法,非常特別。

 

IMGP0262.jpg

 

 

IMGP0257.jpg  

對聯 進入五門殿時,正門兩旁有一幅精彩的木刻對聯:「龍山開鎮源流遠 鹿水重興慈澤長」,採用「圓篆體」的書法雕刻。

 

IMGP0271.jpg  

門神 五門殿龍邊門神為太監,一位手持官帽,另一位手捧花鹿,象徵「加官進祿」。

 

IMGP0261.jpg

 

 

IMGP0373.jpg  

戲臺 台灣的大型寺廟都設有戲台,龍山寺的戲台與前殿的背面連接,屋簷為「斷簷升箭口」作法,由中埕往戲臺看,此設計在視覺上得到最大的穿透感。

 

IMGP0389.jpg

 

  

IMGP0233.jpg  

  

IMGP0193.jpg   

藻井 戲台頂棚有一座台灣目前現存年代最早的藻井,它的功能為隔斷過高的空間以保持室溫,避免灰塵下落,能塑造室內富麗堂皇的效果,因設於戲台上方,還具有共鳴箱的效果。

 

IMGP0194.jpg  

   戲台通樑上的彩繪

 

IMGP0265.jpg

 

  

IMGP0268.jpg   

中埕 戲台下階後就是中埕,兩旁植有兩棵百年老榕樹,兩側有長條型的廂廊,展出碑文史料或地方藝文。

 

IMGP0203.jpg

 

 

IMGP0231.jpg

 

 

IMGP0207.jpg  

拜殿 在中埕前方的建築就是拜殿,為正殿祭祀空間的延伸,後排木柱與正殿的木架構互相連結,前側設置一個大香爐。

 

IMGP0228.jpg  

  

IMGP0212.jpg

 

正殿 是寺廟中的主要祀祭空間,室內面積最大,建築最高。龍山寺的正殿為「重簷歇山」式的建築,由後殿看正殿背面的屋頂尤為清楚。

 

IMGP0372.jpg

 

 

IMGP0380.jpg

 

   正殿旁的卍字窗及橫樑的雕刻

 

IMGP0385.jpg  

 

IMGP0383.jpg

 

 

IMGP0226.jpg  

 後殿 後殿建築為昭和年間重建,格局為五開間「單簷硬山式」的屋頂,使用木材大多是台灣的檜木,目前後殿主神供奉日本本願寺御授的阿彌陀佛像。

 

IMGP0217.jpg  

   鹿港龍山寺從清乾隆年間迄今,已穿越了兩百多年的時空,雖歷經風吹雨打、戰亂天災,卻始終屹立不移,他不僅是信徒信仰的聖殿,更為保留台灣藝術文化做了最大的貢獻!

 

IMGP0221.jpg  

 

IMGP0241.jpg  

 

參考資料:鹿港龍山寺《鹿港文化資產叢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