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日,坐落於中國美術學院的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開館以來首位華人設計師作品展《無華·盧志榮作品展》啓幕,展期將持續至5月31日。立足包豪斯100週年的歷史節點,回味設計中國的漫漫長路,在高等學府觀照“盧志榮”,已然成爲一件頗具社會性的事件,而非僅展覽本身。

  《無華·盧志榮作品展》展覽現場

  “今天的中國設計已經發展到一個轉折點,正面臨着自我身份的認知,以及通過這個轉折點走向更加成熟的階段。”這是知名設計師盧志榮對時局的審度。

  “‘無華’意味着無須過多裝飾,充分相信自己,面對真實的自我。我們需要創造出自己能夠真誠以待的世界。”此爲他的應對之態。

  2019年4月2日,坐落於中國美術學院的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開館以來首位華人設計師作品展《無華·盧志榮作品展》啓幕,展期將持續至5月31日。展覽以實物、影像、實景空間和手稿文獻爲呈現方式,以盧志榮在建築、室內、傢俱、生活器物、雕塑5個方向近30年的個人作品爲核心內容,通過不同維度開啓了一次當代生活設計理念與百年包豪斯現代主義的跨時空對話。

  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 7, 8, 9 號廳

  《 無華·盧志榮作品展 》平面圖 2019

  立足包豪斯100週年的歷史節點,回味設計中國的漫漫長路,在高等學府觀照“盧志榮”,已然成爲一件頗具社會性的事件,而非僅展覽本身。

  盧志榮在現場

  華人設計師個展首現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

  視覺層面而言,展覽現場真心好看。而其後,愈發可窺此處空間之趣。再推進,則多層哲思意味逐漸浮現,觀者能籍此離開世俗的混濁,重訪讓人慰藉之境界。

  本展位於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三樓,拾階而上,7/8/9三個展廳依次鋪陳,一覽無遺。五個版塊依主題特性分而置之。其中的雕塑展廳匠心獨具,推門而入,近全白的展臺、展牆圍繞中,是充滿靈性與韻律的若干雕塑作品,如一個個小精靈般或躍動或低吟,圍繞中心展臺是一圈低臺,觀者可坐於其上,靜下心來,以平視作品的角度去細讀每一件雕塑,考慮人性又能滿足視覺需求。

  《無華·盧志榮作品展》展覽現場,雕塑展廳不同角度攝得的畫面

  除常規展出物本身之美,展品之間、展品與建築之間的多元對話實是一場無止境的再發現之旅,觀看者的身份、背景、底蘊,甚至是當時的心境,都會決定看的內容,故無疑是一場充滿求知慾與發現可能的探險之旅。而盧志榮的作品從東方詩意生活角度出發,帶來的是全球語境下的理性生活之美和人文智性的思考和體悟。這是一個活態的教學範本,也是一個接近當下設計最近的現場,無疑對國美學生而言是一大福音,並將惠及全國。

  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是著名建築大師西扎的作品,建築本身有鮮明的話語權和風格特色。實際早在上世紀80年代,西扎的影響力就已輻射全球,而那時盧志榮還在大學讀書,“西扎的設計語言影響了非常多的人,包括我的同班同學,甚至老師們。西扎作品的跨度從上世紀70年代一直延續至今,而每個時代的作品又呈現不同的特點。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在整個校園環境中十分突出,雖然只使用了非常簡單的幾何造型和材料,但一些組合和關係卻使整個空間的內涵非常豐富,而且我注意到外立面非常醒目的紅牆吸引了很多人拍照。”

  其實,在接到辦展邀請的瞬間,盧志榮就覺得西扎的建築非常適合自己作品的展示,“因爲符合‘無華’這種精神。”因此決定親自設計展陳空間,不僅向前輩致敬,同時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在這個場域獲得再出發的能量。

  謹慎研究展示方式與建築空間的細節問題後,他決定將重心放在自己的進入與西扎空間所構成的尺度關係與光線關係,以及怎樣再相互產生新的意義空間。“我喜歡把西扎的作品看作是他對環境和秩序非常敏感的態度,以及如何能夠通過他個人的建築語言以一種新穎的、創造性的方式來與這些因素達成一致。我在第 7、8 和 9 號展廳的設計一直在努力尊重他的語言,延續他的語言,以創造一個更好的空間體驗。當然,這有助於觀衆欣賞細緻的物品,同時也試圖克服對於展示傢俱和物品來說過於開闊的空間感。或許我提議插入西扎空間的牆壁和平臺構成了西扎預期中的‘藝術品’。”

  因此,展覽5個版塊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彼此關聯,共融孕育不同層面的對話關係:第一層是來訪者和展品之間的關係,他們如何看待它們、讀懂它們?其次,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裏不僅有包豪斯藏品,還有整個90年代至今的現代主義藏品,“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我實際上存有很高的期待。”同時,他希望以非常謙遜的態度把自己的展覽融入到建築中。“我想,我的作品和其他包豪斯和現代主義藏品之間存在着一種對照關係,可以看到100年前的那個時刻,有一些怎樣的技術去支持當時的設計師藝術家做出了什麼樣的作品?而今天的我擁有了現代技術,又可以完成怎樣的工作?是不是在過去的基礎上有所前進、有所發展?通過這樣的對照以及回顧的過程,可以看到不同設計師對不同材料的對比,並瞭解當時人們的技術水平,甚至是他們的顧慮,這一切和今天相比,有怎樣的變化和發展?”

