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法雞和德棍的教會不一樣,法雞教會和愛爾蘭凱爾特教會一樣歷史悠久,不覺得自己應該給羅馬主教當下屬,起碼也要享有某種意義上的自治權,德棍的教會則是羅馬主教權威下不斷向外開拓的結果

因此法雞教會會站在法雞國王一邊,去對抗羅馬皇帝和羅馬主教,而德棍的教會是不會這麼做的,尤其是德意志西南和東北的教會,前者是傳教用的,後者是制衡貴族用的,前者依託於羅馬主教,後者本質上和貴族諸侯沒什麼區別


法國的統一是建立在英法百年戰爭法國勝利的基礎上的,否則哪來的統一。在這之前法王的影響力也就現在大巴黎這一塊稍微大些,大巴黎叫做法蘭西島就是這個意思,法國各地各種不聽話的王多得是,和我們的春秋有點像。

英法百年戰爭的結束是中世紀結束的標誌事件。

現在的安道爾就是法國中世紀分裂狀態的殘留。


中世紀的神羅雖冠有羅馬之名號卻無統治之實,早期的皇帝(即德意志國王)一直覬覦著北義大利,卻在種種因素影響下止於阿爾卑斯山。長時間在義大利問題上與羅馬教廷等的纏鬥使神羅皇帝忽視了對德意志事務的處理,民族國家的形成大大地向後推延。在腓特烈二世(霍亨斯陶芬朝名君,"巴巴羅薩"之孫)去世之後,皇權徹底衰落,德意志的大封建主轉化為各邦國諸侯,1356年頒布的《金璽詔書》,就是從法律層面上對這既有現實的承認。這時的神聖羅馬帝國(後加上"德意志民族的"前綴),只是強行拼湊起來、披著帝國外皮的聯邦,想重振皇權,可得問問這大大小小的邦君同不同意。宗教改革之後,分裂的情況更加的嚴重。《威斯特伐利亞條約》承認各邦為主權國家,正式劃定國界,皇帝只是一個與其他德意志君主同等的大諸侯

德意志作為歐羅巴的腹地,逐漸演變為了列強博弈的戰場。後來的普魯士統一德國,建立起來的也不是什麼民族國家,而是普王與各邦君妥協之下的產物(姑且稱之為"國家"吧)。


雖然這是個宏大的題目,但是這個題目有問題。

學識有限,秉著交流學習的態度說點自己觀點。不對的地方請指教。

在的上學時候,讀到歷史書上的那段,其實覺得真TM魔幻。西法,中法,東法明明疆土和現在三國的疆土有很多的不同,怎麼就成了這三個國家的前身了。

其實,我們的歷史書,限於篇幅,沒有對中間進行任何描述。在講究血統法理的歐洲,說三個法蘭克是法德意三國前身的確是有一定道理。但是這隻限於「有一定道理」,不代表確實有道理。

首先是三國和三法之間的傳承關係。

現在法國向上追述,的確可以追述到西法。但中間涉及了大量的土地兼并和家族絕嗣以及外部壓力。現在的德國向上追述,就是勃蘭登堡公國,放大了再看,就是神羅,再向前就是東法。現在的義大利就比較魔幻了,奠定現在義大利版圖的撒丁王國前身是神羅的薩伏伊公國。如果要按教科書的說法中法是義大利的前身,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薩伏伊公國所在的位置是曾經中法的控制範圍,洛泰爾林吉亞王國中的勃艮第地區(不是腦裂的那個勃艮第公國)。

這就是三個國家向上最簡單的追述法。當然歷史進程沒我說的這麼簡單,中間涵蓋了大量的歷史事件,宗教影響,相互之間的外交,家族聯姻,絕嗣,旁系,戰爭。

其次是一個概念問題。

現在意義上的國家這個概念,在中世紀是不存在的。西歐的中世紀,是標準的封建制。國家的等級從帝國--王國--公國--伯國遞減,對應爵位分別為:皇帝,國王,公爵,伯爵。等級森嚴,但是各級權力有效管理許可權在多數情況下只限於自己直轄領地,對於下級管理基本屬遙控指揮,隨著地方領袖的逐漸壯大,及有可能出現自立門戶的情況。比如:1066年法國的下屬的諾曼底公爵征服英格蘭後,基本就不鳥法王了。在經歷兩百多年的聯姻和吞併後,甚至掌握了原法國南部的阿基坦公國,後隨著雙方矛盾的加劇,爆發了百年戰爭。

