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忍之无恙,庞涓暴虐早身亡。同为战国大将,孙膑被后世列入“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千载之间备受敬仰,而庞涓在史册中却格外晦涩,而这一结果从他妒害孙膑起就已经注定。《史记》《战国策》记载,魏国人庞涓早年出门拜师学习用兵之计,至于师承何人,正史中均未提及,鬼谷子一说到明代才出现。

学艺期间,庞涓结识了孙膑,并发觉孙膑的才华远高于自己,遂内心不悦,暗暗忌惮。就在彼时,魏国魏惠王为逐鹿争霸,以厚禄招募将才,庞涓得知立即出山。庞涓骁勇且颇具胆识,很快在将卒中脱颖而出,获得魏惠王的赏识,成为魏国大将。就在其名声渐响时,庞涓却估摸着孙膑也该学成下山了,“恐其贤于己”,唯恐孙膑的才能高于自己,影响了前途。

为了防止孙膑出仕,庞涓决意先下手为强,下狠心生出一条毒计,遂“阴使召孙膑”。他将孙膑招呼到魏国,因孙膑为齐国人,故而构陷诬其暗通齐国,如此茫然之中,孙膑就成了囚徒,且被处以膑刑,失去了双脚。平白遭此一难,孙膑才看清了庞涓的真面目,遂设法联络齐国使者,趁机逃回了齐地。

公元前353年,庞涓率8万大军征讨魏国,一举破其都城邯郸,孙膑田忌率大军救援赵国,只一计“围魏救赵”,就使得庞涓陷入被动,疲于奔命被生擒。由此一战可以看出,庞涓有勇力,孙膑则更擅谋略。公元前351年,庞涓被释放回魏,相隔十年之后,两人再度上演生死对决马陵之战。

公元前342年,魏国讨伐韩地,韩溃败,遂向齐国求援相助。孙膑再次出马,故技重施再度启用围魏救赵之谋,而庞涓吃一堑后并未长一智,他依旧被孙膑牵着鼻子走,最终步入了万余弓弩包围的绝境,自刎于马陵。庞涓死后,魏惠王下令厚葬,其墓冢有山东淄博及河南通许两处,传说淄博之墓埋葬庞涓之首,而河南葬其身。

淄博考古学者介绍,两千余年来,庞涓墓冢所在的村落就叫“将军头村”,1963年,考古学者奔赴庞涓墓勘测时,墓冢仍有8米多高,由于当时古墓尚且没有被盗的迹象,故而并未主动深入发掘。然而到了1966年,庞涓墓被盗掘两次,封土整个都被铲平,乡人在挖掘土层平坟时,于地下不到一米深处,挖到了石棺。

说是石棺,其实就是几块平整的大石板覆盖而成,据乡人回忆,当初确实在里面发现一个硕大的头骨,人们未敢轻动,将其原样掩埋回土里。但令学者感到惋惜的是,庞涓墓内并未出土佩剑等珍贵古物,或被盗墓贼所得。当然庞涓墓内骨殖的发现,还是验证了将军头村的传说,此处庞涓墓确实埋着其首,考古学者由此分析,河南庞涓墓也应该是真身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