  正是此類觀視關係,使得背後盧志榮從設計中所倡導的文明願景與在博物館裏的包豪斯藏品所代表的現代主義宗旨之間的對話能在觀者的靜靜思忖中漸趨明晰。

  “當大家看到這裏展出的作品時,如果把我的名字遮上,或者不告訴觀衆這個設計師是誰,可能觀衆會覺得像是一箇中國人做的,也像是一個非中國籍人做的,這或許就是我想要成爲的狀態。我想,設計應該是國際化的,沒有侷限,並不是特地要爲某個國家的人設計某個東西。設計應該爲所有人共享,纔是設計的魅力所在。”展廳現場,身着黑白兩色服裝的盧志榮說。連續導覽近2個小時後再接受媒體專訪,他依然精神奕奕,並無倦容。

  2019年是包豪斯學院創建100週年,基此背景,此展不僅代表着盧志榮個人對百年現代主義的致敬,更呈現了一位華人設計師面對過去與未來時不同的解讀和選擇。

  《無華·盧志榮作品展》開幕後,首於設計領域引起廣泛關注,推動了公衆對現代設計的理解與認知,並引發設計行業深度思考。同時,因置身中國美院,在校學子可藉此直接感受國際設計師的創作之路,既是教學範本,又爲真實的教育現場。此學術大背景下,盧志榮的整體創作實踐展現了一位當代華人設計師獨特又普世的精神世界。

  《無華·盧志榮作品展》展覽現場 (主辦方供圖)

  開幕當日,盧志榮將部分作品捐贈予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以完善推動館藏體系及對於當代設計的研究。相關畫冊同時出版,“盧志榮創作國際學術研討會”亦隨後舉辦。

  盧志榮與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美術博物館總館長杭間(右)(主辦方供圖)

  “盧志榮的氣質是內斂的、緘默的,但很獨特,因爲他又呈現出一種哲學的和詩性的從容。在熙來攘往的人羣裏,滿眼都是急於表達的人,成功和爭取成功的設計師更是如此,他們的作品也大抵這樣,直接、炫耀、粗暴,不少還故弄玄虛,而盧志榮的作品和人卻正相反。‘進化’,是我從他的設計中看到的隱匿詞彙。”在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美術博物館總館長杭間教授看來,無論思想或藝術,世上造物,絕無開天闢地的獨創,這是歷史脈絡的魅力,也是每個藝術家自我創造的開始之處。“盧志榮的設計和藝術瀰漫着非同尋常的‘沉默感’,從每一根線到每一個面,質樸到無形。我曾想用道家或禪宗來形容他的作品,但馬上制止了自己,也請觀衆不要試圖以華人或中國文化影響來解讀它。好的藝術家,處處充盈着對文化的敬意,但永遠是自己作品的主人。”

  《無華·盧志榮作品展》開幕式現場(主辦方供圖)

  新書首發儀式 :(左起)盧濤先生、宋建明教授、盧志榮先生 、馬爾科·比拉吉教授、杭間教授、王旭斌先生簽名贈書(主辦方供圖)

  米蘭理工大學建築學家馬爾科·比拉吉(Marco Biraghi)教授認爲,當代整體藝術的思想隱含着幾乎拒絕在所有人類創造領域都要被專業化支配的模式,集建築師、設計師和藝術家爲一體的盧志榮早已發現其理念與當今社會的主導趨勢背道而馳,且最終追溯到問題的基本層面:謙遜和緘默,盧志榮成功讓其作品歸於“任其自然”的無爲境界,等待後世發掘,同時使其作品能穿越時空,成爲自身的明鏡。“然而,無華之美,就像貝倫斯 (Behrens) 的設計一樣,是從亙古不變的幾何定律中汲取養分。只有幾何的完美才能使器物‘超越’時代,成爲非時間的存在。正是這種情況讓我們能夠觸及設計的本質。無華的本質形成了一個具有永恆的幾何特徵的整體。”

  “我想觀衆們看到‘無華’這個標題都會立刻聯想到‘樸實無華’,但是瞭解盧老師作品的人應該都會稍許迷惑,他的作品明明就是另外兩個字‘極致’,那何謂‘樸實’呢?於是我想,可能應該解讀成‘無’和‘華’。“無”是無欲則剛,‘華’是華光同塵。”上海未來夢想公益基金會執行理事侯正光認爲盧老師的作品展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令人嚮往卻無法企及,“所以希望盧老師能夠經常來中國來杭州傳播您的思想和實踐,讓設計師可以更相信‘完美’相信‘堅持’。”

  對話環節:(左起)溫浩副教授、盧志榮先生、馬爾科·比拉吉教授、盧濤先生、宋建明教授(主辦方供圖)

