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凱風

城市居,大不易。

根據易居研究院發佈的數據,2018年,受監測的中國50個城市房價收入比均值爲13.9,相比2017年的14.1下降了1.4%。

“房價收入比”首降,這是2018年樓市下行的體現。不過,與樓市整體趨勢的下行相比,主要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仍舊居高不下,部分城市房價收入比相比於2014年翻了一番。

哪些城市房價收入比過高?哪些城市處於合理水平?房價收入比的高低,對於未來城市房價有何影響?

01

房價收入比排行:深圳最高,長沙最低,三亞趕超北上廣

什麼是房價收入比?

房價收入比,顧名思義,就是房價與收入之比,一般以住房總價與家庭年收入之比來計算。這一指標衡量的是普通居民家庭購房的難度——不吃不喝要多少年才能夠買得起一套房

這是2018年全國50個主要城市的房價收入比:

整體來看,以房價收入比來衡量,深圳全國最高,長沙最低。深圳、三亞、上海、北京、廈門、福州等6城房價收入比超過20,這意味着在這些城市,普通家庭不吃不喝要20年以上,方能供得起一套房。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房價收入比已經連續多年位居全國榜首,2018年房價收入比高達34.2,不僅遠超北京上海,而且接近廣州兩倍。

一般而言,在發達國家,房價收入比3-6爲合理水平;而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經濟飛速發展,住房需求快速釋放,房價多半都會經歷快速上漲過程。以此來看,房價收入比6-9均可視作合理水平

以此來看,在全國50個主要城市中,只有長沙、烏魯木齊、煙臺、韶關、瀋陽、洛陽、貴陽等城市處於合理水平。

與2014年相比,幾乎所有城市房價收入都有所提高。

石家莊、上海房價收入比翻了一番還多,而福州、南京、西安、合肥、鄭州、濟南等熱門二線城市增幅均超過70%。

這意味着,在這些城市,房價漲幅遠遠超過收入漲幅。

02

長沙:反炒房戰的勝利

與深圳常年霸榜房價收入比不同的是,長沙則是連續多年墊底。

作爲中部省會,長沙的GDP規模早已過萬億,位居全國第14位。從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來看,長沙2018年的數據是50792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3倍左右,在一二線城市中位居中上游。

經濟規模不弱,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樣不弱,長沙房價收入比爲何常年墊底?

這要從長沙樓市走勢說起。在2016-2018年的樓市上行週期中,長沙啓動最晚,結束時間最早。

長沙之所以啓動最晚,是因爲在2012-2014年,長沙供地井噴,帶來大量住宅供應入市,從而“拖累”了房價啓動的速度。直到2015年和2016年,長沙有意收縮土地供應,房價終於步其他二線城市後塵上漲。

然而,長沙房價啓動未久,12歲兒童和85歲老人搖號中籤等亂象頻發,當地黨報帶頭質問樓市調控。隨後,長沙打響了聲勢浩大的“反炒房戰”,樓市調控接二連三,幾乎所有政策漏洞都被堵上。

長沙不僅打擊捂盤惜售,而且限購政策全面升級。以往在長沙,落戶即可購房,而按照新規,新落戶必須滿1年或繳納兩年社保,方能獲得購房資格,這就相當於堵住了“搶人大戰=變相鬆綁限購”的政策漏洞。

不僅如此,在長沙,父母投靠子女兩年內不得作爲單獨家庭購房,未成年人和集體戶口大學生不得購房,夫妻離婚按原有家庭套數限制購房……同時,企業購房被叫停,限售加碼到4年,重拳出擊之下,長沙樓市直接消停。

長沙的經驗說明,只要按照人口流入速度加大土地供應,只要不任由政策到處漏風,只要保護剛需限制投機,樓市調控的威力遠遠比想象中要高。

當然,反炒房戰能否堅持到底,考驗着所有城市。

03

三亞廈門:外來投資者的狂歡

三亞和廈門一直都是異數,房價雙雙趕超一線城市。

這兩大城市都是旅遊城市,環境氣候宜人,投資和投機需求向來極爲突出。所以,外來需求相對強勁,房價早已與本地居民收入相脫離,因此導致房價收入比居高不下。

先說廈門,2016年限購升級之前,廈門樓市的外來需求高達70%以上,且以福建省內的購房者爲主。福建民營經濟相對發達,手頭有富餘資金的小企業主比較多,而廈門正是他們投資購房的首選地。

同時,廈門城市規模不大,面積不到廣州的1/3,尤其是島內土地基本開發殆盡,這就導致廈門房價趕超一線城市。

與廈門相比,三亞更有甚之。數據顯示,近年來,三亞島外購房者比例保持在85%以上。

若論對房地產的依賴度,三亞在全國沒有對手。2018年,三亞房地產投資依賴度高達67.7%,位居全國首位。與之對比,深圳的房地產投資依賴度僅爲10.8%,而北上廣全部低於15%。

正因爲如此,當樓市調控不斷加碼,廈門樓市率先經歷一波過山車,最高跌幅高達20%以上,直到2019年春節前後方纔企穩。

三亞也是如此。2018年海南全域限購之後,三亞樓市應聲而落,當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大降20%以上,這是過去多年都不曾出現的情況。

04

哪些城市需要特別注意?

衡量一個城市房價是否合理,有兩大指標。

一個是房價收入比,即住房總價與家庭可支配收入之比;另一個是租金回報率,即租金與房價之比。顯然,房價收入比越高,購房負擔越重;租金回報率越低,房地產市場泡沫程度就越高。

綜合來看,廈門、三亞、福州、石家莊的房價收入比和租金回報率都相對突出。房價收入比高,租金回報率低,這些城市值得給予特別注意。

當然,這並不能一概而論。

房價收入比,衡量的是普通家庭的購房負擔。而房價天花板到底有多高,則是由高收入者決定。

所以,對於一二線城市來說,房價收入比過高,並不一定意味着泡沫風險。但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說,房價收入比過高,甚至超過二線城市,則必然存在着泡沫風險。

同理,在房價上升週期中,因爲房價漲幅過快,而租金則受到收入的約束,租金回報率顯得異常之低,也是正常的。

然而,一旦樓市進入下半場,房價上漲預期不復存在,那麼租金回報率就成爲衡量一個城市房價泡沫程度的重要標誌。

05

幾個結論

房價收入比雖然無法衡量樓市泡沫程度,但對於購房投資並非毫無用處。

其一,經濟、收入和人口基本面相似的城市,房價收入比越低,樓市安全邊際就越高,反之同理。換句話說,在剝離投機屬性之外,房價存在向基本面迴歸的傾向。一些比長沙房價收入比還高的三四線城市,需要謹慎了。

其二,靠外來投資或投機支撐的城市,樓市容易受到調控政策影響,波動頻繁。一旦樓市調控收緊,樓市就會應聲而落;一旦樓市調控鬆綁,樓市也會迅速反彈。這是兩面性所在,也是這類城市的投資機遇所在。

其三,房價收入比快速上升的城市,需要謹慎。這意味着,房價漲幅遠遠超過居民收入漲幅,整個城市的平均購房負擔上升過快,這對於樓市的可持續性並不利。

其四,樓市上半場和下半場的玩法完全不同。樓市上半場是普漲行情,閉着眼買房都能從中獲利;樓市下半場,普漲行情結束,樓市大分化開啓,一二線與三四線,人口流入的城市與人口流出的城市,經濟向好的城市與經濟衰退的城市,將會產生巨大懸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