也就是說,現在我們國家的概念是不可以直接套用在中世紀的西歐政治體系中的。現在國家概念形成要等到17世紀,歐洲大陸上的「30年戰爭」之後簽訂的《威斯特伐利亞合約》這個時間點。在此之前,所謂的西法蘭克或者法蘭西,東法蘭克或者神羅,中法蘭克或者洛泰爾林吉亞王國,雖然他們也有自上而下的政治管理體系,但因為統治家族繼承法的限制以及血統論等多種因素影響,並不能自上而下施行有效的集權統治。對於政權劃分也並不是國家這個單位,而是家族。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法蘭西、神羅等各種國名其實是方便大家族統治而進行的地區劃分,比如下半身開疆的哈布斯堡家族,用下半身曾經同時統治了神羅、西班牙、尼德蘭。現在的西班牙王室是出自法國的卡佩家族。

明白了家族的概念,再來說繼承法。

西歐中世紀早期的君主繼承製度,是男丁優先均分制。這也是法蘭克王國均分成三法的緣由,當然後代們火併再分再火併再分那是後話了。再這個基礎上,是很難出現一個疆土遼闊且進行統一行政管理的專制集權政權的。

大的趨勢就是有限的土地越分越細,僧多肉少。然後就是相互之間對於土地資源的爭奪,換句話說就是戰爭。

西歐的這套中世紀體系理解之後,結合相關的歷史事件,再回來看這個問題,就能明白了。

從國家概念的角度來說,並不存在法蘭西長時間的統一,在中世紀多數時間中,法蘭西王國里的地方領袖基本也是各過各的,既有阿基坦,香檳,波旁,諾曼底,加斯科涅,普羅旺斯,勃艮第這些地方貴族政權,也有聖殿騎士團和教宗領地這樣的宗教政權。「政令不出法蘭西島」並不是一句玩笑話。相比神羅的碎成渣,法蘭西只不過碎的不夠徹底而已。而後隨著與教宗的矛盾加劇,與神羅的矛盾,與英格蘭的百年戰爭等這些外部因素逐漸迫使法蘭西先於另外兩國走上了集權專制的道路,而後逐步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而此時的哈布斯堡還在忙於處理神羅的七大姑八大姨之間那點破事,義大利的商人們還在抱怨地中海的油水越來越少了。

以上。


長文警告


法蘭西

來自《西方文明史 歐洲譜系》,下同

如圖,早期法王的領土是十分的小的。

在腓力二世之前,王室領地的擴張及其緩慢。王室的力量過於弱小,而貴族則過於強大。

儘管王室一直努力擴張,但直到腓力二世才有較大成果。

腓力二世與埃諾的伊莎貝爾的聯姻的確為王室帶來了大片土地(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片土地其實蠻小的,佛蘭德的西部,位於皮卡第右邊),但聯姻或許並非王室領地急劇增加的主要原因。

短短百年王室卻幾乎囊括了整個法蘭西,英格蘭這位可愛的老冤家實在是功不可沒。

諾曼征服(1066)帶走了諾曼底,而後來著名的亨利二世(1152)與埃莉諾的結合又將阿基坦帶給了英格蘭(阿基坦對於法王可以說是得而復失了,可憐了路易七世了)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期間,因為對獅心王(理查)的無法忍受率先回國。(然後率兵奪取了阿圖瓦)

由於理查可愛的弟弟約翰對繼承順位的不滿(理查指定了其侄 布列塔尼的阿爾蒂爾,即亞瑟)約翰開始對王位的爭奪。

聽到消息後不久,理查便踏上了回國的道路,然而因為東征期間的「獅心王」舉動,他被囚禁在皇帝的宮廷中。直到1194年才得以離開。(理查王得以獲釋得益於他「獅心王」的傳說,英格蘭人民皆為他的回歸貢獻了許多,無論平民,教師。這也表明,約翰沒有成功篡奪王權)

(而且理查一回國,約翰就屈服了)

