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身高越來越重視了。個子矮小不僅使人苦惱,易產生自卑心理,還會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及智力發育。有時,矮小還與一些疾病有關,因此,身高及生長速率應該是家長關注孩子健康的重要指標。

身高的影響因素

據研究,人體的最終身高75%取決於遺傳因素。也就是說,在一般情況下,父母身材高,子女身材也高;父母身材矮,子女身材也矮。但是,父母身高不是影響子女身高的惟一因素,外在因素即環境條件對身高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外在因素主要是指營養、生活習慣、體育鍛煉及是否罹患病等。

如何預測下一代身高?

遺傳靶身高,是指根據兒童父母的身高計算出來的該兒童的遺傳身高值。由於靶身高能夠預測兒童身高的遺傳潛力,因此在臨牀中普遍用於兒童矮身高鑒別診斷和治療監測。

靶身高計算公式(FPH法):

男孩=45.99+0.78×(父身高+母身高)÷2±5.29CM

女孩=37.85+0.75×(父身高+母身高)÷2±5.29CM

這裡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計算公式是經過統計學處理後得出,只有約95%的正常人在此範圍內,不一定人人能達到。

軟骨發育不全

下面小編介紹一種影響骨骼發育的疾病,軟骨發育不全(該疾病預計會收錄於基源罕見病黃寶書第二版中)。

疾病概述:

軟骨發育不全(Achondroplasia,ACH)是一種常見的軟骨發育不良,又稱胎兒型軟骨營養障礙、軟骨營養障礙性侏儒等。這是一種由於軟骨內骨化缺陷而導致的發育異常,臨牀上以四肢短、軀幹相對正常、巨頭、脊柱胸腰段後凸、椎管狹窄為特徵。本病的發病機制與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3(FGFR3)基因跨膜區的點突變密切相關。

發病率: 平均發病率為1/1.5~4萬新生兒

遺傳方式: 常染色體顯性

表型:

基因型:

致病基因為FGFR3基因,GeneReviews收錄該症分子遺傳學檢測信息如下:

基因檢測:

已發現致病變異中99%為FGFR3基因c.G1138A:p.G380R變異,應該首選一代測序,如無發現變異,則選擇二代測序。

治療:

目前主要是對症治療,生長激素對部分病例有效。腿部增長手術能使一些患者的身高增加。然而,這類手術需要一個較長的治療時間,並且會有許多併發症。

軟骨發育不全患兒通常需要安放中耳導水管,這有助於預防由於頻繁的耳部感染所引起的聽力喪失。由於牙齒排列擁擠引起的牙科問題可能需要格外護理,安矯正器和拔掉多餘的牙。

患兒常常在幼兒期就開始超重。因為超重可能進一步加重骨骼問題,因此應該得到營養指導以便預防肥胖症的發生。易因腰椎椎管狹窄或椎間盤突出引起腰痛,甚至下肢癱瘓,需做椎板切除減壓術或腰椎間盤摘除術。

對枕骨大孔狹窄並有腦幹及脊髓受壓者,應行後路枕骨大孔減壓以防發生猝死。如存在Chiari畸形或腦積水,也應根據病情給予相應處理,如減壓或分流手術等。

胸腰骶支具對預防和治療胸、腰椎後凸畸形的發生有一定作用。腓骨相對於脛骨過度生長時,可導致下肢成角畸形及膝內翻,對癥狀明顯或影響外觀者可行脛骨截骨術。

基源基因案例分享

臨牀信息:侏儒症(引產)。胎兒超聲提示:雙頂徑及頭圍明顯大於孕周;四肢長骨明顯小於孕周;前額飽滿;羊水量過多。

樣本類型:胎心血

檢測內容:本全外顯子組基因檢測針對人類基因組的外顯子組的全部區域,覆蓋 20000多個基因,涵蓋 85%以上的人類遺傳性疾病。檢測範圍包括基因編碼區單核苷酸位點變異(SNV)、小片段插入/缺失(INDEL)等突變類型。

