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可以說改變了我看待許多當今臺灣問題的方式。作者認為臺灣如今的問題不過把最低的水果摘完了,現在臺灣需要搭個梯子去摘更高的水果。

臺灣自1858年開港以來從未遇過悶經濟,反觀在美國的發展歷史中跌了無數次跤,但是每次都挺了過來,也很少聽美國人唱衰自己國家。其實任何經濟體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都會面臨到『摘完某一個高度水果』的問題。中國發展的又比臺灣晚,所以目前還有很多低的水果可以摘,這就是成長率會高的原因。許多政治人物喜歡喊出『拼經濟』的口號,這會讓人誤以為臺灣目前的問題是不夠拼,“愛拼才會贏”還適用嗎?許多人對臺灣悲觀的另一個原因是凡事都跟中國大陸比,拿兩個發展階段完全不同的經濟體做比較真的合理嗎?很多人不喜歡臺灣只做代工,可是仔細想,擅長代工就會有很強的製造業,而強勁的製造業一定是建立在穩固的智慧財上,這樣的重要性絲毫不輸給品牌。


小確幸
小確幸一詞來自於村上春樹,他每天堅持跑十公里、四點起牀、一拿起筆寫就是五六個小時,在這樣的高度自律下他才能年年出新作。而對他而言,因為不確定作品的成敗,跑步時也不知道哪一天身體會老朽,所以一杯冰涼的啤酒是他的小確幸。村上認為自我實踐很重要,但是人生中不夠只有這些。但臺灣人定義的小確幸卻看不見自我實踐。小確幸跟自律是相對應的,而如今臺灣人口中的小確幸卻是『大夢想』的反義詞:不敢奢求大夢想,只能追求小確幸

許多人會說:“反正再怎麼工作都買不起房”。買房是幸福的一種,那工作實踐呢?如果買房很遙遠那為什麼不是透過工作得到自我肯定?

如今臺灣的低薪環境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上一代人沒讓產業升級,只靠西進中國壓低成本。年輕世代可以拿這點怪上一個世代,但既然要怪上個世代,那年輕世代更應該要繼續努力來改善。

狼性

『狼性』是近年從對岸流行過來的詞,但是拿來形容唸書是臺灣獨創。如果臺生的問題是缺乏求知慾,鼓吹狼性根本是下錯藥,要改善的應該是教學品質。

最一開始是記者形容華為的崛起像是“土狼精神”,後來百度執行長發的內部郵件提出了狼性的定義:敏銳的嗅覺、不屈不撓的進攻精神、羣體奮鬥。狼性應該是要用來檢討臺灣的大企業,怎麼變成針對年輕人了?

對岸年輕人如果比較積極進取,也是經濟發展中的一個自然現象。市場還在起飛,升遷機會多,那年輕人自然會展現出臺灣人口中的“狼性”。等最低的水果摘完,機會變少時,狼性自然會消退。除了目前高速發展的中國外,放眼全世界,年輕人都是最需要被激勵的族羣,激發出年輕人的熱情與使命,為他們指引方向,難道不是中老年的責任之一嗎?

走出舒適圈

從前臺灣只輸出高端人力,而且只輸向中國。現在不只高端,連低端也輸往新加坡、澳洲。這種情況和菲律賓十分相似。如今,菲律賓經濟高度依賴移工匯款,舉國都習以為常,菲律賓媒體也常大讚移工為『國家經濟英雄』。事實上,這是要付出莫大代價的。第一種代價是連連錯失產業改革的時機,靠移工賺外匯,代表菲律賓在50,60年代不用努力發展加工出口業,不用努力提升生產力,農業生產力不提升,大半土地都被土豪階級壟斷民選官職。在這樣的背景下,菲律賓人離開學校就是勇於走出舒適圈,付出的代價是分裂家庭,無親二代正努力赴海外賺錢,這樣下一代便會是無親三代。

看到這,要年輕人走出舒適圈好像可以解決短期薪資太低的燃眉之急,卻可能害我們錯失改革良機,因為當要改革時,臺灣勢必需要足夠多的高階人才。作者認為要鼓勵走出舒適圈,也應該是要鼓勵企業家勇於投資新科技,改善薪資環境才對。也應該鼓勵政府廢除阻礙創新的法規

投資自己

年輕人在進入職場前,從幼稚園到大學畢業再加上碩士就是十九年。投入的金錢有的來自父母,有的來自納稅人,有的來自學貸。投入的時間是自己的大好青春。為何這些年輕人依然陷入Mcjob(低技能、低薪資、沒前景的工作)。

餐飲管理系、觀光管理系聽起來都好聽,學生在進去時卻不知全臺灣相關科系一年總共畢業多少人,餐飲業、觀光業則只需要多少管理職位。經濟系唸的是需求與供給,應該每個產業都用得到。學生進去時卻不知道如果成績普普,畢業後也頂多在通訊行處理門號續約。大學利用學生的無知,沒用的科系開很多,有用的開太少,政府也沒善盡監督之責,這也就是為什麼畢業後還需要『投資自己』。

大膽走出去

大家常鼓勵臺灣年輕人要大膽走出去,原因是臺灣太舒適了。可是臺灣有低薪、過勞、房價離譜等問題,哪裏像是個舒適圈?那那些大膽走出去的臺灣人,他們在追求不舒適嗎?

其實他們不過是投奔更好的前程,近年來臺灣人才被挖角去新加坡或中國大陸,原因都不是不舒適,而是較好的薪資及工作條件。更何況,鼓勵大膽走出去會產生一種喝過洋墨水比較有國際觀的“錯覺”。不少留學生上網只看臺灣新聞,也只跟臺灣互動,許多人住在臺灣時根本不追本土劇或政論節目,出國後天天看,這種人哪有因為出國而擴大眼界?

其實出國收穫多寡,是源自於動機。如果只為一張文憑,那收穫就是一張文憑。因此,重點在於抱著何種目的出去。年輕人出去了,臺灣就應該營造讓他們想回來的環境,不然高齡化加少子化,工作人口一直在縮減。真正應該做的是想辦法讓產業走出去,比如瑞典人口不到一千萬,音樂產業就走得出去。

中國 V.S. 臺灣

若看整個中國,的確進步飛快,但是人均GDP卻是臺灣的三分之一。許多人會舉出現今中國發達的各個證明,先進的機場、車站、美術館等等。但問題來了,在中國仍舊維持高成長時,仍然有數以萬計的年輕人自稱『蟻族』,意即生活品質低,整天只有工作,不敢奢望未來。所有的大國都一樣,地區差異一定大,發展不可能等速,中國的一線城市比臺灣光鮮亮麗,但仍然有區域差異的問題。其實臺灣看中國抱持平常心就好,畢竟發展階段不同,各自有各自的困難,臺灣根本不必自慚形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