  深圳創想公益基金會理事陳耀光1987年從中國美院首界環藝系畢業,去年4月,母校90週年校慶時,他代表創基金全體理事一起見證了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的開幕,今年4月,又在同地見證了這次對話:“盧志榮先生的多領域創作,設計精緻簡約又有東方情境,得到了國際上廣泛的關注與認可,非常觸動我。我們這個場館的建築師是普利茲克獎得主阿爾瓦多·西扎,同樣,設計簡潔樸素,雕塑感強,從建築設計到展覽內容可謂是相得益彰。兩位大師的設計都接近這個時代的需求與精神,都能喚起我們對詩意的唯美追求,探索藝術和生活的本質與永恆。如何體現東方文化、國際形態等問題一直是值得設計師們特別是年輕設計師們探討和學習的。”

  “設計如果脫離了和生活的連接是沒有意義的。對我而言,生活就是設計本身,設計就是發現生活中的問題,並解決這些問題。”作爲2015《世界傑出華人設計師》得獎人,盧志榮的創作十分豐富,涵蓋建築、雕塑、室內與傢俱設計等領域,一直以對理念的淨化、詩意的詮釋、細節的關注,備受國際設計界推崇。

  盧志榮擁有二十多年的旅歐創作生涯,這使他可以用不同視角和眼光看待這個世界。“當時首要面臨的挑戰是不同文化的差異。要真正接納他們的熱情,同時融合當地工匠的技藝和精神,接受他們的思維方式,還有對自己作品深深的信仰,需要花上很長一段時間,當然其中也不乏很多偶然的因素。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使我一方面可以從原生的中國文化中跳脫出來,另一方面也擁有了非常具有創造性的空間,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看待原生的中國文化。”處在東西方文化交匯點的他,通過棲息空間及器物造設的持久創作清晰地找到了全新的自我:一方面,來自“生活”的原則—美即簡約實用;另一方面,源於獨有的東方情境—宋代生活藝術的詩性緘默。他稱之爲“以詩爲用,以用爲詩”。通過作品,他賦予使用者寧靜愉悅、雅緻周到的生活方式以及溫暖的心靈撫慰,也使觀者深切感受到他對生活懷有的憐憫關照之心,以及身處變化中的世界而產生的感悟力。

  也因此,他的作品超越物質層面,在情感和哲學上建構出潛藏在人們心靈深處的“集體記憶”和永恆價值。“不確定僅有一個人或建築師對我產生重要影響或是我所向往的。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往往建築作品本身而非建築師使我更加着迷,即那種匠心獨具、樸實無華、腳踏實地的去處理自然和存在所帶來的難題。也許這就是爲什麼我的作品總是牢固的紮根於生活,如果我能夠通過設計來恢復人類的尊嚴,設計就是一種對人類尊嚴的致敬。”

  如對平面的概念的運用,《不拘一格》木盒系列(Wooden Box Series 2015) 或 《文房新語》(Scholarly Implements 2016)中不同“隔間”因並列而產生的“屋舍”效果成爲微型“城市”的縮影,既有建築空間的印記,更動人的則是在此生活的痕跡。他對屏風的使用則容納了更多的意蘊:屏風不只是有形可觸的一般物件,實質更具創造性的是其上投影的情感、目光和心靈。《戲石屏風》 (Tease Stone Screen 2014),以兩個圓的半透明絲布架組成,一個上面用知名的蘇州雙面繡方式繡了兩隻螃蟹,一面是螃蟹的背部,另一面是其腹部,栩栩如生的在留白的空間與另一扇布架印上的石頭玩耍。兩個圓架奧妙的以鈡擺的低下垂力在木軌上自由轉動,從完全重疊到伸展張開。動與靜、空與盈、輕與重、傳統與創新達到了完美的融匯和平衡。

  對盧志榮而言,音樂似乎是種凝結的建築。他爲紀念香港迴歸中國十週年設計的充滿意義和象徵性的《沒絃樂》(Stringless Pleasure 2007) 音響系統,不單能聽音樂,更可以“看到”音樂。這一設計將當今先進的音響科技和三千年以來中國古琴的精雅和氣韻融爲一體,喚起了人們對今天充斥消費社會的四四方方、純技術性、沒有音樂韻味的音響系統和揚聲器的質疑。

  盧志榮創作的獨特氣質,在於從平凡生活和材料工藝中熟諳地察覺和捕捉到細微的情感性與結構性之間的關係,進而將之建構成一個“永恆意義的構件”並擴展至系統整體。從表象來看,他的工作始終以純淨知性、空靈詩意的營造量度,啓發着、促使着我們與他對話。而本質上,他的思考融入了自身性格的特質,融入了對所處環境敏銳的認識和了解,以及對當下喧囂的設計景象所持有的距離尺度與溫和而冷靜的批判。

  盧志榮在展覽現場(主辦方供圖)

  “無華”盧志榮作品展

  展期:2019年4月2日 至 2019年5月31日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09:30-16:30, 16:00 停止入館

  展覽地點: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轉塘象山路352號中國美術學院(象山中心校區)

  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三樓 7, 8, 9 號展廳

  主辦: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

  協辦:杭州中藝文化藝術機構

  學術主持:杭間

  策 展 人 :盧濤 胡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