檢測結果:

(1)檢出1個匹配受檢者臨牀表型的致病性的基因變異:FGFR3基因c.G1138A:p.G380R雜合變異;

(2)檢出1個部分匹配受檢者臨牀表型的意義不明確的基因變異:FLNB基因c.T380A:p.V127E雜合變異

變異基因解讀:

1.FGFR3基因c.G1138A:p.G380R雜合變異

註:人羣頻率:gnomAD_exome_EAS;「D」:可能有害;「T」」N」:可能無害;

(1)FGFR3基因關聯疾病表型簡介

FGFR3基因編碼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3,FGFR3蛋白能與酸性和鹼性的成纖維細胞生長激素結合,在骨骼的發育和維持中起作用。該基因的突變會導致顱縫早閉和多種類型的骨骼發育不良。匹配受檢者臨牀表現,OMIM收錄該基因變異關聯疾病表型為:

註:「AD」: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信息參見:https://www.omim.org/entry/100800

(2)變異位點解析

本次檢出FGFR3基因p.G380R變異已被ClinVar資料庫收錄,注釋為致病(Pathogenic)。多篇文獻報道了在軟骨發育不全患者(或胎兒)中檢出該變異[4,5]。

2.FLNB基因c.T380A:p.V127E雜合變異

註:人羣頻率:gnomAD_exome_EAS;「D」:可能有害;「B」:可能無害;「.」:無提示;

(1)FLNB基因關聯疾病表型簡介

FLNB基因編碼細絲蛋白家族成員之一,與ɑ-糖蛋白Ib相互作用,參與血管損傷修復。血小板糖蛋白Ib複合物ɑ-糖蛋白Ib,它與肌動蛋白細胞骨架相結合。該基因突變與骨發育不全症I型、Larsen綜合徵等相關。匹配受檢者臨牀表現,OMIM收錄該基因變異關聯疾病表型為:

註:「AD」: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信息參見:https://www.omim.org/entry/108720

(2)FLNB基因變異位點解析

本次檢出FLNB基因c.T380A:p.V127E雜合變異,未被ClinVar資料庫收錄,暫無相關文獻報道。根據ACMG遺傳變異分類標準與指南,判定為意義不明確的變異;若為新發突變,則為可能致病性的變異。

3. 遺傳諮詢建議

(1)本次檢出FGFR3基因p.G380R雜合變異為已知致病性變異,關聯疾病軟骨發育不全與受檢者臨牀表型匹配。該疾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約80%患者的父母身高在平均水平,患者多為新發突變所致。因此,本受檢者父母再生育下一胎為軟骨發育不全的風險低。建議明確本例患者父母的臨牀信息和家族史以進一步判斷。

(2)本次檢出FLNB基因c.T380A:p.V127E雜合變異意義不明確,關聯骨發育不全症I型與受檢者現有臨牀表型不完全匹配。因此,該變異的致病性尚需進一步討論確認,比如對該變異進行受檢者父母一代測序驗證,蒐集核對相關臨牀表現等。

4.一代驗證結果:

受檢者變異位點一代測序:

該位點為雜合變異(FGFR3:NM_000142:exon9:c.G1138A:p.G380R)

參考信息:

[1]ACHONDROPLASIA; ACH

[2]Achondroplasia - GeneReviews? - NCBI Bookshelf

[3]孫武, 仉建國. 軟骨發育不全的診斷和治療[J]. 脊柱外科雜誌, 2010, 8(2):117-119.

[4] Rousseau, F., Bonaventure, J., Legeai-Mallet, L., Pelet, A., Rozet, J.-M., Maroteaux, P., Le Merrer, M., Munnich, A. Mutations in the gene encoding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3 in achondroplasia. Nature 371: 252-254, 1994.

[5] Saito, H., Sekizawa, A., Morimoto, T., Suzuki, M., Yanaihara, T. Prenatal DNA diagnosis of a single-gene disorder from maternal plasma. Lancet 356: 1170 only, 2000.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