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肯定的說,從大便判斷結腸癌是不全面和不科學的,可以說,單從大便上判斷是無法確診結腸癌的。打個比方結腸癌常見的鮮血便,其實患直腸息肉、肛裂和痔瘡也可以見到,需要進一步做相關輔助結腸如內鏡、血液學、病理學檢查才能確診,然而,大便的顏色、性狀和氣味異常確實有可能是疾病的信號,具體我們來探討下。

  大便出現以下改變可能是結腸癌信號:

  1.排便習慣改變:有時會表現爲頑固性便祕,有時腹瀉或解糊狀大便,或腹瀉與便祕交替。這是因爲腸道發生癌變後形成的癌腫刺激腸道組織而發生。

  2.大便變細:當腫瘤突出腸腔生長時,會導致腸腔狹窄,所以大便形狀會變細。因此大便形狀變細也是腸癌的警示信號。

  3.惡臭氣味:正常大便有臭味是因爲含有蛋白質分解產物導致的,肉食者味重,素食者味輕。一些疾病發生時,大便氣味也會發生改變。如慢性腸炎、胰腺疾病、結直腸癌潰爛時可有惡臭,腸道阿米巴感染時可有血腥臭味,消化不良時可有酸臭味等。因此惡臭氣味者需要警惕有腸癌可能。

  大便改變和其他一些疾病的關係

  正常的大便應該是黃褐色圓柱狀軟便,但會隨着食物的種類、進食量和消化器官功能狀態而改變。一些疾病發生時,大便的顏色、性狀和氣味也會發生改變,如:

  1.鮮血便:解鮮血便一般提示下消化道病變,如結直腸息肉、結直腸癌、肛裂和痔瘡等,而痔瘡通常在排便之後還有鮮血滴落,其他疾病則是鮮血附着在大便表面。

  2.柏油樣便:柏油樣便是稀薄、粘稠、漆黑而發亮的黑色糞便,形似柏油,常見於上消化道出血如胃出血,十二指腸出血等。但需要提醒的是,食用某些食物如動物血、肝臟和藥物如活性炭、鉍劑等也會引起黑便。

  3.白陶土樣大便:大便灰白色而比較鬆散,類似白陶土,常提示膽道疾病膽管阻塞。

  4.膿性及膿血便:當腸道下段有病變時,如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結直腸癌時都可以出現膿性及膿血便,膿活血的多少取決於疾病的類型及程度。

  5.米泔樣大便:大便稀爛如同洗米水一樣,則可能患有霍亂、副霍亂等疾病。

  6.稀糊狀大便:可見於各種感染性或非感染腹瀉。小兒腸炎時大便常呈綠色稀糊狀。

  總的來說,出現大便改變時,最好還是到醫院進行腸鏡或其他檢查,無論是否結腸癌還是其他疾病,都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版權聲明 | 以上爲自媒體號“藥師方健”原創,轉載需授權,並註明作者及來源。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不作商業用途。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