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涉嫌“干预司法”,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最近在颇为挣扎。

事情的大致情况是,2月8日,加拿大《环球邮报》披露,特鲁多可能向司法部长乔迪·威尔逊-雷布尔德(也译“王州迪”)施加压力,想让她在处理SNC-兰万灵集团行贿案中“网开一面”。

贾斯廷·特鲁多陷入丑闻 (图/apnews.com)

兰万灵公司是加拿大知名的建筑公司,也是魁北克地区的一个龙头企业。该公司被指在2001年和2011年向利比亚官员行贿,以获取利比亚政府工程合同。当时的利比亚处在卡扎菲的统治下。

2月12日,威尔逊-雷布尔德宣布辞职,并宣称特鲁多和一些高级官员去年秋天向她施压,希望不要对兰万灵公司进行刑事诉讼,而是以罚款了事。

加拿大媒体称,如果遭到刑事起诉,该公司将“在10年内不能承接政府合同工程”。

兰万灵公司在魁北克有几千雇员,如果被诉可能影响当地工作机会,该地区又是特鲁多的自由党的重要票仓,而加拿大今年10月份将举行新一届选举。

所以特鲁多对此案的关心,就可以解读为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利用权力干预司法。

威尔逊-雷布尔德还认为,自己今年一月份被调任退伍军人部部长,其实是降职,是特鲁多对她不听话的“惩罚”。

威尔逊-雷布尔德“爆料”后,特鲁多的亲密顾问巴茨辞职,3月4日,在加拿大政坛“备受尊敬”的财政委员会主席菲尔波特也宣布辞职,表示对威尔逊-雷布尔德支持。

一连串反应之后,特鲁多在3月9日正面回应,辩称自己只是出于为选民工作岗位考虑,向司法部长提出自己的意见,且司法部长在做出决定前,也应该听取各方意见。因此他对“沟通不畅出现的误解”表示遗憾,但认为自己没做错,也不会辞职。

媒体分析,这桩丑闻之所以能造成这么大影响,其实和两个因素有关。

一,作为一个标准的自由派人士,特鲁多在组阁的时候,特别强调尊重女性,尊重土著。而威尔逊-雷布尔德正是一名土著女性,加拿大媒体称,她受到这样的“委屈”,乃是特鲁多“从背后捅刀子”,舆论反应就格外强烈。

二,四年前特鲁多上台时,曾表示一定要进行公开透明的治理。而他亲民的清新形象似乎也与此决心很匹配。曝出这样一个丑闻,让人感觉反差比较大。

所以尽管特鲁多苦心辩解,但正如加拿大《全国邮报》一篇文章所言,经过这件事,特鲁多面临的形势将完全不同,他能否连任已成问题。

美国有线新闻网(CNN)3月10日的一篇报道称,这个丑闻还将特鲁多的很多短处暴露出来,比如他的外交乏善可陈,他所承诺的清廉政治也被打上问号,甚至连他的口头表达能力都不如以前给人的印象那么好——他在新闻发布会上为自己的辩解显得很笨拙。

特鲁多的政治挣扎能否成功?《环球邮报》3月10的一篇文章给他支招,称如果能做到以下三点,特鲁多就可以涉险过关:一,特鲁多要团结自由党势力。具体做法是不要指责那些辞职的部长,只是为自己辩解;

二,在兰万灵一案上要明了果断。如果想继续争取只罚款不起诉的结果,就要加大宣传攻势,如果放弃,那就早早撒手,不要再干预。不能再支支吾吾;

三,要咬紧牙关挺丑闻。具体做法是少做解释,多做行动,比如重组自己的团队——不知道特鲁多是否看到这篇文章。

有意思的是,美国媒体在报道时,还把此案与美国情况相比较。CNN的报道认为,特鲁多这点事,和特朗普那一大串涉嫌干预司法、利益冲突相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美联社报道则说,和特朗普相比,特鲁多这个丑闻可以叫做“不涉及金钱,不涉及性”的所谓丑闻,言下之意,特朗普的问题要严重得多。

然而,几年来舆论都把特鲁多看成是亲民清廉的代表,而特朗普的形象自然不用多说。所以期望不同,反应自然也不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