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在自己的部落格写些自己的文章,通常回家已经很累了,就懒得打字…!


所以偶的文章都是引用比较多,心想总要拿点属于自己的东西来与格友分享,希望我的一点小文也能让大家受益良多,因为{分享就是快乐}…谢谢!


 


上礼拜六清晨隔壁蔡先生向我提到他的{三菱得力卡柴油4WD}在去验车时检验时有一点小状况,就是加速冒黑烟???


由于这几天偶没时间牵他的车去做维修,只好延到今天,顺便做大保养…检查底盘,煞车系统,更换差速器、加力箱、变速箱的齿轮油,时规皮带和一般发电机冷气皮带等等…


一大早忙到下午两点上述工作纷纷完成,心想~哈~这些保养小事很容易处里掉…又是愉快的一天。


更换完柴油过虑器,再开去给专修柴油供油喷射帮蒲的同行较正一下就ok啦!


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同行的却告诉偶,废气排出来的大部份都是在加速时排出来的{白烟}…而且在空档时这辆车子根本引擎转速无法加速到4000rpm以上,持续猛加油一分钟立即放开油门,引擎转速掉在ㄅ到550rpm,很显然~柴油帮蒲内油压有点ㄅ足喔!很像要ㄘㄚ、起来了…!偶心理有个底…柴油油压ㄅ够的原因,口能原因是︰柴油过滤器阻塞,旦这是ㄅ可能,或者~放空气的手动帮蒲漏气…ㄅ管啦!反正朝油压ㄅ足故障点捉就对了。


得力卡厢型车就速这样,必需拆驾始座位…是ㄅ难拆,但就是有点讨厌…


                                                                         


偶重新检查偶更换的柴油过滤器,看有没有积空气在供油帮蒲内,放松手动帮蒲的放空气螺丝,给它丫丫…一切都ok啊!嗯~好奇怪!…发动引擎空档加油门结果还是一样加速ㄅ良,伤脑筋…\\\


后来才发现车主加ㄌ省油器,一共加了两组,位于柴油过滤器出油向供油帮蒲的进油管,而且油管长度很长


原来罪魁祸首就速它"省油器"!过长的油管导至燃料从柴油过滤器到引擎的供油帮蒲之间的油压ㄅ太够,真是…自作聪明!


唉!就这样偶美丽青春的岁月的一天又白白过了…


改装ㄅ是件怀事,但也要仔细想清楚再做决定吧!


 


 


