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某些不可描述的原因,接觸到鎂合金行業,相關產業人員猛追我們的投資者。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上交大教授和重大教授堅定支持鎂合金事業發展,認定鎂合金可以得到廣泛的應用以及國家大力的支持,鎂合金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可應用於精密醫療、航空航天、國防、汽車等多個行業。從技術層面而言,算是得到了技術大拿的認可。第二個層面,本人從某些工廠一線工人處得知:實際生產當中,報廢率高,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而且價格高出鋁合金非常多,耐腐蝕性差,強度不夠。當然或許是工藝、配方的問題,所以想知道鎂合金材料到底靠不靠譜?尤其是在民用市場。呼喚知乎大神~~~~~~~~


1、大拿的話聽一半兒。

技術層面,誰做,誰支持。愛自己所做,既是專業,也是常識。

從專業角度講,老丁和老潘不認可,難道要否定?即便他們不認可,你做鋼鐵的院士就有資格否定?任何材料都有細分市場,各司其職,各有前途。能說出精確未來,能解決障礙性問題的,纔算是真大拿,其他的話,聽聽足矣。

常識角度講,幹一行愛一行。不是說你幹這個就一定得說這個好,而是說你願意找到這裡面的問題,並承擔風險去認真解決。沒問題的掙錢買賣,還能輪得到你?從這個角度講,他們說不準細節,說有用,別人你也別呵呵。抓著自賣自誇說事兒沒用,又有誰不自賣自誇。

以上兩個問題決定了資本層面的事兒,別信,也別不信。難點不在有沒問題,而在於有多大問題,能解決多少。能抓住這個平衡點的必須是行業內天天看數據,但又對未來有深遠眼光的人。錢,不是你有錢就能任性的就賺來的。前期投資你都拿不出來,沒資格跟我暢想或否定未來。

2、要解決技術問題,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我這裡的技術問題,是指工程現實,可操作性的問題,不是學術問題,請注意兩者的區別。

針對你說的幾個所謂技術問題分別說下。

2.1 報廢率高

我跟你說,不高才怪。

你去做鎂合金的工廠深入統計下,有多少一線工人能有碩士以上專業知識。注意,我說的是專業知識,只要你愛學習,懂得多,沒文憑我也認可。尤其是開發新產品,新工藝的時候,試錯,總結分析是必須的。連變形溫度都和變形量都控制不了的人在那裡搞搞搞,當然報廢,當然質量參差不齊。你要讓我去做產品,我保證計算好工藝參數,性能不看都知道結果。但別說一線工人,就是廠長經理他都不清楚。日本生產手機,筆記本,以及相機用板材,衝壓成型。

走進日本鎂合金衝壓工廠 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

www.iqiyi.com圖標

做這東西你說高技術含量,嗯,也許,但你有能堅持不斷試錯的工程師,做成是必然。以我們國家現在這情況,試錯四年才能生產,首先,沒有這樣的工程師,因為給錢太少了,在一線的普遍認為不如坐辦公室的。其次,沒有願意承擔四年試錯的老闆,不說四年,兩年沒效益,你就黃了。

你可能會說,日本僅此一家,做這個一定很難。嗯,有道理。那現在我問你,如果這東西一年需求量是1萬噸,幾十家企業爭大客戶,你看這事兒還難不難。難易,總是相對的。

2.2 價格高,性能差。

你說的哪個合金價格高?除開稀土材料基本還沒大量應用,現在常用的也就AZ31 AZ61 AZ80 AZ91 ZK60,你算下原料成本,哪個成本比Al高了。AZ系基本就是Al的價格,可能還略低。最終價格高,高在哪裡了?

成品率和規模效益。

前者上面說過了。精確控制還沒掌握,成一個,另外三個因為壓下量大了5%,裂了,直接變成回爐料;有的幹成了,但檢測不過關,照樣回爐重造。成本暴漲300%。

後者,周圍打聽下,有多少沒資歷的工廠能接的了鎂合金的壓鑄也好,擠壓拉拔鍛也罷。一般的小工廠沒幹過,不怎麼想給你乾的。鎂合金控制的不好是會燒起來,或者炸掉的。洛銅死一次人,Mg就徹底不幹了。

再有,鎂才上市多少年?算下,90年蘇聯解體,其市場份額由改革開放的中國切入,原鎂冶煉,出口歐美。幹壓鑄和變形,這都是二十一世紀纔有的東西。但再看加工企業,有技術傳統的哪個不是老的不行。接收新事物能力本就不強,再加上創新在我們這種複製工業裏更是異類物種。沒有大量競爭,加工價格怎麼可能下的來。我做個擠壓,你要我1W每噸的加工費,還不保證成品率,來回運輸費用。最後價格不高,我組織生產方難不成還要虧本兒賺吆喝。

所以價格高,兩方面的問題:

(1)沒有有知識和技術儲備的產業工人(包括研發,生產,銷售等產業鏈上的各專業人才)不行;

(2)沒形成規模,沒形成競爭,不行。

這兩方面纔是最大的限制。人看不起產業工人,覺得醫生,金融,律師可能在國內次要點兒,公務員,程序員是上等職業,掙錢職業;國家經濟策略是集中力量辦大事,固有性質企業壟斷以便全球競爭,而創新性的,內部競爭性的民營企業不受鼓勵,沒錢沒政策。

從這兩方面看,鎂合金沒前途,不靠譜兒。這是我作為研究人員的總體觀感。

2.3 那有沒有機會?

