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素有「天下第一雄關」的美譽,綿延千年的文化積澱,形成了中國獨有的絲路文化、長城文化和邊塞文化。 為了積極落實國家旅遊局全域旅遊發展要求,站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新起點上,搶抓「一帶一路」和「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重大機遇,2017年嘉峪關市主辦、首嘉文化旅遊產業園承辦的「首嘉創客」全國創意設計大賽,重獎徵集嘉峪關市LOGO與吉祥物。歡迎全國創客關注、參賽!】

如果您在候鳥遷徙的季節走進嘉峪關草湖國家濕地公園,看到的一定是草長鶯飛、鶴舞長空的美景,各類鳥兒在空中翱翔、在水中踱步、在蘆葦間穿行……湖波水草、珍禽飛鳥伴著長城腳下的夢幻沙韻,美自天成的這幅多彩「畫卷」,就是國家濕地公園的縮影。

嘉峪關草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嘉峪關市東北部,地處巴丹吉林沙漠和蒙新戈壁前沿,由討賴河、露頭泉水和地下水形成的天然沼澤濕地和人工濕地,包括草本沼澤濕地、灌叢沼澤濕地和庫塘濕地。

明修《肅鎮華夷志·山水》有這樣的記載:「蒼兒湖,城北二十五里,大湖場也。花城兒湖,域北八十里,大湖一處,北虜常襲於此,地屬新城兒堡」。蒼兒湖、新城湖和花城兒湖,歷史上都屬於新城堡所管轄,統稱新城草湖。草湖水盈草茂,湖泊成羣,怪柳婆娑,葦草連片,魚遊鳥鳴。這裡,自古為廣袤的旱區濕地。

有史料記載,河西歸漢之後,嘉峪關成為中原王朝守護西域的重要關隘。從勘察和考證來看,新城境地多處有漢代修築的烽燧和長城遺址,有的地段長城保護的尚完整。據《史記》、《漢書》記載和考證,西漢以來,連接亞、歐、非三大洲的絲綢之路就從這裡通過,那時從酒泉走向敦煌和西域,都必須經過新城草湖。

峪關草湖濕地與酒泉花城湖濕地比鄰相連,放到河西走廊的視野,從高空俯視,猶如少女臉上一雙亮麗的眼睛,但這雙眼睛,也有過憂鬱和傷感。著名軍旅作家李秀海在參觀完新城草湖濕地以後,感慨賦詩曰:「瀚海蒼茫兩滴淚,祁連浩渺數峯山」。嘉峪關草湖濕地與酒泉花城湖濕地猶如「兩滴淚」,「古來多少傷懷事,都伴黃沙入長煙」。

新城草湖濕地曾經一度遭受嚴重的人為影響,違法獵殺捕撈、亂挖甘草、沙礫開採,嚴重破壞了濕地植被、生物多樣性、鳥類魚類棲息的生活環境。上世紀80年代,地下水位驟降,地旱草稀,許多物種滅絕。昔日大片大片的水波蘆盪,成為沙漠荒丘之地,濕地功能嚴重退化,部分地段形同垃圾場,這片上帝賜予的凈土變得觸目驚心。

2013年12月22日,新城草湖通過國家林業局國家濕地公園評審,新城草湖國家濕地公園成為我市第一個國家級自然生態型公園。

關於我們:

發起人孫春光 學歷:天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本科、保送通信與信息系統碩士 。

現擔任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EMBA聯盟專委會祕書長;北京左右逢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夥人;中關村眾籌聯盟發起單位之一、監事長單位;愛投(ITOU)高管會創始發起人;IT高管會創始發起人;陳香梅公益基金會天使榮耀基金理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