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系車真的很妖,上次拆一個變速箱上蓋,就拆了一大堆無關緊要的擋板,昨天一個老標緻過來要做保養,不僅僅更換機油很麻煩,而且找了半天沒找到空氣濾芯位置,整整花了一個小時時間找空氣濾芯,老闆說了,法系車再來就不接活兒了,設計太難受實在沒意思"。

  其實我只是知道法系車的設計比較反人類,比如說車門弧線設計與其他品牌完全不同,老世嘉的方向盤,老307的後備箱開關,車門升降鍵等等這些日常操作的設計比較讓人難以理解,要說維修不方面其實我還真不知道,說回到專業上,畢竟我不是修車的,具體的東西還得細分行業從業人員來解讀,不過今天聽了這位維修工的話,我也算是大開眼界了。

  很多人都說法系修起來特別麻煩,到底有多麻煩?這是還真不是吹的,法系車不僅僅從產品設計上就比較反人類,而且從機械設計以及組裝上,基本上也是逆向思維:"怎麼麻煩怎麼來"。

  普通的車輛保養只需要打開發動機倉放掉機油,注入需要更更換的機油即可,再爲麻煩的不過是拆卸發動機護罩,但老的法系車不是這樣,機油加註口在前風擋之下,不僅僅拆卸麻煩而且加註機油也需要藉助工具,日常操作實屬不變。

  當然還不僅僅如此,相比於其他車濾芯的位置,標緻的濾芯更是奇葩,跟你玩捉迷藏遊戲,找到它纔是第一步,還需要拆卸擋板才能將老的濾芯抽出來換上新的。

  這不就是日常保養嗎?需要這麼麻煩?機械產品雖不建議簡單,但如此複雜同樣不好。

  而法系車"作妖"的地方還不止止於此,當你需要維修某個小部件的時候,會發現有無數個無關緊要的擋板、線路遮擋,想要更換、維修、拆卸這一小部件,你往往要拆卸下來一大堆東西,大大增加了工作量,而且頻繁拆卸相關零部件,也會降低產品可靠性以及耐久性。

  汽車是平衡各種零部件矛盾之後的產物,如何評定一臺車是否出色,看的不僅僅是操控,更需要考量可靠性、維護便利性,法系車做好了前者卻沒有做好後者,亦或者法系車認爲複雜的東西纔是一臺好車的根本,但對於維修行業以及消費來說,事實根本不是如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