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人類的我們,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來選擇飲食型態為素食(herbivorous)、肉食(carnivorous)或者是雜食(omnivorous),因為人類是雜食性動物。

 

不過,居然有肉食性動物不吃肉,改吃素?

難道肉食性動物可以自由選擇「我要洗心革面,今天開始吃素!」然後就再也不碰肉,從此變成素食者?

上面說的這種動物,其實是大貓熊。

本來應該是肉食性動物(carnivore)的大貓熊(Giant panda, Ailuropoda melanoleuca),竟然放棄吃肉的習慣,開始整天吃竹子維生,而新歡竹子又只能提供大貓熊少許營養,營養價值不及過去的肉,這聽起來真的很匪夷所思。

為什麼竹子在大貓熊眼中這麼有魅力呢?

大貓熊是什麼時候開始變成素食者的?又、是為什麼開始吃竹子呢?

 

 

溯源自200-700萬年前之間,大貓熊開始進食竹子。

目前確定大貓熊將竹子作為單一食物來源的歷史已有200萬年之久。

undefined

 

 

 

其實我們喜歡吃什麼食物、怎麼吃、味道嚐起來如何,都會受基因所影響。

大貓熊之所以失去對肉的喜好,目前較主流的說法是,研究指出大約在420萬年前,大貓熊體內掌管味覺的基因──T1R1(the umami taste receptor gene T1R1)產生突變(mutation),失去其正常的功能,該基因成為偽基因(pseudogene),使得大貓熊無法品嘗出鮮味(Umami,源於日語 うま味)。

肉類所含有的鮮味對肉食愛好者來說是吃肉的一大魅力,而大貓熊由於再也無法品嘗鮮味,從此對肉也就興趣缺缺了。

 

(※日語 「うまい」的意思是美味,うま味又寫作「旨み」、「旨味」、「うまみ」等,表示是美味的味道,由發現昆布鮮味的日本化學家池田菊苗命名,日後創立了味の素株式会社,販售以monosodium glutamate (MSG)為主成分的商品「味の素」。與umami相關的英文字有savory, brothy等,表示肉味。)

 

umami是胺基酸(amino acid)-麩胺酸鹽( L-glutamate) 及 5’-ribonucleotides (如核苷酸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鳥苷酸 (GMP) , inosine monophosphate 肌苷酸 (IMP))等所表現的味道。

undefinedglutamic acid

undefined

undefined

courtesy of  Wikipedia.

在自然界中,植物(如蕈類、昆布等)富含IMP,而動物(如魚類、貝類等)則富含GMP。

 

 

 

 

自從大貓熊不再愛吃肉,牠們開始把主要的食物來源轉變為竹子。

原本是肉食動物的大貓熊,在基因突變後變得喜愛吃植物,這突然的轉變,大貓熊是如何適應過來的?

 

 

 

植物的初生細胞壁(primary cell wall)組成份有纖維素(cellulose)、 半纖維素(hemicellulose)及果膠(pectin)等。

undefined

 

▲ 圖為primary cell wall 的結構。courtesy of  Wikipedia.

 

undefined

undefined

大多數的草食性動物(herbivore)如牛、馬、無尾熊等擁有身高10~12倍長的腸道,以利身體有足夠的時間來消化吸收植物的營養,

並且都能夠消化纖維素(cellulose),主要倚靠的是能夠分解1,4-beta-D-glycosidic linkages(簡寫β(1→ 4) linkage)的酵素── cellulase

也就是說,草食性動物之所以能夠消化cellulose,是因為有cellulase,該酵素可以分解cellulose成為可利用的醣類,草食性動物才能依靠素食維生。

cellulase並非草食性動物體內自身擁有的,真正的主要功臣是草食性動物的腸道菌。

腸道菌與草食性動物在能夠共同得到利益且一起生存的狀況,稱為共生(symbiosis)。

草食性動物體內的腸道菌可稱為共生菌(symbiotic microbes)。

 

 

大貓熊其實沒有自行消化竹子纖維的能力,單靠己之力,並無法將竹子作為能量來源。大貓熊之所以可以消化竹子,身後功臣是腸道菌叢(gut flora)。

研究發現,大貓熊的腸道菌相與熊類(如黑熊、北極熊)等肉食動物較為相似。而從腸道型態來看,大貓熊也沒有演化出像草食動物那樣較長的腸道。以腸道的長度來說,草食性動物擁有較長的腸道,而肉食性動物則相反。

雖然大貓熊的腸道菌較利於消化肉類,但腸道菌產生的酵素(enzyme)仍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幫助大貓熊更佳地利用竹子的營養。

 

大貓熊的主要食物來源──竹子具有高纖維、低熱量的特性,再加上大貓熊消化吸收竹子營養的程度並不高,竹子當中92%的纖維、73%的半纖維在通過消化道後,會由糞便排出。

看起來大貓熊無法妥善地利用竹子營養,也是這個原因使得大貓熊毎天必須長時間進食約12-14kg的竹子,花上14小時的時間在消化上,才能維持每日身體所需的營養。

 

熊類通常在食物較缺乏的冬天,會選擇在入冬前飽餐一頓,儲備足夠的能量,入冬後開始進入冬眠(hibernation),以節省體內的能量順利過冬迎春。

而生長在一年四季食物皆不匱乏的地區的熊類,如眼鏡熊、馬來熊、熱帶地區的亞洲黑熊(如台灣黑熊)、部分南方地區的美洲黑熊等,因沒有在冬天找不到食物吃的擔憂,就不需要冬眠。

以大貓熊來說,牠們不會冬眠,但這也可以說是因為竹子能提供大貓熊的營養實在太少了。

大貓熊光是為了維持每日基礎所需營養,就已經毎天竭盡所能地在吃竹子了,因此要靠吃竹子來得到儲存過冬所需的能量,實在很難。

竹子提供大貓熊的低營養量,也顯示了大貓熊的繁殖率之所以比較低的原因。

 


 

 

 

大貓熊由肉食性動物轉變為草食性動物的原因

目前主要認為跟T1R1基因突變有關,

但2011年有研究指出,大貓熊之所以對食物的偏好由肉轉為竹子,也與大貓熊的dopamine metabolism有關,這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究竟大貓熊是在幾百萬年前面臨環境變遷,當時環境可取得的肉有限,導致大貓熊開始轉而尋求植物為主要能量來源

還是因為T1R1基因突變,大貓熊失去對肉的喜好,直到可取得的肉來源變得豐富之前,都不會想再吃肉,因而變為素食者呢?

抑或是有其他的原因所導致?

除了較肯定的T1R1基因突變的說法之外,目前尚無法完全確定原因。

 

 

 

 

 

 

 

 

courtesy of the following sources: 

論文:

NATURE - The sequence and de novo assembly of the giant panda genome

PLOS - Why Does the Giant Panda Eat Bamboo?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ppetite-Reward-Related Genes among Mammals

 

文章:

SCIENTIFIC AMERICAN - Giant panda genome sequenced, explains taste for bamboo
New Scientist - How the giant panda lost its taste for flesh

treehugger - Panda's Love of Bamboo Supported by Their Stomachs, Not Their Genes

 

書籍:

Principles of Neurobiology:P.233-23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