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屏幕上投影的PPT,注重視覺上的衝擊效果,顯示的往往只是提詞性的信息。

在發布會上,演講者的身高可能還不如屏幕上的一個數字。

而這樣的PPT,並不適合閱讀。

你永遠也猜不出1、30%和20+分別是什麼。

就像食品包裝袋的正面和反面,在購物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包裝袋正面負責吸引人,包裝袋背面,提供這款食品的詳細信息(話說名叫猴菇,配料裡面又沒有猴菇是怎麼回事)。

一個公司的PPT,也有這麼正反兩面。

正面,就是演示型的PPT。

反面,就是閱讀型的PPT。

這是阿里巴巴在IPO時使用的PPT,這是一份中規中距的閱讀型PPT,包含了大量的信息。

同樣是阿里巴巴,在2018年的雲棲大會上,用了這樣一頁PPT,來表現他們的大數據產品。

再來看,這是零售通的發布會PPT。

風格變化可以如此之大,似乎不是出自同一家公司。

這正是不同場合策略選擇的結果。我相信不太有人會拿公司裡面的通用母板去開發布會,也不太有人會在內部研討時,用毛筆字體來講編程。

具體來說,PPT要不要酷炫,取決於你希望在觀眾心中留下怎樣的印象。

在對外宣講的時候,需要引起觀眾的興趣,點燃觀眾的熱情。

商務彙報又是不一樣的心態,有很多人拿著小本子記錄,希望聽到乾貨內容。

因此。演示型PPT圖多字少,經常用在觀點傳遞、產品推廣等場合。

閱讀型PPT圖少字多,經常用在工作彙報、學術交流等場合。

我覺得PPT是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的結合。演示型PPT做得酷炫點有必要,從感性的角度吸引注意力。

閱讀型做得炫酷得很就沒必要了,有時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在一場傳統國企的面試中,有一位朋友用了這樣的自我介紹PPT:一個火柴人滿屏幕奔跑,配合音樂打敗了一個一個怪獸,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種風格不符合當時聽眾對於「自己人」的認知,搞得越是酷炫,當然就離目標越遠。

當然,也不是說簡單地把文字從word粘貼到ppt,就ok了。

大多數情況下,建立合適的層次,乾淨整齊排列元素,就是一份不錯的演示文稿。在剋制中找到平衡,這也許是最困難的。

更多文章,可關注公眾號:黑白間設計。我準備了一份見面禮等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