好自為之,魔鬼已出籠。

隨即,金雀花與卡佩的戰爭爆發了。顯然,這時的腓力二世可不像從前的法蘭西君主一般,腓力二世於理查被囚期間,成功奪取了大部分的諾曼底,而約翰也「不甘示弱」他放棄了昂古萊姆(阿基坦東北部,僅僅放棄了宗主權,並不意味著昂古萊姆併入法蘭西)。腓力二世的實力比此前如何一位法蘭西國王更加強大。

前期理查憑藉著他過人的運氣以及出色的軍事才能在戰爭中佔了上風。然而事情很快發生了轉機。1199年為鎮壓昂古萊姆伯爵的叛亂,理查死於一場攻城戰中。

(穩定度-1)

於是,在約翰I的英勇帶領下,英格蘭的領土只剩下了加斯科涅沿岸。

而剩下的皆歸法蘭西王室所有。

緊接著的是百年戰爭,眾所周知,這場戰爭極大的推動了法蘭西民族的塑造,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是法蘭西領土又進一步的擴大了。

很不幸的,英格蘭的君主是能力媲美約翰的亨利VI。在他的帶領下,英格蘭又失敗了,不過這一次不同以往,英格蘭的大陸政策再無可能了。

而勃艮第公爵是「頭鐵的」查理(大霧)由於早前的王室聯姻,這時查理同時掌握著勃艮第公國、勃艮第伯爵領以及部分低地(大約是今天的比利時+盧森堡+荷蘭省與澤蘭省)。如此豐厚的土地,在1477年查理死後,大部分併入了法蘭西,剩下的(低地)則隨著瑪麗與馬克西米利安的聯合併入了哈布斯堡。而勃艮第伯爵領則被逐漸併入了法蘭西。

布列塔尼也不得不臣服於王室。(並隨著聯姻而不斷加強最終完全合併)

安茹的絕嗣帶來了普羅旺斯以及安茹家族的宣稱。後者引發了對那不勒斯的爭奪。

至此,王室基本控制了法蘭西。

總結。少部分領地的併入是由於王室聯姻,大部分則來自征服。這點與哈布斯堡大有不同(大霧)

所以實際上,法蘭西表面是保持統一的(這得益於西法蘭克的遺產,從西法蘭克到法蘭西,王國自始至終都沒有出現義大利或德意志地區的狀況,所以法蘭西可以說是從中世紀早期開始一直維持著統一),但事實上由於貴族的反覆橫跳,法蘭西是不統一的。法蘭西真正的統一,可能要再往後,當王室的力量已壓倒貴族時,即中央集權的法蘭西。


義大利

義大利就慘了,長期以來較為龐大的可能僅有那不勒斯。

義大利大可分為三部分,倫巴第,那不勒斯以及教宗國所處的半島中部。

在倫巴第人征服北義大利之後,勃艮第的魯道夫II征服了義大利,而後又轉手流入了阿爾勒的于格。其子又娶了前者的女兒,然後。。死了。於是,奧托(就是著名奧託大帝)通過娶寡婦的方式得到了義大利王國(此時的義大利王國僅是義大利北部,而非整個亞平寧)

之後便是初中歷史所說,贖買(與起義)

「倫巴第聯盟」(由教宗推動形成,包括倫巴第與維羅納諸城市。先前「紅鬍子」腓特烈對教宗「不敬」,起因是腓特烈以羅馬共和國要挾教宗。教宗的復仇雖遲但到)組成了,他們成功的讓皇帝在1183年簽下了「康斯坦茨(EU1.30剛細化,瑞士東北方)和約」(另外,先前有「康斯坦茨條約」——由腓特烈與教宗簽訂)——承認了城市的自治地位。皇帝對倫巴第的控制減弱,義大利王國名存實亡。這才出現了文藝復興前倫巴第地區邦國林立的狀況。

由於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威尼斯成為了地方強權。熱那亞亦通過戰爭增強了自己的勢力。逐漸的。形成了15世紀薩伏依,熱那亞,米蘭,威尼斯,佛羅倫薩,費拉拉,錫耶納幾個較大的勢力。而這種情況幾乎持續到了18世紀。

多次強權干涉,較為成功的僅有義大利獨立前的奧地利(成功的征服了維羅納與波河地區,並成功的維持了近50年)