以下是偶找来的资料…


车辆废气排放造成空气污染之研究


后勤学校/张明廉中校


提要
一、空气污染虽工业发展而日益严重,尤其在大型都会区,运输工具所排放之废气,使得人们健康遭受极严
        重危害,在环保意识抬头下,出亮废气排放所造成之空气污染,以成刻不容缓解决之课题。
二、我国的汽机车密度高居世界第一位,每平方公里约367辆,为美国的17倍,由于国民环保意识提高
  ,生存环境品质要求也提升,所以在车辆密度无法降机之前,低排放车辆是目前台湾唯一要走的路。壹、 前言
    清新与洁净的空气品质是人类生活之基本要件,也是确保健康要素之一,但由于台湾经济发展迅速
  ,交通工具繁多,各式工厂林立,排放气体所造成的污染,对空气品质影响甚钜。其中机动车辆为许多
  污染物质的来源,虽然机动车辆排放标准不断提高,但由于车辆数量不断增加,车辆排放废气所带来的
  空气污染问题,就与日俱增。
       尤其在台湾地区,人口集中,都会区特性明显,相对汽车所排出之污染浓度已超出正常浓度值甚多
  ,对人、动(植)物等产生不良之影响,甚至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台海是一个不产石油的国家
  ,能源需求上要求避免风险集中,因此,在改善车辆污染的问题上,应了解排放之原因,并采适当之方
  法以降低排放污染,同时亦尽可能采用天然气、甲醇、电等干净的多元化能源取代石油,以期降低排放
  污染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贰、车辆废气排放污染之分析及危害
 一、 柴油、汽油引擎之排气成份
    汽油引擎排气中之有害成份以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及氧化铅(PbO)等
    为主。柴油引擎排气中之有害成份则以硫氧化物(S0x)及碳(C)为主,氮氧化合物次之【1】。
         粒状物质
             柴油车所排放的粒状物质一黑烟,除影响市容观瞻,使人产生厌恶的感觉,更影响可见度,所以有
             人说保养不好的柴油车开过去,就像墨鱼一样,一阵烟幕从车后冒出来,整条街乌烟瘴气,什么都
             看不见。粒状物质除了影响可见度外,如果它的粒径在lu左右,则容易进入肺部,危害人体的健康
              [2]。
  硫氧化物(S02)普通汽油含硫量0.15%,高级汽油0.15%,普通柴油1%,高级柴油0.5%,故这些汽油及
   柴油中的硫经过燃烧后变成硫化物,与人体的眼睛、呼吸道、胃、肠的黏膜或皮肤的水分相遇,就产
   生具刺激性的酸,而对人体的健康造成莫大的影响。
  一氧化碳(C0)
   由于汽油燃烧不完全,造成一氧化碳的空气污染问题,而一氧化碳的污染,汽油车则占极大部份。一
   氧化碳和血红素结合成COHb的能力是氧和血红素结合成HbO的300倍,故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过高时
   ,则会与血红素结合,而影响血红素输送氧气的功能,且COHb在血红素中达5-20%,即会对人体健
   康产生影响,60%以上则可能死亡。一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与曝露时间有密切的关系,(周
   围空气中Co ppm )X(时间)即得一氧化碳中毒指数,故可知若四周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25ppm时,停
   留10小时,即可能有绅经系统方面中毒症状产生。
  碳氢化含物(HC)
   碳氢化合物的污染问题,主要来源是汽油车,由油箱及化油器挥发而来的占20%,由曲轴箱吹漏气而
   来的占25%,由废气排放的占55%,碳氢化合物浓度低时会对呼吸系统产生刺激,较高浓度时则会对
   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此外,还会和氮氧化物等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PAN、甲醛等,使人
   眼睛刺痛、喉咙痛、味觉能力降低。
  氮氧化物(N02)
   空气中的氮原本应从引擎排出,但是因为汽缸内燃烧温度很高,使得空气中的氮反应变成氮氧化物,
   从排气管中会再氧化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血红素结合成NOHb的能力非常强,是一氧化碳结合成
   COHb的l000倍,是氧结合成HOb的30万倍,故一氧化氮很容易与血红素结合,使血液呈现暗褐色,
   使血红素运送氧气的功能大为减低,而影响呼吸机能,造成中枢神经机能减退。
    
