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是2007年加入歐盟,波蘭2004年加入歐盟。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以及三國加入歐盟的時間為節點,我們分別來看三國GDP的變化。

以下為世界銀行統計的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波蘭三國的GDP增長率(年百分比)

從三幅圖可以看出,羅馬尼亞在加入歐盟以後GDP增速高於前年,但是波蘭、羅馬尼亞在加入歐盟以後GDP增長率甚至低於前年,雖然三國的增長率均為正數,說明三國的GDP總量有所增加,但不足以說明三國在加入歐盟後GDP出現暴增現象。

不過從數據上看,歐盟對於內部成員國的經濟發展還是有一定促進作用的,畢竟在區域一體化的發展過程中,歐盟無疑是世界上發展最為成熟、發展水平最高的區域一體化組織,同時歐盟也在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區域資源整合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關稅同盟、共同市場、單一貨幣、申根條約等措施與機制的建立,不斷加深歐盟一體化的程度,使得歐洲基本統一了內部大市場,並且最大程度上促進了歐洲內部商品、人員、資本和服務的自由流通,而這一發展過程也切實促進了歐盟成員國經濟的發展。

除了歐盟在一體化過程中創造的良好經濟發展環境外,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波蘭等這些中東歐國家在加入歐盟後GDP有所增長,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中東歐國家之前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早期加入歐盟可以通過完善國內市場經濟體制、引進外資、利用歐盟內部市場等優勢獲得一定程度上經濟的發展。

但是歐盟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難與挑戰,從今天的歐債危機、難民問題、英國脫歐等現象均可以折射出歐盟在一體化進程中也有自身存在的問題,這也說明並非加入歐盟就成獲得經濟的高速發展。


暴漲?哪來的暴漲?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發展的慢我就不說了。

以發展最好的波蘭為例

我們統計一下啊,從2004年到2017年,一共14年。

那麼波蘭GDP增長總量除以14年,平均一年增長多少呢?3.93%

連4%都不到,這也能叫「GDP暴漲」?是不是誇張了一點?

擺事實講道理,數據不會騙人,對吧。

東歐國家的問題

可能很少人能明白東歐國家的問題在哪,說句不好聽的,東歐國家就是德國的經濟殖民地,我講這句話一點都不誇張。而且我能很明確把德國如何從東歐吸血的過程告訴你。

一個發展中國家怎麼和一個發達國家較量?怎麼真心發展中國家的出口?

第一,生產更便宜的商品,比如說IPHONE賣1萬2,我小米賣3千6。

第二,匯率貶值,刺激出口,這個大家都在用對吧。

第三,保護民族工業,你讓一個發展中國家和一個發達國家直接去刺刀上陣,發展中國家一定會輸,毫無疑問的。

德國是怎麼吸血的?

德國操縱歐盟制定了一大堆讓人瞠目結舌的標準,做過外貿的人都知道歐盟的標準多麼苛刻,這樣直接斷了發展中國家的念頭,如果你生產質量稍差一點,但是便宜的多的商品本來是可行的,但是在歐盟標準下,你根本連生產都不能生產。

然後匯率貶值,對不起,全歐統一用歐元,主權國家無權發行歐元,你貶值不了。

保護民族工業,對不起,沒有什麼民族工業可言,全歐市場統一。

現在波蘭自己的公司相當多的都賣了,舉個例子,波蘭小瓢蟲連鎖超市,變成了葡萄牙的,號稱波蘭最傑出的金融機構,波蘭第二大銀行Pekao銀行,賣給了義大利人,?owicz,波蘭最大的乳品公司之一,賣給了瑞典人,Allegro,波蘭最大的電商,賣給了南非傳媒,Pudliszki,波蘭最大的番茄醬商,變成了美國亨氏,E. Wedel,成立於1845年的波蘭巧克力商,現在屬於日本樂天。

每年都有大批的波蘭人紛紛前往德國,法國之類的更發達國家打工,年年流失大批的勞動力。波蘭本國內的建設誰來負責呢?答案:烏克蘭人。

就這,德國還在壓著波蘭必須去接受一大堆的難民。


應該得這麼區分,歐盟是一個短腿嚴重的經濟體!這個團體都是處於經濟產業鏈的上層,他們的主要國家都是發達國家,從經濟,科技到國際影響力全部頂尖於世界!但是他們缺下游產業,也就是原料及初級加工產品!這類產業或因為利潤地,污染大,耗工多等問題,歐盟主要國家基本上不自產,這些產品他們一直都是從世界各地進口的!

東歐各國以前是蘇聯陣營的國家,由於蘇聯自己工業的短腿科同樣嚴重,蘇聯偏重工業,而東歐作為蘇聯傳統的勢力範圍,也被波及其中。在當時的蘇聯組織中,除了東德具備頂級工業能力之外,其他國家的工業也都是側重於初級加工產品。

西歐側重頂級工業產品,東歐側重初級工業產品,兩廂一融合,各取所需所長,西歐把原本需要從拉美非洲乃至亞洲的代工產品放到東歐生產,如此,既節約中轉成本,又組成內部產業鏈結合,自然對雙方經濟快速發展起促進作用!反之,對其他地區則就未必了!