美第奇家族統一了佛羅倫薩與錫耶納,建立了托斯卡納。

薩瓦則被趕過了阿爾卑斯山脈,改頭換面為皮埃蒙特王國。1713「烏得勒支條約」以後,撒丁島脫離了西班牙,成立撒丁王國,歸屬薩瓦家族。

而那不勒斯,所謂的「大希臘」,拜占庭人的土地(什麼?羅馬人?在哪裡?)由於諸多不便因素,拜占庭人對此地的影響力漸漸縮減。

隨著統治的名存實亡,諸多城市已經獨立。而隨著阿拉伯人的崛起,902年,阿拉伯人成功征服了西西里。

這種狀況持續到11世紀,諾曼人來了!他們征服了整個西西里與那不勒斯。拜占庭人與阿拉伯人對亞平寧的控制告終。

接著阿拉貢人奪去了西西里與撒丁島,安茹控制了那不勒斯。但在15世紀早期戰敗,最後那不勒斯亦被阿拉貢奪取。

在波旁家族入主西班牙後,那不勒斯又轉手波旁。隨著大革命的進行,約瑟夫 波拿巴統治的那不勒斯王國最後脫離了法蘭西或是哈布斯堡。那不勒斯獨立了。

8世紀。「矮子」丕平(法蘭克國王)擊敗倫巴第人,再加上「君士坦丁的贈禮」,教皇迅速的擴張。教宗國形成了(應該)

教宗的勢力隨著天主教的擴張而擴張。且由於皇帝的影響減弱,教權成為了這片土地的掌控者。

然而隨著人文主義的傳播,教宗國也僅能雄踞中義大利了。

梳理完後。可以發現,義大利統一的阻力。其一便是外國強權,早期的皇帝,阿拉伯,諾曼人,後期的哈布斯堡,瓦盧瓦,波旁,波拿巴無一不對義大利虎視眈眈。而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以及今天法蘭西的科西嘉)長時間處於列強手中。

其二則是內部。皇帝派與教皇派在鬥爭。各國之間也為了利益而鬥爭。沒有人想臣服於他人。教皇也掌握極大權勢,可以是義大利政治的中心。

其三是共和國的傳統。正如馬基雅維利所說一般,那些共和國的公民們都有著對自由的嚮往與追求,自治或是起義必然會發生一件。

當然還有諸多因素,但個人認為這三比較主要。第一點當然是最重要的,從後來的統一過程中也可發現,若無法蘭西支持,單憑義大利人恐怕難以奪回維羅納。假使法蘭西沒有陷入普法戰爭,恐怕羅馬難以奪回。


德意志

德意志有沒有統一的聲音?有的。但是及其困難。

神聖羅馬帝國時期,中央的權利太過弱小。從帝國領土的不斷縮減也可見一斑。

1356年「金璽詔書」頒布,正式確定了七大選帝侯。他們皆是帝國內的強大力量。試問哪個強權願意將自己的權利拱手相讓。而既然是強權又怎會被輕易征服。

更有趣的是,不僅強權不想被征服,小國也是。一旦展露出自己的利爪,馬上便是反X同盟的成立。

神聖羅馬帝國內長期的勢力均衡使統一成了幻想。

皇帝也想強大,但卻面臨了太多威脅。在內部的皇帝難以擴張,而邊境的哈布斯堡卻又要面臨奧斯曼帝國的入侵。那麼便著眼義大利,卻又要面臨法蘭西的阻攔。

同時多次的內部衝突也打破了統一的可能。三十年戰爭後,帝國內便從宗教上分隔開,皇帝的權威進一步受損。而北方的勃蘭登堡則趁此成為了普魯士國王。

這麼一來,皇帝無法強大,而地方勢力又無法抑制。

在拿破崙以後,合併了小邦,打倒了神聖羅馬帝國,促進了德意志的統一。然而卻直到70年後才統一。

因為此時有兩大勢力,北方的普魯士以及南方的奧地利。誰也沒法打服誰,無法確立在德意志內的權威,聯合是需要主體的,自然無法統一。這是其一

像法蘭西,便通過各種操作讓王室遠強於各公國,而這是神聖羅馬帝國沒有做到的,雖然表面統一了,但內部仍是割裂的。

在1848年革命時期便提出了北德意志聯邦的方案,但最終卻被否決。無論普魯士國王還是奧地利皇帝都無法接受小德意志。不肯妥協,這是其二。

……

(由於對德意志還不夠熟悉,想不出來了Hmm)