甲醛(HCHO)
   甲醛会刺激眼睛、呼吸器官黏膜,不仅感觉不舒适,对呼吸机能亦有不良影响,药用福马林即为甲醛
   水溶液。
参、有害废气之防制与减量之道
 一、 有害废气之防制对策及方法 
     氮氧化合物(NOx)
   前面已提到柴油引擎之排气中含有各种不同之有害成份,其中尤以NOx为害最大,NOx中大部份均为
   NO,而NO一旦与HC共存下即转变成CO2、N2、H2O,亦即为光化学烟雾发生之导因。NO之发生原
   因及对策介绍如下:
   发生原因:燃烧室内空气中所含氮气(N2)与氧气(02)因高温而化合成一氧化氮由排气管中排出。
   对策方法:降低燃烧室内最高温度对减少NO最为有效,较具体之方法如下:
    延迟喷油正时一仅对直喷式引擎有降低NO之效果,对预燃式引擎则无直接之效果。此项方法可
     减少NO,却无法避免黑烟增加及马力降低等后果。
    排气还流一随排气还流百分比之增加,NO便显著减少,唯同时会引起氧气不足,故有黑烟及HC
     增加之虑。
    水喷射一水喷射对降低NO有极大之功效,而对引擎之马力、黑烟、HC等影响不大,唯水蒸汽之
     进入,势必使汽缸套发生锈蚀、机油恶化,故对引擎之寿命有不良影响。
    氧化还原法一利用氧化还原方式于废气排放,予以氧化还原成无害的二氧化氮排出。
  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
   碳氢化合物大部份是因为引擎本身吹漏所造成,而一氧化碳是引擎燃烧不完全所造成,故现代车辆在
   引擎设计上除了考量压缩比、汽门数、汽门正时、点火正时、空燃比、燃烧室等外,尚加上一些如触
   媒转化器、二次空气喷射、含氧感知器等装置,做为"后处理"或"回馈控制",以期减少HC、 CO等污
   染气体之排放,除上述各机件改善方式外,同时做好车辆预防保养勤务工作,才是减少车辆HC、CO
   等排放物之重点。实施方式详述如下:
   清洁或更换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的作用就是过滤吸入汽缸的尘沙污物,如积尘太多或有湿气,
    使空气无法畅通,形成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比太浓,产生燃烧不完全、引擎无力、排放出大量空气污
    染物,故空气滤清器必须保持畅通,如有堵塞即应换新,且必须更换合乎规定的产品。
   调整或更换化油器:化油器不良,将使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比过浓或过稀,以致燃烧不正常而耗费燃
    料,造成空气污染。化油器不良的主要原因:化油器油面过高(低),必须调整合于规定。阻风
    门失常,必须调整至作用正常。化油器老化,造成各油道供油失调,气化不良而耗油,必须换
    新。
   清洁、调整或更换火星塞:清除火星塞积垢及调整间隙,如果火星塞性能不良时,应即换新,否则
    电阻大、火花小、不能完全燃烧,既耗油又无力,且造成空气污染。
   调整或更换汽门,调整汽门脚间隙:汽门磨损、密封不佳,或汽门开关不当,都无法使油料良好的
    燃烧,应定期检查或调整,如严重磨损,应即更换新品,特别注意正确调整汽门脚间隙,才能得到
    适当的混合气。
   点火正时必须正确,白金闭角应合于规定:有强热电火花,才能完全燃烧,使引擎马力大、省油、
    排气污染少,所以点火正时必须正确,白金接点必须保持良好,电容器、发火线圈、分电盘盖、分
    火头都必须保持正常,否则即应换新。
   更换机油时,油面勿超过上限:机油油面太高时,容易积碳,影响混合气的燃烧,使引擎无力耗油
    ,且污染空气。二行程机车预混式汽油与机油的混合比例应合于原厂规定,自混式请依原厂规定加
    普通或高级汽油,以免因加入过多机油而排放大量粒状污染物。
   引擎若老旧或磨损以致耗费机油、汽油时,应即搪缸大修,才能减少污染,节省油料。
   如果燃料及点火系统经常保持在良好状态,必能省油并减少污染。
   驾驶汽机车时,稍加注意,即可节省油料及减少污染。以下方法仅供参考:
    冷车发动后,应先加温引擎后再行驶。
                行车时,油门操作要缓和勿急躁,最好保持定速行驶,切勿经常无故加放油门。
          需停车时,应提早减速,勿突然减速煞车。
   经正确保养、调整通过排气检验的汽机车,即为当时车况最佳使用状态,虽感到加速稍微无力,但
    可节省燃料,减少空气污染,不可以再调回,以免徒耗油料,磨损引擎,得不偿失。
 二、 废气排放减量之各种装置
    随著车辆环保排放标准不断提高,车辆之引擎也设计了许多装置,来实施回馈或处理,以便使排放
    污染降至最低,如触媒转化器、PCV、 EGR、含氧感知器、爆震感知器等,现就触媒转化器及EGR
   详述如后:
     触媒转化器触媒转化器在外观上和消音器不同,外表成皱纹状,有别于消音器之平滑外观,装设位置
   较靠近引擎部位,依功能分类有:氧化型触媒转化器、还原型触媒转化器,三元触媒转化器、双床式
   触媒转化器。目前常用为三元触媒转化器,简述如下[3]:
      三元触媒转化器能将废气中的CO、HC、NOx反应成水、二氧化碳、氮气,而达到净化作用。反应式
   如下:
      CO:2CO十O2→2COz
   HC:4HC十502→2H2O+4CO2
            NOx:2NOx→N2十XO2
   由上述反应式来看,进入燃烧室的空气与燃料混合比,是决定三元触媒转化器是否发挥理想效果的重
   要因素,所以只有在理论混合比附近才有较佳效果。因此触媒转化器除以铂、铝、铑为用来加速氧化
   与还原作用外,常加入二氧化铯或氧化镍来扩大使用范围。
  排气再循环装置(E.G.R.)
   排气再循环,系将排气的一部份再送入进气系统与新鲜混合气混合,降低燃烧时之最高温度,以减少
   NOx的发生量之方法。因排气中含有多量的CO2惰性气体,在燃烧时不发生作用,但能吸收大量的热
   ,使最高燃烧温度降低。要使E.G.R﹒能更有效的发挥其功能,减少NOx的发生量,确保引擎运转性
   能,必须根据进气温度、冷却水温、变速箱档别及引擎之运转状态,适当进入进气系统之E.G.R.量。
   怠速或负荷轻时,因引擎温度降低、NOx的发生量很少,需引入E.G,R.,以免影响性能,因此E.G.R﹒
   必须做很精密之控制。
肆、车辆发展趋势
    根据1998年5月17日联合报报导,我国的汽机车密度高居世界第一位,每平方公里平均367辆,为美
  国的17倍,德国的3.7倍,日本的1.7倍,加上今日国民环保意识提高,生存环境品质要求是无法逃避的
  严重课题,所以在车辆密度无法降低之前,低排放车辆(Low Emission Vehicle)是目前台湾唯一出路,
  现就各低排放车辆分述如下:
 一、 瓦斯车(LPG)
  LPG引擎之介绍
   由于近年来我国汽车快速成长,同时造成空气污染之公害,而交通及环保单位为谋求解决之道时,在
   不能停止生产汽车下,另在燃料上寻求办法,促成台湾汽车近年来,研究LPG引擎(液化石油气)的风
   气愈来愈盛[4]。
   真正的液化石油汽车(液化瓦斯汽车),并非时下坊间自行改装瓦斯桶的汽车,它的安全性相当高,原
   厂设计时就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不会有「流动炸弹」的危险,且LPG车之燃料除不会积碳,可延长
   引擎大修里程(寿命)外,部份零件寿命也可随著延长。所谓LPG液化石油气(LiquidPetroleum Gas)之简称
   ,LPG是从油田喷出的天然气及精制石油时在石油制造过程中回收之副产品。LPG经压缩或冷却很容
   易液化。以下介绍LPG的特性:
   溶解性:液化石油气可溶解天然橡胶及涂漆,因此液化石油气燃料系统所使用之橡胶必须使用耐油
    性之聚氟橡胶或氮素橡胶。而且接合处之填封亦使用耐油性之材料。
   无色、无臭及毒性:液化石油气为无色,无臭之气体,一般家庭液化石油气,带有臭味是特别加上
    少许臭剂,其目的是让使用者易于辨别,是否液化石油气泄漏,以防意外。但是在汽车保养间修护
    液化石油气汽车时,若仅凭嗅觉反应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为确实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必须使
    用液化石油气侦测器,在加气站亦是如此。此外,液化石油气虽不具毒性,但长时间吸入的话,会
    使人神经麻痺而不省人事。
  LPG引擎与汽油引擎之特性比较
   LPG汽车与一般汽油引擎之间最大的差异,是在燃烧系统上。以日本为例,目前日本的LPG汽车是将
   汽油的燃料装置改为LPG燃料装置,另外再加装一个当LPG泄漏时,能予以截断处置措施的安全电磁
   阀装置