對於中東歐地區的國家來說,加入歐盟對於經濟發展必然是十分有利的,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波蘭等國家加入歐盟之後的GDP暴漲就是鮮明的證據。那些還沒有加入歐盟的中東歐地區國家,比如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等國經濟就和那些已經入歐的國家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說對於幾個依然貧窮的中東歐國家來說,加入歐盟就是他們的最好選擇,雖然歐盟的軍事實力有限,但是發展經濟絕對沒問題。

(歐盟總部)

那麼為什麼加入歐盟可以讓羅馬尼亞和波蘭等國實現GDP的暴漲呢?李姓先生認為這主要是跟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歐盟會幫助成員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任何想要加入歐盟的國家都需要具備初步的市場經濟地位,這樣才可能獲得歐盟的入盟許可。當一個國家成為歐盟的正式成員國之後,歐盟會對成員國的市場機制提出改革意見,並督促各成員國儘快完善國內市場,鼓勵私有經濟的發展。自由的市場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只有不斷推動市場經濟改革才能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這是為什麼加入歐盟以後波蘭和羅馬尼亞等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2.歐盟幫助成員國完善國內相關法律,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法治是社會穩定和諧的基礎,建立起一套充分合理的法律能夠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歐盟的法律注重保護私有財產和知識產權,充分保障公民和企業的這兩項權力有利於保持經濟活力,也有利於鼓勵公民創新。這也是歐盟內部經濟之所以發達的一個重要原因。

3.加入歐盟就等於擁有了廣闊的市場。歐盟的經濟總量目前大約在18萬億美元左右,僅僅比美國低一點,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經濟體,加入這樣的經濟同盟也就意味著進入了這個龐大的市場。中東歐等國產品的價格在歐盟內部具有很大的優勢,這樣在沒有任何關稅壁壘的情況下,波蘭和羅馬尼亞等國自然很容易憑藉大量出口而獲得經濟的快速發展。

(歐盟各國領導人)

4.中東歐國家加入歐盟之後不僅可以獲得歐盟財政上的支持,還可以吸引大量歐盟企業的投資。波蘭和羅馬尼亞等國家加入歐盟之後,由於他們相對於西歐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很低,這也意味著他們擁有非常廉價的勞動力,於是大量西歐國家的公司就會把工廠搬到中東歐國家,這樣就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企業的投資規模擴大之後,羅馬尼亞和波蘭等國的經濟自然就發展上去了。這也是他們GDP快速暴漲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歐盟各國地圖)

總之,除了上面幾項好處之外還有一系列其它具體的利益。對於像白俄羅斯這樣的中東歐窮國來說,加入歐盟是他們最好的選擇,因為入歐可以幫助他們的經濟獲得快速的增長,對於老百姓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只可惜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因為自己的個人偏見和一己之私而非常排斥歐盟,這嚴重影響了白俄羅斯的經濟發展,也阻礙了白俄羅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事實證明,波蘭、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這些國家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


歐盟對經濟肯定有促進作用,但這幾個國家是有區別的。

波蘭2004年加入歐盟,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是2007年加入歐盟。

2004年,波蘭GDP是2551.02億美元;2017年是5245.1億美元。10年時間翻一番,確實可以說是暴漲。

2007年,羅馬尼亞GDP是1759.34億美元;人均GDP是8424美元;2017年是2118.03億美元,人均是10813美元。只能說是有增長,但沒有暴漲那麼誇張。

2007年,保加利亞GDP是444.11億美元,2017年是568.32億美元。

所以把這三個國家糅合在一起說,加入歐盟之後GDP都暴漲,是不妥當。波蘭確實有暴漲,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卻只是中低速增長。

然後我們回到問題本身,就是歐盟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從常規來說,國家經濟發展主要是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歐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28個國家成為一個統一的市場,當然會對成員國經濟發展有較大促進作用。但同時,出口對於不同國家經濟促進作用,是有大不同的。比如德國,出口對經濟拉動作用就很大。因為德國在工業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是一個全球出口大國,僅次於中國、美國。德國經濟對出口有較大的依賴。但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這樣的小國家,工業不發達,主要出口的就是低端產品,其實出口對國內經濟拉動是有限度的。但還是有拉動作用,不過作用沒有那麼明顯而已。所謂的出口,就是將國內多餘的產品,賣到國際市場。然後交易回國內比較缺乏的產品。貿易讓大家生活更美好就是這麼來的。

應該說,歐盟對經濟拉動還是很大的,但對於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這樣的國家,拉動沒有那麼明顯。因為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對歐盟的需求更大,而歐盟對這兩國家的產品,需求反而不那麼強烈。