法國和德國在中世紀都是接近於統一的狀態。而且德國的王權開始還是要比法國強大的。只不過後來德國的幾大王室家族自己把中央政府給玩崩了。義大利是真正的倫巴第人入侵之後就一直處在分裂狀態,一開始是北方日耳曼人,南方羅馬人,然後就是穆斯林,諾曼,阿拉貢輪番上台,直到近代才被統一。之所以法國人後來中央集權成功,那是因為卡佩家先天實力不足,所以注意力集中在處理國內矛盾,而且老天保佑一直沒有絕嗣。德國的王室家族往往都比較強,但最大的缺陷在於經常一不小心就斷子絕孫,後繼無人了。中央政府的權利不能保持穩定的傳續,給了地方實力派和做大做強的機會。而且這種王室存續的不穩定也給了羅馬教廷可乘之機來插手德意志的事務。最後地方離心率越來越強,諸侯逐漸尾大難治。再加上後來的宗教改革運動,國家情勢就徹底糜爛了。


我主學近代德國史,回答的會有些片面且不足,望見諒。 我主要談下德國為何難以統一以及與義大利的相同點和與法國的不同點。

法國在我的理解中在英法百年戰爭結束後即1453年完成國家疆域基本一統,後來在黎塞留大主教下完成中央集權。這最終完成法國。法國在統一中最大難題在於歷史遺留的本國領土歸屬外國和君位外國有合理的法理問題。

德國卻不同了,德國在在東法蘭克王國後相對順利建立了神聖羅馬帝國,之後順利集合力量走向強大,強盛時敢於教皇爭奪歐陸教權。這時德意志看似強大,走著歐洲最順的路,但大量的封臣完全依靠皇帝的軍隊而臣服而非制度。1226年神羅皇帝腓特烈二世先下令條頓騎士團征服普魯士1227年進行十字軍東征但遭遇瘟疫損失慘重。

後來他再次被教皇下令東征,他用一張與異教徒的合約換來耶路撒冷。但這引發了他與教廷的爭鬥,教廷組織其他國家和他的兒子來反對他。而征戰中他戰敗了,後來又離奇病死。這引發了德意志地區混亂,帝位空缺了19年,德國統一退回原點。1356年金璽詔書頒定七位選帝侯,15c初哈布斯堡開始佔據皇位,但帝國已經只有軀殼和大義的名分16c的宗教改革讓南北德意志人連信仰都不在統一,1763年七年戰爭普魯士成為德意志又一強國。德國先順利的把統一之路走了一大半,之後又跳回原點把統一之路改為困難模式,唉。德國統一難題主要是國內各大封建主權利過大,各地經濟思想不一致。不是太過於看外國面子

談過法德,那義大利分析就簡單了,義大利說實在的,統一至今沒走完過。義大利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出現的法蘭克王國中也只有北義大利。南義大利屬於拜占庭,而且北義大利天主教,南義大利甚至部分為東正教,宗教問題後來因為歷史變遷消失了。但政治對立這種問題更嚴重了,北義大利後來成為神羅一份子隨著神羅沒落而分裂,獨立。義大利成為歐陸各國展現自身強大的戰場西班牙,法國,奧地利都當過他的主人。義大利統一簡直是地獄級難度。直到現在教皇國收復不了。

從地理上說法國位於歐陸西部外部干預相對較少,比較穩定易於統一。而德意在歐陸中部本身易受外部影響。

當然人為因素也很重要比如德國皇室家族生育能力不行,男娃連著生不出四代,導致更迭,而法國卡佩王朝能連生11代有充足時間讓國內有實力的邦國全部消失,把英國逼得只剩下南部的阿基坦。


先問是不是……近代義大利和法蘭克真的關係不大……

法國,六邊形,和法蘭西概念的同一是相當晚近的事情……法蘭西島奧爾良以外的地方19世紀以前都恐怕很難說算「統一」吧,舊制度下混亂的稅收與管理經常論述的。

不懂德國(神聖羅馬帝國和普魯士德意志又是兩碼事)

