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專業分流,沒法跨大類轉專業,只能材料裏選,女生選擇材料化學和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哪一個好就業?


首先要看怎麼理解未來前景這四個字,如果就發展潛力,市場規模,前景一片光明,材料科學是基礎科學,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舉個栗子,以我本人從事的生物環保材料來說,17年之前全球百分之72的洋垃圾都運到中國,但是17年中國全面禁止洋垃圾進口,而放眼全球只有中國有完整的產業鏈和工藝,可以用來處理洋垃圾,西方國家沒有這種能力,西方也著急了,然後直接促成了18年聯合國解決一次性塑料用品的決議(見下圖),這就像多米諾骨牌,現在歐洲已經開始全面禁塑了,一次性用品國家立法不可生產不可使用

我做的是生物材料,PLA,PBAT之類的環保降解塑料,目前訂單大多都是來自國外歐洲的客戶,歐洲國家強制立法規定必須百分之百可降解,但是國內目前一次性塑料還是到處泛濫,08年的時候頒布了限塑令,最後變成了購塑令,大多數人購物都不在乎那個幾毛錢,限塑令的唯一作用,就是讓塑料袋這個產業鏈上的終端賣家增加了一比收入,超市可以理所當然的收費了。

呃呃,我有點跑題了,講一下當下的前景,當下材料專業,如果只是普通的本科學歷,出來大部分都會轉行,不然就是去材料加工的工廠做操作工,注塑工之類的,每天12小時,成為生產線上的一顆螺絲釘,高中畢業就可以做的工作,想要搞科研起碼研究生起步,以我的大學宿舍同學為例,我們宿舍六個人,四個人考研,一個計劃考公務員,就我一個本科畢業直接工作,而我是不想做操作工的,做研發也沒人要,畢竟也沒那技術,但是我又不想放棄大學四年的專業,只能折中做銷售工程師,就是懂一些皮毛,然後給人賣材料,但是,唉,一言難盡,不好賣,我現在做的是生物材料,個人感覺前景不錯一片光明,但是眼下的薪酬水平讓我時常迷茫,這種材料相對傳統的不可降解材料,價格還是比較高的,所以沒有國家強制立法,很少有人願意使用這種材料,人人都知道環保很重要,藍天白雲很重要,但是真的涉及到自己的核心利益,什麼綠水青山都滾一邊去。當然我的想法有點狹隘了,大家都不容易,如果大家都用傳統材料,我用降解材料,那麼成本必然上升,但是消費者是不會買單的,同樣的一包餅乾,一個外包裝用聚乙烯,售價8元,一個外包裝用聚乳酸(完全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售價9元,擱我我也會選擇8元的,除非你是巨頭,貨品單價足夠高不計較這一點成本,(比如星巴克,所有的咖啡杯的蓋子都用的環保材料)但是國家也在推動這個行業,環保不能搞一刀切,現在政策都比較冷靜,國家也明白,如果貿然禁塑,這個產業鏈上許多企業都會倒閉,大部分員工會下崗,而且用來代替的降解材料產能也跟不上

,所以目前在海南搞了一個試點,但是政策的執行力到位了嗎,海南各個主管部門是否進行了嚴格監管,還是像以前一樣,剛開始天天檢查,後來懲罰力度越來越小,檢查次數越來越少,最終默許了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材料產業涉及到太多的利益,全面禁塑的道路任重道遠。中石油中石化每年聚乙烯聚丙烯產能數千萬噸,而環保產業全國加起來不到百萬噸,創造的利益稅收不到中石油的零頭。但是人類想要發展下去,可持續是必然的主題,歷史都是螺旋式上升的,禁塑是必然的趨勢,經濟全球化,人類命運共同體,現在許多西方國家已經開始禁塑了,中國想要和國外貿易往來互通有無,也必然要走上禁塑的道路,只是這個步伐能否再快一些,因為環境惡化的速度可能遠遠超過我們推進環保的速度。

最後借用之前看到的一句話,材料專業的前景,短期搬磚,長期看好,知乎第一次下筆,才疏學淺,疏漏之處,希望大家多多指正(想交流環保產業,或者聚乳酸生物材料的同行可以評論交流,加微信哈哈 )


如果狗屎和大便一定要選一個話,我選擇死亡!


當然是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市面上對高分子專業的學生需求非常旺盛,塑料塗料聚合物等企業都需要該專業,選擇面很廣,材料化學專業偏向於金屬或無機材料方面,有需求的企業相對要少很多。


很有意思的問題,我本科在山東某普通一本讀高分子,到大三我們系和材料化學系合併成了高分子材化系……你覺得這倆誰還比誰強點呢( °?° )


一線城市難以容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