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郭德綱的褒揚和對姜昆的貶低都是有失偏頗的。郭德綱本人的相聲功底雖好,但其相聲內容缺乏深義,演出形式太過隨意、輕狂,甚至充滿低級趣味,確實難登大雅之堂。至於姜昆,就其自身條件,吐詞、發音和唱功確實不如郭德綱,但他為人謙虛,勤奮好學,幾十年深入工廠、農村和部隊演出,這些作風又是郭德綱這些「閑散藝人」所不具備的,其間也不乏奉獻了許多好的作品。姜昆作為相聲界的時代符號,受到一些「公知」們的無情攻擊,有些人把曲藝的衰敗全部歸罪於他,甚至有人說他根本就不會說相聲,我認為罵他的人心裡也不一定是這麼想的。因為他是體制內的領頭人,你們要發泄對體制的不滿,就要找到目標,他就成了「靶心」。你們罵他,他不冤枉,誰叫他是這個角色呢!郭德綱和德雲社火起來了,有人把他吹捧成了一代大師,相聲界的救星,未免有點言過其實。他的相聲說的不錯,但仍存在很多瑕疵,就像打鐵,且需錘鍊才能成為鋼。至於他的為人實在不敢恭維,睚眥必報,生性好鬥,甚至玩世不恭、心胸狹隘,別說是大師,就是一般人的性情也不應該這樣。時勢造英雄,侯寶林生在舊社會,長在新中國,對藝術精益求精,深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喜愛,把街頭玩藝兒說進了中南海,說進了大會堂。郭德綱他不同,生不逢時,處於一個重利時代,浮躁時代,一夜之間把相聲這門藝術重又帶回到了小劇場,甚至洗澡堂。我們不能責備郭德綱,他能讓相聲重又火起來,這本身就是貢獻和功績。相聲演員需要喫飯,掙錢賣票無可非議。但是,得了便宜的人不能又賣乖。你們說體制內相聲演員一輩子只會三段,送票都沒人聽,極盡所能貶低同行,貶低自己師傅那樣的前輩,還要說姜昆糾集一幫勢力小人,對郭德綱那樣的草根藝人百般排擠打擊。而我們在頭條幾乎聽不到他們的聲音,有的只是你們無盡的漫罵和自說自誇。都說邪不壓正,我看到的是邪氣盛上,一片烏煙瘴氣,真的是時代的悲哀!


對於運河之子1這位仁兄的評論實則不敢苟同。姜老師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大家可以在網上搜索從下鄉知青是怎樣一步步走到現在的曲協領導,這裡就不再普及了。其實姜老師就像當年的「零分高考英雄」,當看到說相聲也可以走到父輩們乃至現在大部分國人「當官」的捷徑時,姜老師從那時候起更明白自己想要什麼。

但是就像當年孔老師很銳利的批評姜的時候,我覺得很客觀,因為人家是教授,做學問的人不能看到任何行業的假,因為他們很嚴謹。而姜在一檔真人秀的節目中將自己的基本功歸功於馬季等大師,實則不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也講很多大師擺在了很尷尬的位置和處境。

反觀郭,其實不難看出郭老師基本功紮實,對於其他戲種也可以說接近專業,和于謙的合作當下這個娛樂社會確實很受百姓歡迎。郭也曾經說過:自己也想在「主流」邊上安靜的做一條狗可是各個名家已經不缺狗,無奈把自己逼成一條龍。郭德綱說過「主流」是與非我們不是劇中人無法評論,就像他說的「你們沒有體會過那種苦,所以別勸我大度」。

好像有點答非所問了,姜老師對於這種問題的答錯可以理解,遙想當年他對於「說學逗唱」,的理解都是和我們聽到的不一樣,也可以理解你見過哪個「領導」還自己把自己關家裡面對書和知識呢。


呵呵噠,口誤?誰信吶?姜公公根本就是連基本歷史都沒研究過吧?他除了會拍領導們的馬屁,還會幹些什麼呢?說相聲連最基本的說學逗唱一樣都不會,記錯祖師爺歷史有什麼奇怪的~( ̄▽ ̄~)~?


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兩個人在舞臺上靠「講話或講述」能夠讓人開懷大笑,絕對的「牛」,或許就是「祖師爺」的「魂」而世代傳承下吧。若將本門祖宗或祖師爺都講不清,那……?

會說相聲的演員,肯定是有才華的、有語言天賦的人。至於如何將相聲這一語言類節目能夠得到觀眾認可?原因,「你懂的」。總之,相聲這門草根藝術發揚光大,靠勤奮好學、克苦鑽研、天分聰慧……的人傳播。希望湧現出多多的相聲演員等,讓人民大眾毎天都充滿著歡笑生活。


不應該是口誤,應該是知識點不準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