與其說是統一,不如說是較為強大的王權在近代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對中央集權的貢獻要好一些……受輝格史觀的影響過去喜歡吹捧英式大憲章,但往往忽視地方諸侯實際各自的野心以及王權打造國家的不易。


法蘭西王室九代獨子單傳,保證了國家統一。。。。


問題應該說很複雜了,特別是嘗試回答法蘭克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問題都比較複雜,大致分幾個部分總結一下吧,但也不一定全面。

先說西法蘭克的問題,該說法蘭西的卡佩家族在還未取得皇位的時候就在不斷擴張自身的領地了,且這個家族特點在於「能生」和目標長遠明確,在各種紛爭中較為穩定的維持了法國王位和王室領地的傳承,使得王室勢力對抗加洛林體系遺留的大貴族封建勢力中有充足的時間去完成國家的內部整合中央集權,而作為法蘭克王國的龍興之地,法蘭克-舊羅馬-高盧結合的王官體制能夠提供一定中央官僚體系的條件,也據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另一個就是教會的獨立性,在加洛林時代就傳承下來的法國天主教會的利益服務於法國國王本身,嘗試和羅馬教宗聯合通過神許可權制王權的行為對於本土主教來說是一種自絕出路的行為,教權和王權問題一直不突出,而西法蘭克更早脫離出加洛林體系,更早甩掉打造「普世羅馬」的包袱,使得法國統治者更專註自身事務,也使得單一法蘭西文化的內部連接和民族認同形成得最早。

一個是東法蘭克的問題,這個法理是在法蘭克建立到查理曼時代通過人為方式去征服並逐步整合的,阿勒曼尼、施瓦本、巴伐利亞、法蘭克尼亞,薩克森等地管理模式和語言文化和認同差異是有隔閡的,這個國家當時黑森林沼澤密布,也幾乎不存在主要道路系統和像高盧地區羅馬留下的那種古典意義的官僚系統(中法蘭克在舊西羅馬高盧的的萊茵和洛林地區的加洛林除外)傳統的日耳曼各部落公爵各自希望的是擴大自身的利益並排出國王的干預在加洛林王朝的孩童路易絕嗣以後東法蘭克的各部落、公爵們便選舉了他們自己的國王,並把選舉國王作為一個傳統,即便是強大的薩克森的奧托一世也需要走這個流程使得國王的地位需受諸侯肯定成為了中央集權的一大障礙,而另一個問題在於,奧托一世和他的繼任者們強調的是繼承查理曼的理想和輝煌,即建立一個「天主教的普世羅馬帝國」,並不斷的向義大利王冠和羅馬城尋求這種身份認同,所以他打造的國家叫「羅馬帝國」而非德意志,國家的官方語言是拉丁語,以奧古斯都的稱號和羅馬人民的國王的頭銜而統治,而「德意志」這個詞出現在書籍中已經是11世紀了,而且這個國家的打造長期是由一個廣義的日耳曼人、拉丁人甚至是斯拉夫人組成服務於天主教意識形態而非「德意志民族」本身,缺乏一個強力統一的德意志認同,皇帝早期嘗試過加強中央集權給予過低等騎士特權打壓大貴族和分化諸侯勢力,但是皇帝的努力因為王朝的絕嗣或者和羅馬城利用其內部矛盾的教權紛爭也化為泡影,畢竟皇帝的合法性靠諸侯的選舉和教宗的加冕在當時缺一不可,而天生的文化衝突產生的離心力和結構矛盾錯綜複雜,尤其是因為歐洲血緣聯繫和領地糾紛使得外部勢力對這個國家的內部的介入更甚,甚至這個帝國的繼續維持是因為諸侯保護自己的領土需要皇帝對抗法國的擴張,直到15世紀神聖羅馬帝國實際萎縮到德意志地區才開始自我強調是「日耳曼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帝國間的組織和架構的聯繫開始正視利益聯繫和開展改革和管理,結果內部的宗教矛盾在外部列國的干預和引導下通過三十年戰爭使得德意志地區問題更加複雜,自由市、主教區、諸侯,選帝侯、皇帝各懷鬼胎,即便是強大的哈布斯堡家族壟斷皇位,他們只是希望利用帝國的架構為自己的領地和家族利益服務質量而非尋求民族的統一和政治的中央集權,這個問題要到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時代,革命思想的輸出和戰爭使得民族主義的覺醒以及神聖羅馬帝國的實際瓦解以及德意志邦聯的建立才得以解決了。