  液化石油气使用于汽车的优点
   价格低廉,目前国内LPG较汽油引擎价格低廉,约为汽油价格的60%,对一般营运汽车而言,可以
    降低其营运成本。
   排气污染减少,废气几乎无臭,且有害的一氧化碳(co)含量减少,不排烟。
   因为硫磺含量少(汽油之1/10以下,市售瓦斯之1/100以下),燃烧时不产生金属腐蚀,故消音器等机
    件损坏少。
   引擎内部一尤其燃烧室不积碳,火星塞使用寿命长。
   引擎机油浓度不致被稀释,汽缸磨损小,引擎机油更换时期可延长。
   引擎大修间隔延长。
   辛烷值高,不会产生爆震现象。
   降低维修费用。
   降低引擎噪音。
   能源多元化。
 二、 天然气车辆(NGV)
   鉴于全球环境问题严重恶化,尤其是NOx空气污染(CO、黑烟等),引起的伤害持续增加,因此自1937
   年起日本大量投入经费,研发以天然气为燃料的车辆,以达到净化空气及能源多元化的目标,至1997
   年日本已突破1000辆天然气车辆,同时预计于西元2000年,政府用车之10%采用天然气燃料的车辆,
   虽然NGV有改装容易之优点,但仍有巡行里程短及加气站不普及之缺点,故欲发展NGV尚须配合周
   边设施,以增加其便利性,如此将可成为都会区交通之利器。
   电动车之动力来源为电池,故其污染排放量为零,同时电池充电问题所造成的不便与限制,经美国曼
   哈顿科学研究公司发明的「燃料电池Fuel Cell」克服,故燃料电池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乃
   是针对环保问题所导入的车辆,它以甲醇为燃料产生电力,大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一部能与
   地球和平共存的环保车。
   FCEV是如何产生电力?主要借由甲醇混合液反应后变成氢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瓦斯,提供燃料电池产
   生电力、水,并释放少于汽油车一半的二氧化碳。FCEV不仅不需燃烧石油,只靠氢和氧的化学反应
   就能取得电力资源,引擎效率更高于汽油车约两倍,虽然甲醇的发热量只有汽油车的一半,却能拥有
   相同的行驶里程。而且在平常的驾驶中,FCEV更能自动补充电力,提供汽车动力,由于燃料电池本
   身就是发电装置,便能驱动马达回转,提供汽车动力,加速或爬坡时若电力不足可出电池补足,减速
   或下坡时马达便自动成为发电机,将动能转变为电力回充在电池中,不像一般的电动车需要长时间的
   外部充电。

