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克萊斯特徹奇(即基督城)發生槍擊慘案之後,西方自由派的媒體立即對白人至上主義危害進行反思。

自由派認爲,白人至上主義已經威脅到西方社會,而且影響正在加劇。但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我感覺不到”。

“白人民族主義”是特朗普思想的底色之一 (圖/denverpost.com)

對於基督城慘案,人們基本可以確定:慘案製造者布倫頓·塔蘭特是個白人至上主義者,他的思想來源主要是網絡上白人至上主義和極右翼陰謀論。

西方輿論開始對這一思潮的危害進行總結和反思。特別是自由派的媒體,更是對白人至上主義憂心忡忡。

美國的《紐約客》雜誌3月16日刊文指出,從極右極端分子安德斯·佈雷維克2011年7月在北歐的挪威屠殺77人(布雷克在接受審判時認爲自己無罪),到這次位於南半球的新西蘭慘劇,再加上這幾年在英國倫敦、加拿大魁北克、美國的查爾斯頓和匹茲堡發生的槍擊事件,說明白人至上主義者製造的恐怖襲擊,已經是整個西方面臨的不可忽視的威脅。

媒體認爲白人至上主義興起主要有兩個原因。一,隨着全球化發展,大量難民進入西方社會,社會多元化成爲一個挑戰性話題。

二,社交媒體的影響日益擴大,在很大程度上助長了白人至上主義的氣焰。英國的《新政治家》雜誌刊文指出,極端分子們在社交媒體上組成各種論壇,發佈各種“垃圾貼”,用他們自己知道的“隱語”散佈陰謀論(比如,非歐洲人口正在有計劃地在西方取代歐洲人口),其宣傳效應不可忽視。

《紐約客》的文章認爲,這很容易讓人感覺沒有辦法解決這類仇恨和暴力,但人們還是應該做出努力。該文援引美國自由派團體“美國進步中心”專家西蒙·克拉克的話說,首先是各個黨派的領導人,包括總統在內都應該意識到白人至上主義對西方社會的危害程度;其次是加強執法部門對白人至上主義者的跟蹤和監控,阻止潛在發生的暴力行動。

不少媒體分析,儘管白人至上主義者的運動對西方的威脅很明顯,但由於伊斯蘭教極端分子的潛在威脅依然是個大問題,所以一定程度上掩蓋了白人至上主義的威脅。基督城慘案再一次說明,現在是正視白人至上主義威脅的時候了。

的確,在新西蘭的慘案發生後,包括英國、德國、法國首腦在內的西方領導人都在第一時間對該事件進行譴責,並向遇難者表示哀悼。

特朗普也在第一時間在推特上對這起“可怕的屠殺”進行譴責,隨後在白宮又公開譴責這起暴力事件。

不過美國一些媒體認爲特朗普做的很不夠,因爲一方面,他沒有非常明確地譴責白人至上主義。

慘案發生後,有記者問特朗普是否對白人至上主義的威脅,正在全球瀰漫時,特別朗普說沒有。他認爲這些製造恐怖襲擊的只是一小部分“有很嚴重問題的人”。

美國自由派媒體對特朗普的這個回答很不滿,並翻出舊賬,認爲特朗普只要涉及到白人至上主義問題,就很模糊。比如在2017年8月美國夏洛茨維爾發生白人至上主義者運動導致的暴力事件中,特朗普認爲“兩邊都有很不錯的人”,而不願意立場鮮明地譴責白人至上主義。

另一方面,特朗普沒有明確地表示對受害的穆斯林羣體表示慰問。CNN的的報道就說,在匹茲堡發生針對猶太人襲擊的恐怖事件時,特朗普就非常鮮明地譴責反猶主義。而在新西蘭的慘案發生後,特朗普只是譴責屠殺,沒有專門對當地的穆斯林羣體表示慰問。

美國有媒體問,“我們的總統譴責白人至上主義爲什麼就這麼難?”

答案大概是,特朗普的橫空出世,實際上正是美國社會對多元化、全球化不滿的民粹主義情緒。

這些情緒,輕一點就是白人民主主義,重一點是民粹主義,再發展就可能是白人至上主義了。其中界限非常模糊。

特朗普怎麼能輕易公開譴責白人至上主義,從而得罪自己的鐵桿支持者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