最後就是義大利問題,義大利的問題追尋可能要從西羅馬滅亡到查士丁尼的再征服說起,西羅馬滅亡以後的義大利在哥特人的統治之下義大利的統治機構和元老院相對完好,但變數在於隨後查士丁尼的哥特戰爭在當時幾乎摧毀了義大利的經濟和生產,隨之而來的大瘟疫和倫巴第人的入侵使得拜占庭羅馬帝國在北義大利的統治迅速瓦解甚至根本來不及作充分準備,甚至倫巴第人越過中部的拜占庭領地進入義大利南部城市建立了幾個公國,在此時的義大利北部就形成了一個羅馬官僚城市體系和農耕的倫巴第氏族體系混雜的分庭抗禮,而中部的拉文納總督區羅馬城則在拜占庭帝國的名義下主導對抗倫巴第的入侵,在此期間羅馬城的主教逐漸通過教會和文化影響開始在信仰和世俗上主導義大利,天主教會逐步接管未淪陷的羅馬城市和官僚體系,並在舊總督區的基礎上形成了「教宗國」,本土拉丁義大利人開始視其為最高宗教領袖尋求領導並在混亂的義大利中尋求信仰救贖,由於拜占庭帝國在8世紀發起的聖像破壞運動導致的宗教糾紛,君士坦丁堡的皇帝在倫巴第的入侵中拒絕對中部義大利和羅馬城援助,使得羅馬主教不得不尋求法蘭克王國的幫助並視其為保護者,拉丁教會便和加洛林王朝產生了合作正式脫離了拜占庭體系,形成了獨立的教會和羅馬官僚體系的結合,隨著法蘭克人征服北部的倫巴第王國,法蘭克引來了法蘭克貴族的封建統治,使得情況更加複雜,而南部義大利在長時間繼續在拜占庭帝國的統治下,拜占庭社會和官僚體系相對完好,隨著阿拉伯人征服西西里島以及法蘭克封建體系的諾曼人征服,使得南部形成了一個具有拜占庭社會架構和法蘭克封建制度以及一定阿拉伯特點的新文化特點,至於核心在洛林和勃艮第地區的「中法蘭克」這個頭銜,早就在東西法蘭克的瓜分下名存實亡,對義大利影響甚微。如果在義大利,羅馬遺留的自治官僚社會,教權制度、拜占庭-希臘制度、法蘭克軍事封建制度和倫巴第氏族社會相互矛盾,形成大量的城邦,自治市,公國自然就形成了其版圖的長期碎片化和政治不統一,自然不會形成一個強權來主導統一了,像威尼斯就是直接從西羅馬帝國滅亡中分離出來的共和國,完全就是舊羅馬官僚結構的延續和發展,跟倫巴第人主導的米蘭公國認同十分缺乏,難以形成統一條件,威尼斯的擴張也會引來義大利城邦和教宗國的忌憚甚至成為強國介入的借口,而威尼斯本身也不尋求義大利的統一,而是專心經營地中海貿易和希臘海島殖民地和種植經濟,類似米蘭公國的意識形態轉變也會成為外國索取領土的理由,這種情況很多,直到拿破崙戰爭的革命影響和民族主義,使得他一手解散城邦以及整合義大利王國的政治實踐使得飽受戰亂和分裂的義大利民族主義點燃成為統一的方向


當然應該感謝勃艮第伯爵。

至此法國文化圈基本統一,別人想動也不好打了,普法戰爭也才敢拿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地區。


請先區分以熱那亞、米蘭、都靈、威尼斯、拉文納為代表的北義大利;

以羅馬、拉奇奧、比薩、佛羅倫薩、錫耶那為代表的中義大利;

以那不勒斯、撒丁、巴勒莫、墨西拿、奧特朗托、巴里為代表的南義大利。

在中世紀晚期至16世紀「義大利戰爭」前,北義大利屬法蘭克及神聖羅馬帝國,中義大利為教皇國勢力範圍,南義大利則處於阿拉伯人、諾曼人、霍亨斯道芬、安茹-普羅旺斯、阿拉貢、西班牙哈布斯堡、波旁等諸多外來統治者的武力統一之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