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殼槍。(圖/中國軍網)

▲裝上槍托的駁殼槍,可如衝鋒槍一般抵肩射擊。(圖/中國軍網)

軍武中心/綜合報導

對日全面抗戰1937年爆發後,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納入國民革命軍序列。為了紀念八路軍、新四軍成立80周年,《中國軍網》特地對此報導,從不同視角介紹歷史上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兩軍將士們曾經使用過的知名手槍。

據《中國軍網》報導,駁殼槍、勃朗寧手槍、十四年式手槍(王八盒子)、獨撅子這四種武器都是對日抗戰時,「我們曾用過的武器」,接下來一一介紹這四種武器的名稱來源與武器性能。

▲▼駁殼槍。(圖/中國軍網)

▲駁殼槍。(圖/中國軍網)

1.駁殼槍
駁殼槍在中國有很多名稱,如「20響駁殼槍」、「大肚匣子」、「大鏡面」、「自來得」、「快慢機」等。德國毛瑟(Mauser)兵工廠1896年正式生產的一種手槍,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自動手槍之一,被命名為7.63mm M1896毛瑟軍用手槍,由於槍套是一個木盒,因此在中國又稱為「盒子炮」、「匣槍」,該手槍具有威力大、動作可靠、使用方便等特點,廣泛流傳於世界許多國家。

▼駁殼槍槍套。(圖/中國軍網)

▲▼駁殼槍。(圖/中國軍網)

毛瑟M1896手槍性能,口徑為7.62x25毫米,槍長為288毫米,槍管長為140毫米、100毫米(由槍膛口算起),槍重為1160克,槍口初速為425米/秒,彈匣容量為10發內置式彈匣、20發插入式彈匣。

▲▼勃朗寧手槍。(圖/中國軍網)

▲勃朗寧手槍。(圖/中國軍網)

2.勃朗寧手槍
勃朗寧手槍研製始於19世紀末,1897年取得專利,主要由比利時的FN國營兵工廠、美國的柯爾特武器公司(Colt Defense)及雷明頓武器公司(Remington Arms Company)製造。在當時中國此種槍枝數量、種類僅次於駁殼槍,是這一時期中國軍隊中使用較多的武器之一,廣泛被八路軍、新四軍裝備使用;其型號有M1900式7.65毫米、M1903式9毫米、M1906式6.35毫米、M1910式7.65/9毫米等。

勃朗寧M1903式手槍性能,口徑為7.65毫米,槍長為180毫米,槍管長為100毫米,空槍重為682克,槍口初速為318米/秒,彈匣容量為8發單行插入式彈匣。

▲▼十四年式手槍、王八盒子槍套。(圖/中國軍網)

▲十四年式手槍。(圖/中國軍網)

3.十四年式手槍

「十四年式」手槍也稱「王八盒子」,日本於1925年(大正天皇14年)在陸軍大將南部麒次郎所設計的南部陸式8毫半自動手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一種通用手槍,命名為「十四年式手槍」,名古屋兵工廠1926年開始量產「十四年式」手槍,此後該式手槍很快就在日軍中普遍裝備,因為槍套像龜殼又是敵軍日本所使用,就被當時中國軍民普遍稱為「王八盒子」。十四年式手槍是二戰時期日軍裝備的制式手槍,是日本攻華的標誌性武器,因此也是八路軍從對手中繳獲最多的手槍。

▲▼十四年式手槍、王八盒子槍套。(圖/中國軍網)

▲十四年式手槍(王八盒子)槍套。(圖/中國軍網)

十四年式手槍性能,口徑為8毫米,槍管長為117毫米,全槍長為230毫米,重量為0.9千克,裝彈數為8發,有效射程為60米,最大射程為600米。

▲▼獨撅子。(圖/中國軍網)

▲獨撅子。(圖/中國軍網)

4.獨撅子

「獨撅子」是一種民間土製手槍,一次只能打一發子彈,打完後還要將握把向下掘開退出彈殼,再裝彈,所以又稱「撅把子」、「獨一撅」、「獨角牛」、「單打一」等。為滿足抗日武裝需求,民兵與游擊隊大量裝備此種手槍,甚至在八路軍、新四軍等正規部隊也有少量使用。由於長槍無法隱藏,八路軍又沒有這麼多駁殼槍,就裝備了大量的獨撅子,該種手槍的製作非常粗糙,使用時間一久往往還會生鏽,看起來就像一塊破鐵;因為這種武器看起來實在是不太像槍,敵軍還曾因此鬧過誤會。

▼看起來非常像「木匠工具」的獨撅子。(圖/中國軍網)

▲▼獨撅子。(圖/中國軍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