等你兩者都有了,纔是鎂合金真正的優勢凸顯的時候。

我一不需要你什麼大拿背書,二不需你跟我說什麼價格和性能什麼的限制,或工藝配方的問題。只要你有足夠的人和生產能力,能像二戰老美下餃子一樣開掛生產的能力,其他問題都是研究者眼裡的學術問題,而不是工程應用技術問題。因為你總能在犄角旮旯找到鎂能用的地方。

不說別的,就一個減重,未來就是最大賣點。3C你說金屬質感,用超強剛也有金屬質感,怎麼沒人用呢。手槍現在有用鎂合金做的了,車內非承重件,環境溫和的部件,以現在防護科學的發展,部分解決這個問題,保證工程上能用到整車報廢也不成問題。

3、到底靠譜兒不?

你們這些搞資本的,是賺快錢的。即便我們認為鎂合金靠譜兒,但不在你們的交割期內實現,你們依舊算作不靠譜兒。

作為科研人員,我們認為所有的問題都有解決和部分解決的希望,現在做不到不意味著未來做不到。如果現在做不到你就說不靠譜兒不投錢,那你也頂多算個追熱錢的。從15-17,汽車輪轂按投產量按照新聞計算都有5000萬副了。除了作為這兩年尋找新增長點的花架子,未來能有幾個最後堅持的?

最後,我認為靠譜兒。投錢吧,你投的越多,我說這事兒越靠譜兒。我說真的。


從材料上講,靠譜。從應用上講,靠譜。從市場上講,有待觀察,不過趨勢是靠譜。材料沒什麼問題,國內大廠每年的出口都是全球數一數二的,有問題的話,老外不會買的。應用上,鎂合金作為鋁合金的替代品,也沒有什麼問題,畢竟性能很優越,結構件和罩殼件最能體現鎂合金的性能。市場方面:其他的我不知道,但就鎂合金壓鑄件來講,成本上,我們能做到比鋁合金高5%-10%,結構簡單的甚至能持平;而且鎂合金表面處理目前也不是難題,成熟方案早都應用了;另外,只要原材料質量穩定,基本上壓鑄毛坯良品率都能做到90%以上。但,存在的問題,是用戶普遍怕承擔風險,所以不會主動使用鎂合金,尤其是汽車製造商,基本上都會問「你們的鎂合金配件都用在那些車上了?」都在等別人用了我再用。民用市場我們覺得是可以的,消費升級,勢必會要求產品檔次的提升,而且不能有太大的成本,所以,鎂合金在民用領域是有潛力的,但還需要時間讓市場接受。


鎂合金從產業鏈分 原鎂,鎂合金 和下游的產品(壓鑄件,擠壓,鍛造等)。整個的市場大約每年100萬噸左右。 在民用市場上應用的壓鑄件已經很成熟了,比如汽車方向盤之類的;擠壓產品 ,家用熱水器上的犧牲陽極也是很成熟的產品。至於其他的用途,航天或軍工的一直在用,估計幾百噸左右,這個量不大。

至於你說的報廢率高,這個看是什麼樣的產品;目前鎂合金行業的基本都是民營企業,對成本要求很嚴的。是否靠譜,要看用在什麼行業。如果現在給我說,可以大批量用在汽車輪轂上,我認為是不靠譜的。如果說是汽車方向盤之類的壓鑄件,或手動工具等,這個是很靠譜的。用於3C產品的外殼,比如手機,筆記本等,這個也是沒問題,目前已經大批量使用了。btw,上交大教授和重大教授支持鎂合金,呵呵。。因為這兩年兩個學校都上了一個鎂合金方面的工程院院士;另外一個掛的是鎂合金國家工程中心(重慶),一個是輕合金國家工程中心(上交);當然會堅定支持鎂合金了。
鎂合金材料是很大很大很大很大的一個大類....

鎂合金壓鑄接觸有十幾年了,經歷的產品有氣釘槍殼體、抹泥板等再到手機支架、筆記本外殼和大疆無人機外殼等高精度超薄高外觀要求的高檔部件。

鎂合金生產的最大難點是起步的溶練過程,也是整個生產過程中最危險的階段,屬於重點防控階點,因水遇燃燒的鎂有助燃作用,滅火只能採用幹砂及D類滅火器,所以大量的鎂材存放,一但燃燒是沒有辦法去捕救滅火的,只能任期燒光自滅,而熔煉及打渣過程有明火顯現,因此防控顯的特別重要。正因如此,熔煉爐要比鋁合金壓鑄熔爐單價高出4~10倍不等。熔煉階段所耗費的成本也比鋁合金高出不少。另一個危險源來自粉塵,壓鑄出來的鎂合金件在進行表面的拋光作業有大量的鎂粉飄出,任其積累超過容量遇火星及易發生粉塵爆炸,因此也要採取必要和有效的防範助施。防範助施的採用必將推高生產成本進而推高產品的單價。另外一個推高鎂合金部件價格的因素是對鎂合金氧化的防控,或者乾脆點說氧化的發生大大增加產品的廢品發生機率進而推高單價。為了防範氧化的發生,廠家要設置多處的乾燥房間作為產品周轉的臨時存放點,但是在春季梅雨季還是及易發生產品的氧化現象。

雖然鎂合金的生產有這麼多的困難要面對,但是鎂件的應用在減重上的作用非常明顯,非常突出的例證如筆記本電腦鎂合金部件的大量應用,大疆無人機鎂合金部件的大量應用都使得產品更便攜更輕盈。


航空用的多,其他不瞭解。

本人從事鎂合金鑄造二十多年了,所以你問的靠譜與否真的不知道想知道什麼。鎂合金最主要的用途在航空航天,原因就是比重輕,減重,某些特殊需求為了降低重量自然就選擇鎂合金產品。實際生產中,鎂合金產品確實成品率很低,一個產品出來並不是表面無缺陷或者加工無缺陷就可以,需要進行無損探傷,機械性能,化學成分一系列檢測。而且生產中需要很多輔料,成本高,工藝出品率低,那麼價格高是自然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