原華約國家加入歐盟後,經濟都得到了較大發展。這主要是因為加入歐盟後,享受到了這個強大的經濟共同體帶來的諸多好處,難怪土耳其和烏克蘭做夢都想加入歐盟。

1歐盟是一個擁有三億多人口的大市場,在這個市場內,使用統一的貨幣,沒有貿易保護壁壘,商品自由流通,沒有惡性競爭,主要的商品進口和出口都在內部進行,企業不愁沒有市場,並且擁有的是購買力很高的市場。商品流通效率高,帶動了商業的繁榮和工業發展的活力。

2歐盟成員多數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科技先進,工業發達,經濟發展水平高,經濟一體化後,各國經濟大融合,生產力落後的國家可以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和資金,帶動本國經濟發展。在歐盟內部,不會有歧視,共同發展共同提高是其整合目標,因為最終歐盟要作為一個強大經濟體參與世界經濟競爭。

3在歐盟內部,經濟要素可以調節,各國可以大力發展本國擅長的製造業,而不必各個領域都去投資,都去發展,這就提高了企業資金的利用效率。

歐盟的成功發展模式吸引了世界其他地區和國家的模仿,如非洲聯盟,東南亞聯盟,海灣國家聯盟等,其目的也是意圖依靠國家之間聯合,打充滿活力和競爭能力的地區經濟組織。但最穩定,最團結,發展成就最高的依然是歐盟。


謝邀,我覺得這個說法不正確。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家加入歐盟後,GDP增長是有的,其中有幾個年份確實漲的多,但用幾十年的眼光衡量那談不上暴漲,與同時期中國經濟增長做個比較就可以知道,他們增長速度並不快。我們可以看一下東歐各國1990年代後20年的人均產值(以美元計價)增長:

與之對應,中國人均產值數據為1992年:419美元,2010年:4434美元

計算一下可以知道好些東歐國家當年人均產值是中國的7-8倍,20年後的2010年這個數值是中國的3-4倍,因此東歐國家雖然GDP也增長了,但對比下來談不上暴增。

上述數據還只是截止到2010年的,最近幾年因為歐洲經濟不景氣,東歐經濟也受到拖累。剛剛查了2016年保加利亞人均GDP數據

與之對應,2016年中國人均產值數據是5.4萬人民幣,折算成美元大約是8400美元,已經超過保加利亞了,比羅馬尼亞等還落後些,但差距不大了。

因此可以證明開頭說的結論,有人以為東歐國家產值發展優秀只是對比過去數據,畢竟多數國家都是在前進,但和同時期增長較好的國家對比一下,可以說談不上快。


因為波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加入歐盟後,會吸引歐盟各成員國的資金、技術進入這三個國家。增加了這三個國家的固定資產投資,提高了波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的經濟收入,真正實現了共同富裕。

1.波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都是典型的東國家,他們在冷戰時期屬於蘇聯陣營,經濟發展比較落後。蘇聯解體後,這些東歐國家為了擺脫俄羅斯的控制,紛紛加入了北約和歐盟,這確實提高了波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的經濟發展水平。以下我來對這三個國家進行一次分析。

2.波蘭國土面積31萬平方公里(相當於2個山東省加起來那麼大),有3795萬人口,2017年GDP是5099億美元。波蘭2004年5月1日加入歐盟;保加利亞國土面積11萬平方公里(比中國的江蘇省大一點),有713萬人口,2017年GDP是559億美元。保加利亞2005年5月11日加入歐盟;羅馬尼亞國土面積23.8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廣西自治區那麼大),有1970萬人口,2017年GDP是2113億美元。羅馬尼亞2007年1月1日加入歐盟。

3.波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在沒有加入歐盟之前,經濟發展十分落後。而歐盟執行的是經濟、政治一體化政策,目前歐盟有28個成員國。歐盟就像一個國家,而28個成員國就相當於28個省。歐盟成員國之間實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歐盟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歐元也成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貨幣。歐盟的面積有437萬平方公里、有5.1億人口;波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加入這麼大一個經濟體,可以使這三個東歐國家的人口,自由在歐盟國家中流通。而歐盟其他國家的資本也可以順利進入這三個國家,進行固定資產投資、建設工廠、提高就業率,改善這三個國家的人民生活水平,增加這三個國家的經濟收入。這就是波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加入歐盟後,經濟得到發展的原因。


歐盟一體化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落後沒有競爭力的當地企業引進了技術,資金和更好的管理。人民自由活動,去更好的地區工作,學習。。。人民生活品質提高了,收入提高,當地企業進步了,生產要求更高了,品牌更有競爭力,可以背靠歐盟這個更大的自由貿易市場。那不是更好嗎?


東歐主要是農業國,加入歐盟以後,向西歐出口農產品,可以拿歐盟的農業補貼。所以東歐國家是歐盟農業補貼政策的堅定擁護者,哪個政客敢削減補貼,東歐人民跟他急。烏克蘭西部農業區也是看了眼饞,想要加入歐盟,與東烏克蘭重工業區發生利益衝突,有了烏克蘭內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