   虽然FCEV的甲醇来源耿于天然瓦斯,若大量生产必须透过生化科技从植物中获取,同时甲醇的供应
   站一即加油站的型态必须全面改造,实用化尚需一段时间,但FCEV被视为最具潜力、最具环保概念
   的车型,将为地球带来洁净的新希望。
伍、结论
    基于世界环保声浪日益高涨,地球的能源产量受限,汽车引用替代燃料,也因能源及环保因素而浮
  出台面,成为急迫待解决的问题,「新能源时代」之观念应运而生,因此燃料电池车(FCEV)、瓦斯车
  (LPG)、天燃气车(NGV)等之低排放车辆,政府应提出具体政策及推广方案,例如投入相当经费作研发
  或补助、制定相关之安全规范、实施优惠减税方案以提高诱因、制定替代能源政策、普遍设立加气站

  
等相关配套措施。同时针对台湾都会与城乡等地区,推出运输规划与能源污染防制新方案如下:
 一、 在都会地区方面
  规划建造捷运系统,以电力取代公车。
  应用天然气车辆(NGV)于公车上,如台北市将引进500辆压缩天然气公车。
  运用奖励补助计程车改装为一般汽油及使用液化石油(LPG)之变燃料汽油车。
 二、 在城乡地区方面
  大众运输未普及之城乡区,鼓励民众使用低污染(燃料喷射式)机踏车。
  在机车使用率高的都市地区,鼓励并补助民众购买电动机车,并协助设立充电站。如此远程及近程的
   方案,同时实施下,台湾地区才能确实降低车辆污染物之排放「做到真正的环保,为台湾的青山绿
   水,尽一份心力。
参考资料
一、 行政院环境保护署,民国80年,车辆排烟防制.保养.维修讲习班讲义P93~112。
二、 桃园县境保护局,民国85年,认识空气污染专刊P17~20。
三、 黄靖雄,民国85年,现代低公害省油汽车排气污染控制技术及装置,全华科技图书公司P78~11O。
四、 赵志勇,民国82年,液化瓦斯汽车辆组织构造与修护,全华科技图书公司Pl~22。
五、 刘英标,民国86年,汽车工程第十二期,中华民国汽车工程学会。P88~89。
作者简介
张明廉上校,中正理工学院专三期、美兵校1980年初及班、1984年高级班、陆院76年班、战院82年班毕业,
现任教于陆军后勤学校车辆组。



参考资料 http://www.mnd.gov.tw/division/~defense/mil/mnd/mhtb/%AB%E1%B6%D4%A5b%A6~%A5Z/magazine/21-5.htm

 


 


 


 


 




 

相关文章